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方伯谦甲午战场逃跑,后代却要为他翻案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方伯谦甲午战场逃跑,后代却要为他翻案
收藏 0 0

历史已成定论,时间只会将事实湮灭。过去的事情,当时家人都没评说的资格,何况今人?真身已服法,再唱什么可歌可泣的高调,方伯谦也是被大清律法所诛,而不是慷慨激昂地死于中日搏杀的战场。方伯谦深熟识时务为俊杰的道理 ,先留下小命再说 ,岂不知朝中要败逃者的命的大有人在。方伯谦后人更是深熟此时为先人翻案的妙用 ,既可光宗耀祖 ,为自己披上抗击倭寇后代金袈裟 ,昂首挺胸地捞取政治资本,其次可以光明正大的打造旅游胜地 ,名正言顺地捞取钱财 。可惜啊 ,方伯谦后人你们要知道 ,历史就是历史,岂容随意篡改。

方伯谦甲午战场逃跑,后代却要为他翻案

无论如何翻案都逃不过军人在战场上临阵弃战的恶劣影响……军人以战死沙场,马裹尸还为天职!文不能治国安邦、武不能保家为国何谈名垂青史!否则翻案不成落得个贻笑大方,遗臭万年!现在后代翻案的多,如秦桧后代要为秦桧翻案、有人要给民族英雄岳飞定罪、要给郑成功定罪。我们不要单纯看事件本身,还要从世界视角、中国视角审视这一连串的翻案风,这股颠倒黑白、妄顾事实的寒风确实动摇了中国人对英雄的信仰,特别是年轻一代分不清⺀英雄“的范畴,认为小鲜肉才是崇拜的偶像,范某才是”中国最高贡献者“。

方伯谦甲午战场逃跑,后代却要为他翻案

中国的影视、文化传谋,编剧、导演早己是西方在中国的代理人。西方人深深地知道:只有抹去中国人的传统信仰(如对英雄人物的认定、中国结、故乡情、中国风俗),然后拿来圣诞节、平安夜、搞个西化潮流风行中国,就能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因为只有割断中华文明,中国后代才能彻底融入西方,阿拉伯之春才能在中国遍地开花。在当时的战场上,应该是我方现场指挥官统一调度舰艇对敌布局,每艘战舰各有使命,有如棋局对弈,一子丧失,满盘皆输。

方伯谦甲午战场逃跑,后代却要为他翻案

军人在战场上流血还要杀敌呢,战船漏水能自行返港,不能漏水杀敌?当年方伯谦做为军人临阵脱逃,已经丢尽军人脸面,贪生怕死,丧失民族气节,使国家和百姓受此大难,至今蒙羞难雪,是千古罪人,其后人不思赎罪忏悔,反要翻案,真的是不知羞耻,属奇谈怪论。 网传秦桧后人也为秦桧翻案,真的不是笑谈了,这类與论经常在媒体上散布,不是笑谈闲资,而是关系到民族气节与认知的国民素质大问题,国际上各国据此判断分析中华民族如何发展、向哪个方向发展,这是让外族敬畏的很重的必选项。每个中国人都当思考民族大义与气节如何真正的贯入骨髓、植于灵魂,做一个有气节有灵魂的中国人。

方伯谦甲午战场逃跑,后代却要为他翻案

不知道从何时起,开始流行为一些历史人物翻案了。有为秦桧抱屈的,有给李鸿章打抱不平的,还有为慈禧太后评功摆好的,等等,不一而足。仿佛历史只是一块面团 ,可以任意揉搓成自己想要的形状。其实历史永远摆在那里,不管你出于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哪怕你口吐莲花巨笔如橼,也改变不了分毫史实。贪生怕死之辈,临阵脱逃,使我高升号官兵失去保护而死难,黄海大战,仓皇逃命撞毁自家杨威艦,这样的败类畏敌如虎,怎能守家卫国,早该处死,否则黄海之战不会如此之惨!丰岛海战,以一敌三,九死一生。甲午海战,北洋水师除尾炮外,其余都是教练弹,济远舰在视线模糊的海战中先挂日本旗以求转身,据日舰太近,尾炮要一定距离才能命中日舰,毕竟其也命中过日舰,日本舰队对狡猾的济远舰还是很忌惮的,被处决有可能是临阵脱逃,也有可能是替罪羔羊,毕竟此人没有象丁军门或刘步蟾那样自杀殉国,郎威里事件中处于私心顶撞过李鸿章被后者加以嫉恨。总之事情蛮复杂的,具体情况谁也不知道,复原有点难度。

方伯谦甲午战场逃跑,后代却要为他翻案

现在沒能翻过来但并不代表以后他们翻不过来。为什么呢?是因为现在他们的力量还有限,但若干年后他们的队伍会壮大!当一个人当了祖祖的时候,他们的孙子孙女们也会发展到一个效大的数量,另外他们还有一支生力军也会加入进来。比如汪精卫,周弗海,禇民宜,张国焘,再远点的赵高,秦桧……..他们的后代也不少哦!努力吧,不是说谎言重复一千遍也许能变成真理。

上一篇

赵盾:一个不同于赵高的权臣!善恶终有报,不报是未到

下一篇

百家姓排名第三的姓氏、孙姓的起源和历史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