历史故事

70年前的老照片,如果发抖音,肯定能成为流量过万的“网红”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70年前的老照片,如果发抖音,肯定能成为流量过万的“网红”
收藏 0 0

牛角“呜呜”突然吹响,村里的男女老幼听到牛角的报警声,赶紧从后门逃走躲藏到山上的密林中。随后,一群拿着刀枪的土匪冲进村里,看见粮食就抢粮食,看到活鸡逮活鸡,看见布匹就抢布匹,把整个村寨洗劫一空,足足用几匹骡马驮着抢来的物品,扬长而去。看着屋里屋外一片狼藉,长得五大三粗的我爷爷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他提起一支长管火药枪,悄悄尾随在土匪身后。眼看这些土匪即将消失在山口中,我爷爷举起枪,屏气、瞄准,朝那群土匪的背后“嘭”地开了一枪。突然遭受袭击的土匪以为中了埋伏,留下一滩血迹和很多物品落荒而逃。

这是父亲给我们讲过的很多遍的真实故事。那是1949年初,那时,如果有照片记录下来,一定是一幅幅充满岁月烙印的历史画面。可惜,那个年代没有摄影,我爷爷威猛的样子没有真切的留下来,我与爷爷从未谋面,只能通过父亲的言语中感知他老人家的气息。

70年前的老照片,如果发抖音,肯定能成为流量过万的“网红”

在我的童年时代,人们大多满脸菜黄色,终年都在为吃饱肚子忙碌,能拍一张黑白照片,算得上是件奢侈的事儿,更不用说拍全家福了。拍照片、拍全家福,那是城里人或者家底比较殷实的人家才有的待遇。直至1979年的夏天,我在独山县基长水岩中心校读三年级时,才有了自己的第一张照片(合照)。

70年前的老照片,如果发抖音,肯定能成为流量过万的“网红”

那天中午刚过,在学校当教师的姐夫突然叫我,让我去照相。我兴奋地理了理衣服,并整齐地扣上了所有的扣子,想着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下来,就跑过去了。一般说来,照像都是要到城里的相馆去照的,摄影师到乡下学校来照相,机会很难得。只见摄影师支起了个架子,用一块黑布罩着相机,钻进黑布里捣鼓了半天,才说照好了。这张照片,是唯一记录了我少年时代的黑白照片。

每当放学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都要蹦蹦跳跳的,费很大的力气蹦,老远才能看见我家草屋冒出的炊烟。后来,也许是山坡变小了,或者是我悄悄地长了个头,不用跳,我远远就能看见家里灶房的白色炊烟,那是我妈在做饭了。如果我妈不在家,我就熟练地走到门口那棵皂角树下,拿掉塞在那只老鼠洞口的茅草,从洞里摸出一把钥匙,打开那把锈迹斑斑的老式铜锁。那是我们家多年不变的秘密,把唯一的一把钥匙藏在老鼠洞里,方便家人进出。进屋后,我点亮一盏如豆的煤油灯壮胆,静静等候大人们从田间地头干完农活归来,直到门口响起我熟悉的脚步声,我赶紧打开门,跑出来叫了一声:“妈!”

后来,我在羊凤瓮坑小学毕业,班级组织照毕业照,那是我的第一张毕业照。那时,我的个头已经很高了,足足高出同学们一个脑袋,就像一只笨鹅闯进了鸭群中。我清楚地记得,为了和同学们保持一致,我悄悄地蹲下了半个身子,现在看上去还有些别扭呢。

70年前的老照片,如果发抖音,肯定能成为流量过万的“网红”

上初中后,照相渐渐普及了。与同学们结伴春游,年轻的美女班主任曹燕老师带了一台照相机,给同学们照相,我终于开始有了自己个人的黑白照片。后来,彩色照片开始流行,黑白照片几乎没有人愿意照了。1986年,我以望城中学“三好学生”的身份,被学校推荐参加了黔南州科协举办的中学生畜牧专题夏令营,与来自全州12个县市的同学们一起参加了为期一周的活动,也有了第一张彩色合影照片。后来,照片越来越多,影集装了一本又一本。

70年前的老照片,如果发抖音,肯定能成为流量过万的“网红”

照一张全家福,一直是我多年的心愿。1991年,我参加工作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攒工资买了一台“凤凰牌”照相机。我买了那时流行的彩色富士胶卷,学会了装胶卷、对焦距、调光圈快门,老家谁家接亲嫁女、老人过寿,我就用它拍下了老家的风景和年迈的老人;我用这台照相机拍过妹妹出嫁、大姐回家吃酒时留下了一幅幅珍贵的瞬间。虽然拍了很多张全家福,但因姐姐远嫁,直至她因病去世,我们家的“全家福”里,一直缺她,成了永远的遗憾。

2019年,人们生活进入了新时代,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子越过越红火、幸福。随着网络、电脑、通讯的进步,照相淘汰了胶卷,进入了数码时代。拍照片、录视频,无论年龄大小,无论男女老少,随时随地都能用手机拍照记录丰富多彩的生活,发朋友圈、刷抖音,秀出自己的个性风采。

70年前的老照片,如果发抖音,肯定能成为流量过万的“网红”

我常常想,70年前,我高大威猛的爷爷端枪朝土匪射击的那一幕,如果也能发朋友圈,肯定吸粉无数,成为流量过十万的“网红”。

下一篇

布拉格——塔尖上舞蹈的城市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