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阴差阳错两逃厄运——前日本海军潜艇兵细谷孝至的太平洋战争回忆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阴差阳错两逃厄运——前日本海军潜艇兵细谷孝至的太平洋战争回忆
收藏 0 0

阴差阳错两逃厄运——前日本海军潜艇兵细谷孝至的太平洋战争回忆

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沉没的潜艇有127艘,战死的潜艇乘员超过一万人。从海军兵学校第60期至第70期毕业的前线一线指挥官的战死率来看,水面舰艇为40.5%,飞机为70.9%,最高的为潜艇,达到了78.1%。基本上,潜艇被击沉就等于全员战死,生还率极低。每年10月20日,在东京原宿的东乡神社内的“潜艇殉国碑”前都会举行一场慰灵祭。

阴差阳错两逃厄运——前日本海军潜艇兵细谷孝至的太平洋战争回忆

细谷孝至就是日本海军的一名潜艇部队成员,在残酷的潜艇战中,他却有着几次死里逃生的经历……

1、铁拳下的每一天

1922年,细谷孝至出生于东京都文京区,他是海军大佐细谷义男的第二个儿子。细谷家子嗣旺盛,共养育了10个孩子。 “由于家里兄弟姐妹多,就算是一大碗腌菜,也一下子就吃完了。”

细谷孝至在校时学习成绩优良,从东京府立第四中学(现在的都立户山高中)毕业后,1939年12月考入了海军兵学校,成为第71期的新生。虽然从父亲那里耳闻了海军兵学校的严厉,也对该校有了心理准备,可入校后他才知道情况比预想的还要严重。

“刚入校的时候先是入校训练,还不怎么严格。不久就到了寒假,高年级的学生返乡回家,我们这些新生留在学校。虽然我们不能回家,但高年级的学长们不在,心情格外的轻松。”

可是等过了年,高年级的学生返校时,情况就反转了——“我当时还以为兵学校其实不如父亲所讲的那般严厉,结果只是我的一厢情愿。”

对于第71期生来说,最高年级是第68期(毕业班)。尽管几年前兵学校就发布过“铁拳制裁禁止令”,可是到第62期成为毕业班时,“铁拳教育才能出强人”开始盛行,当时最低年级的第65期新生就经常遭到毕业班的“铁拳教育”,从此“铁拳教育”就成了该校的传统传承下来,第65期“锻炼”第68期,第68期就“锻炼”细谷所在的第71期。

阴差阳错两逃厄运——前日本海军潜艇兵细谷孝至的太平洋战争回忆

■ 图为细谷与同期生的合影,后排站立的左边第一人便是细谷。海兵第71期入校新生601人,毕业581人。这些毕业生在战时作为前线指挥官活跃在各条战线,战争结束时生存者为250人。

细谷回忆说:“总之,那时我们经常挨打。虽然我的同学中也有人记下挨打的次数,可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又觉得这是很愚蠢的事情,也就不去记录了。”在当时来说,“比起冗长的说教,还不如打一顿让记忆来得深刻”的方针没人觉得不妥。等到低年级升到高年级后,以往挨揍的又秉承着“我们受到的严厉的锻炼同样也要用来锻炼低年级”的信念,继续这样对待低年级学生。

1942年11月,细谷终于度过了暴风雨一般的海军兵学校生活,毕业了。而在毕业约一年前,他们就要决定好自己的去向——“升到毕业班的时候,就必须选好进哪个部队,或者舰队、或者航空队又或者陆战队。”由于细谷的评定中表明其不适于航空队,于是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潜艇部队——“在毕业前我就决定,不是飞机就是潜艇,如果飞机不行那就潜艇。”他对自己的选择非常明确。

最终,细谷也如愿成为一名潜艇兵,但在此之前,他还要作为候补生进行舰队实务练习。在此,他踏出了海军士官的第一步。

2、破交战

1943年1月18日,细谷乘坐战列舰“武藏”号离开吴港前往特鲁克,他将在那加入第6舰队。24日,他在旗舰“香取”号巡洋舰上宣誓就任,与他同时就任的还有另外11名候补生。

第6舰队司令长官小松辉久中将亲自对他们进行了就任训示。“当时训示的内容我已经完全不记得了,但我清楚的记得长官手持军刀站在橘子箱上时,刀前端滑了一下,长官的身体不禁往前倾倒。我光记得一些奇怪的事情了。”

由于停泊在特鲁克的伊-176号潜艇正在展开出击前的训练,于是细谷先在该艇上实习了一周左右,再于2月11日奉命编入伊-26号潜艇的乘员名单。伊-26是乙型潜艇的7号艇,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竣工,是最新型的大型潜艇,具有搭载飞机的能力。细谷回忆说,“报到之后,我就前去拜访兵学校第63期的先任将校,也就是水雷长。伊-26号潜艇的横田稔艇长相当有名气,有他们二人在,艇上的乘员像吃了定心丸,气氛轻松、缓和。”

横田艇长毕业于海兵学校第51期,曾指挥伊-26重创过美军“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还击沉过美军 “朱诺”号轻巡洋舰,后来又转任伊-44号潜艇的艇长、潜水战队的参谋和潜水队司令,战争结束时的最终军衔为大佐。

3月1日,细谷跟随伊-26号潜艇离开特鲁克,深入南太平洋展开破交战。但是在航行途中,该艇接到了营救“八十一号作战”(俾斯麦海战)幸存者的命令。此前,8艘日本运输船满载着增援新几内亚战线的士兵和物资前往莱城,但在途中的丹皮尔海峡遭到盟军空袭,所有的运输船全部被击沉,3600名陆军士兵战死。这就是著名的“丹皮尔海峡的悲剧”。

细谷回忆说:“当我们接近海峡附近的无人岛时,看到椰子林和岸边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动。”

起初,细谷他们以为是猴子之类的动物,待进一步靠近,用大型望远镜一看,发现是人。艇上人员立即向岸上的人挥舞日之丸旗,对方也高举双手拼动挥舞以求救助。最后,伊-26成功救回了20名陆军士兵。之后,在接近新几内亚的古迪纳夫岛又搭救了54人。

将营救的陆军士兵送到莱城之后,伊-26回到了自己原来的任务上,继续航行前往澳洲东海面寻找打击目标。4月11日,该艇抢在盟军护卫舰艇发现之前击了沉南斯拉夫籍货船“莱希那”号(Recina),接着在24日又击沉了澳大利亚籍货船“考拉”号。说起这两次攻击,细谷回忆说:“每次发射鱼雷出去以后,在舰内都能听到鱼雷螺旋桨的声音。根据与目标的距离和鱼雷的航行速度大致可以算出命中的时间。我们所有的人都在屏息等候,不久,‘咚’的一声,就听到鱼雷撞击船只的金属碰撞声,然后,就是轰隆隆的爆炸声。”每次命中目标之后,伊-26的艇员们都会高呼“万岁”。

3、九死一生

任务告一段落,伊-26返回特鲁克,此时细谷又接到了调动命令。1943年6月1日,他升任海军少尉,同时被派往潜艇学校进修。潜艇学校有高等科、普通科、特修科和专攻科之分,细谷成为了普通科第9期的一名学生。

10月15日,细谷少尉学完潜艇学校普通科的教程之后,便接到了吕-100号潜艇的委任令。吕级潜艇原本是为岛屿、沿岸防卫而开发的排水量525吨的中型潜艇,由于战局恶化,现在也改为从事远洋作战。不过此型潜艇居住性并不适合执行远洋任务,饱受艇员们的差评。此型潜艇共计建造了18艘,在战争结束前全部战殁。

1943年12月,细谷又来到了特鲁克,可是吕-100早已离开特鲁克执行任务,他只能暂时在第7潜水队司令部等待。“可是我左等右等也不见吕-100号回来,后来才知道它在布因北水道触雷沉没了。”细谷因此逃过了一劫。

由于吕-100沉没,细谷遂于12月3日被转调到了伊-6号潜艇。1944年1月10日,伊-6号潜艇进入拉包尔港,他也到此上艇正式报到。

伊-6是具有旗舰设备和搭载飞机能力的大型潜艇,1935年竣工,在当时算得上是较新的潜艇。太平洋战争爆发没多久,伊-6就击伤了美军航母“萨拉托加”号。说起来也巧,细谷此前就职的伊-26也击伤过“萨拉托加”号。

细谷到任不久,伊-6就投入到了补给运输作战中,负责从拉包尔给新不列颠岛送去物资。1月份期间该艇执行了两次补给任务。执行此类任务时,潜艇必须以潜航接近卸载地点,到达之后,还得钻盟军警戒艇的空子浮出水面,以最快的速度卸下物资,然后接收40名左右的陆军士兵立即离开。

“这些陆军士兵不轻易放下手中的步枪,这让我们感到很困扰,因为从垂直扶梯下到艇内用单手并不容易完成,而且晚一分钟离开卸载地点就多一分钟的危险。我们只能请陆军队长向他的部下下令,暂时将步枪放到艇内,这才平安的完成了任务。”细谷心有余悸的回想起这段往事。

在完成第二次补给任务,再过不久就能回到拉包尔的1月21日,伊-6遭遇了意外情况。当时,细谷作为警戒长登上舰桥执行警戒,或许是由于天空有云未能及时发现,最先是信号长大叫了起来:“轰鸣声!上面有飞机!”伊-6立即迅速反应,急速下潜。

负责警戒的除了信号长和值班将校(警戒长)以外,在左舷和右舷,甚至是后方也安排有人员警戒,急速下潜讲究的是分秒必争,因此配置在舰桥的这五六个人返回舱内的速度就是关键,他们进舱的顺序也是在平时的训练时就已经定下的。“首先是后方和两舷配置的警戒人员跳进舱口,其次是值班将校,待最后的信号长跳进来以后立即关闭舱盖。不过,当时我一时着急,提前下达了打开压载阀门的命令。”而他也因为这个指示差点丧命。

阀门一打开,海入即进入压载水舱,潜艇就是依靠这些海水的重量开始下潜,可是细谷下达这个指令的时间稍微早了一点,这时人员出入的舱门还没有完全关闭,海水于是咕噜咕噜灌入艇内。要是舱门因为水压关闭不上的话就什么都完了。于是,细谷就抱着握着舱盖把手的信号长的腰往下施加重力,下面的警戒员们见状也机智的抱着细谷的腰,总算在千均一发的关口闭上了舱盖。

阴差阳错两逃厄运——前日本海军潜艇兵细谷孝至的太平洋战争回忆

■ 对于雷达系统装备不全的日本潜艇来说,水上航行时的人员警戒必不可少。特别是在白天,不仅仅是海面,对空监视也是必须的。图中的日军潜艇乘员正在进行警戒训练。

待盟军飞机离开后浮起一看,眼前的一幕让细谷惊呆了,舰桥后面居然有一枚盟军飞机投下的炸弹。“这可真是把我吓坏了,一枚哑弹可是在艇上滚来滚去呐。因为害怕,我们将它推下了海里,回到基地将此事上报,结果被臭骂一通,质问为何没有将它带回来。”

平安回到拉包尔后,细谷在宿舍休息的某日又遇到了空袭。待空袭结束从防空壕回到宿舍,他发现床铺已经被炸弹的碎片打成了筛子。当天夜里,他突然感到右下腹部剧痛,诊断是患上了盲肠炎。“在紧急处理之后,第二天早上我住进了拉包尔的海军医院。可是医院船‘冰川丸’号回内地的时候并没有把我带上,那情形就像是在说‘多见识见识空袭’。所幸伊-6号在出港时到医院来接我,我这才放了心。”

1944年2月29日,细谷跟随伊-6平安回到横须贺。6月15日,伊-6从横须贺出港前往塞班,准备接收第6舰队司令部回国,结果于7月13日在马里亚纳近海被美军击沉。由于细谷正在本土治病休养,所以再次逃过一劫。

4、命运的轮回

1944年3月15日,细谷升任海军中尉,两个月后的5月17日又被委任为吕-49号潜艇的舾装员。

吕-49是18艘吕级潜艇中的15号艇,具体分属吕35级,由三井玉野造船厂承造。此级潜艇运动性能优异,易于操纵,受到潜艇乘员的好评。5月19日,吕-49竣工,但在上任前,细谷又一次受腹痛的侵扰。

“可能是上次术后未能好好调理,我感觉情况非常遭,不知不觉就晕了过去。”失去意识的细谷被送到了吴海军医院。经诊断患了伤寒,这种疾病在当时会随时夺去人命。等细谷在医院醒来,司令、艇长以及他的妈妈和哥哥正围在他的床边。

虽然细谷捡回了一条命,可是瘦得只剩皮包骨的身体不适合回到部队,在之后的半年时间里,他往返于岩国、别府的医院,努力恢复身体。1944年除夕之夜,为了早点回到部队,他逃出别府医院回到了东京。

“正月,我早早的到人事局报到,向他们提交了身体已复元想要立即回到潜艇的申请书。”虽然身体情况尚未完全恢复,不过细谷的诚意说动了人事局,允许他在吴潜艇基地队执行陆地勤务。不过,他始终念想的是上艇——“总而言之我仍然希望上艇工作,经过我再三的申请终于获得同意,我接下来将工作的潜艇是还在舾装中的伊-201号。”

伊-201号潜艇是1945年2月竣工的最新型潜艇,其设计的亮点是水下航速有所提高,但是,连同伊-201号在内的3艘同级艇还没有投入实战战争就结束了。伊-201的艇长是坂本金美少佐,他生于1913年,毕业于海兵第61期,曾担任过吕-100和吕-41的艇长,战后写过多部关于日本海军潜艇的著作,其中包括《日本潜艇史》,对于细谷来说,坂本还是他中学的学长。

细谷在伊-201号潜艇的工作相对较轻松,并没有从事值班将校的任务。1945年2月下旬,细谷身体复元,似乎是算计好他已经找回在艇内生活的感觉似的,在此时接到了调职命令。3月1日,他被委任伊-156号潜艇的航海长兼分队长。伊-156号潜艇是1929年3月竣工的老式潜艇,早就退出了第一线,平时专用于训练,由于潜艇损失严重,为了弥补数量上的不足,由于潜艇,这时连它这种老式潜艇也重新派上了战场,作为“回天”人操鱼雷专用的母艇重新归队。

在伊-156大致完成搭载“回天”所需的改装工程时,1945年6月1日,细谷被晋升为海军大尉,同时他也正在倾尽全力训练艇员。对于当时的日本海军潜艇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急速下潜的训练。如何快速达成急速下潜,潜艇的性能自不言待,另外就是配置在舰桥的警戒员能够多快回到艇内是最大的关键。细谷他们称这种训练为“突入训练”。

“训练之初的成绩肯定是不理想的,要达到熟练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为了加快熟练程度,细谷将所有艇员分成了三班制,从早到晚都在进行“突入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高强度训练后,全体艇员才具备了承担一线作战任务的能力。

阴差阳错两逃厄运——前日本海军潜艇兵细谷孝至的太平洋战争回忆

■ 在潜艇急速下潜之际,舱口闭锁不及时的话将导致沉没事故。图中的水兵正在练习关闭舱盖。

5、最后的出击

与山口县光基地及平生基地的“回天”特攻队结束共同训练之后,由于“回天”作战延期,伊-156接到了从中国辽东半岛的大连运回燃料的任务。1945年6月25日,伊-156从吴出港,预计需要大约3天才能到达大连。伊-156先是绕过鹿儿岛南端北上,然后再绕道济州岛西侧,接着从朝鲜半岛的木浦近海北上。出港才没多久,就有一架日本海军的飞机向其飞来。

“我当时还悠哉悠哉的看着那架友军机,然后突然看出它是要向我们发动攻击,我急忙挥舞手旗发出信号,这才避免了攻击。”

第二天,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当时由于浓雾,伊-156正在水面上确认位置,突然上空就出现日本陆军的飞机向其冲来。同样是及时用手旗发出信号,冲来的陆军飞机得知这是一艘日本的潜艇,这才化险为夷。在战争末期,日本既没有制空权也没有制海权,再加上飞行员素质的下降,才会发生这种把本国的潜艇误认为敌国潜艇的事情。

“这次航海可真是受到陆海军飞机的热烈欢迎呀。”细谷自嘲的说。

6月28日,伊-156停靠大连港,在舱内装满了重油,29日便启程匆匆往回赶。经过黄海海域的时候为了躲避美军潜艇,白天尽量潜航。7月2日早晨,伊-156绕过鹿儿岛的大隅半岛,向丰后水道航行。吃过早饭的艇长山根权少佐爬上舰桥时突然听到警戒员高喊起来:“右边有鱼雷朝我们过来了!”原来是美军潜艇向他们发射了鱼雷。山根艇长立即大声下令:“左满舵!全速前进!”

“我当时在舰桥下的司令塔内,听到艇长的号令后回头看操舵员,不知怎么回事他竟拼命的向右转舵!”

没想到操舵员竟向艇长命令相反的方向转舵。在那瞬间,细谷一把推开操舵员,全力将舵轮向左转。

“当时我就在想,可能这样也来不及了。我匆忙爬上舰桥一看,着实吓了一跳,潜艇的左右各有3条鱼雷夹着潜艇蹿了过去。”

最终,伊-156号潜艇完成任务平安回到吴港。这也是细谷最后一次跟随潜艇航海,1945年7月25日,他被调往大竹的潜艇学校进修艇长课程。之后,美军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细谷在战争结束时的最终军衔为海军大尉,其海军生涯并不长,但却两次避开死神,一次是预定就役的潜艇触雷沉没没有回来,另一次是在调职之后此前工作的潜艇被击沉。对此细谷自己感叹说:“与侥幸相比,似乎是命运之神让我活下来的感觉更强一些。”

战后,细谷孝至在一艘由旧日本海军第19号运输船改装的捕鲸船上担任一等航海士,参加远洋捕鲸作业,另外他还与昔日的一些潜艇学校学员共同组成了一个名为“伊吕波会”的老兵组织,现在仍担任着该会的代表。

阴差阳错两逃厄运——前日本海军潜艇兵细谷孝至的太平洋战争回忆

■ 上左图为战争时期的细谷孝至军装照,上右图为晚年的细谷孝至。

上一篇

朱坤明:闯王李自成手下第一大将刘宗敏,爱陈圆圆,追饷高手

下一篇

九龙海战指挥官振威将军第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