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阅微草堂笔记》故事-第八章- 无鬼论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阅微草堂笔记》故事-第八章- 无鬼论
收藏 0 0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

《阅微草堂笔记》虽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但意在劝善惩恶。所述故事若真若假,藉此志怪的描写来折射出当时官场腐朽昏暗堕落之百态,进而反对宋儒的空谈性理疏于实践之理气哲学,并且讽刺道学家的虚伪矫作卑鄙,旁敲侧击的揭露社会人心贪婪枉法及保守迷信。不过对处于社会下层的广大人民悲惨境遇的生活,纪昀在笔调中也表达出深刻的同情与悲悯,在每则故事结尾处作者总是会来那么几句短语,以衡平的语气来评断其故事来龙去脉理事曲直之所在或其有否通情达理之处地,此些评后语却也总是耐人寻味。

《阅微草堂笔记》故事-第八章- 无鬼论

无鬼论(1)

交河的及孺爱、青县的张文甫,都是老年儒生,同在献县授徒讲学。

一天晚上,二位先生在南村和北村之间散步,赏月观星,渐渐地就远离了学馆,来到一片草木丛生、寂寞荒凉的原野。张文甫心里害怕,想回去,对及孺爱说:“废墟坟墓中有许多鬼,此地不可久留。”正说着,忽然有位老翁手扶拐杖来到面前,施礼请二人坐下说话。老翁说:“世上哪有鬼,难道没听说阮瞻之论吗?二位先生是儒家读书人,为何要信释氏的胡说八道!”接着阐发宋代程朱学派关于二气屈伸的理论,讲解通达,论证明确,条理清楚,文辞流畅。二位先生听着,连连点头称赞,叹佩宋儒掌握了大道的真谛。二位先生只顾与老翁谈论理学,竟忘记了问他的姓名。这时有几辆大车从远处驶来,牛铃之声非常响亮。老翁立刻敛衣起身,说:“我这黄泉之下的人,寂寞得太久了。如果不说无鬼论,就不能挽留二位先生进行长谈。现在马上就要分手,谨以实相告,望二位切勿惊讶,不要认为我是有意捉弃生人的鬼魂。”眨眼之间,老翁就不见了。

二位先生散步的区域没有读书人,只有董空如先生的坟墓比较靠近,老翁大概就是董先生的灵魂吧。

无鬼论(2)

河间的唐生喜好闹着玩,当地人至今还知道有这么个人,所谓“唐啸子”就是他。

这位私塾先生好讲没有鬼,说:“阮瞻遇见了鬼,哪有这种事?这不过是和尚们造谣罢了!”夜里,唐生往私塾先生的窗户上洒土,然后又呜呜叫着打门。私塾先生惊问是谁。回答说:“我是二气相聚结的鬼。”私塾先生大惧,蒙头躲在被窝里发抖,叫两个弟子守他到天亮。

早晨,他瘫在那儿起不来了。朋友来问,他只是呻吟着说有鬼。后来大家知道是唐生干的,都拍掌大笑。然而从此以后便闹起真鬼来,抛瓦扔石、摇晃门窗,没有一天晚上有安静之时,开始还以为是唐生在瞎闹,后来仔细观察,才知是真鬼。

私塾先生受不了,竟丢下学馆离去了。这是因为他受过惊吓之后,加上惭愧,他的勇气已消减,狐鬼便乘机而入。

“妖由人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上一篇

昔日圣水寺,如今雷音寺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