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唐朝的“水电报”和空中通信,那时被频繁使用,你知道吗?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唐朝的“水电报”和空中通信,那时被频繁使用,你知道吗?
收藏 0 0

欢迎来到小G说历史!在唐朝,通信已经非常发达,不仅有陆上通信同时也产生了水上通信,这里所说的“水电报”指的就是隋唐时期的水上通信方式:邮筒。隋唐时期的邮筒并不是今天用来投递信件的邮筒,而是指用于水上通信的运输工具。最早的水上邮筒出现在隋朝,据《隋书》记载,隋军在一次军事活动当中遭遇到通信困难,战况信息无法传递给援军,这时候大将史万岁生出一妙计,把请求援助的信函放置在一个竹筒当中,这个竹筒沿江而下,很快就到达下游援军那里,隋军也就得到了支援,获得了战斗的胜利。从此以后,这种水上传递消息的方式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直流传至唐朝。

唐朝的“水电报”和空中通信,那时被频繁使用,你知道吗?

(图:古代运河)

到了唐朝,这种传递消息的方式已经不仅仅应用于军事战斗当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被频繁使用。这种传递消息的方式不仅简便快捷,而且带有一种文雅的情趣,所以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元稹就是频繁应用这一方法的代表,他和著名诗人李白经常用这种方法互传信息,在李白的诗作当中也曾经出现过描写竹筒传信的字词。而元稹同时和白居易、钱徽、李穰三位诗人交往甚密,恰巧这四位著名文学家的居住地能够通过水路联通,因此四人之间经常通过竹筒往来诗书。这在当时被传为美谈,也为后人津津乐道。

唐朝的“水电报”和空中通信,那时被频繁使用,你知道吗?

(图:古代邮递)

可见,在唐朝,水上通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而广泛的通信方式,小小的竹筒顺流而下,将信息传递给在江河之滨翘首盼望的人。这种信息传递方式不仅非常迅速快捷,而且为信息的传递赋予一种诗意和一丝趣味,难怪会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

唐朝的“水电报”和空中通信,那时被频繁使用,你知道吗?

(图:烽火)

除了水上通信方式之外,唐朝还出现了空中传递信息的方式 利用风筝和信鸽来专递信息。在我国,风筝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在唐朝,风筝不仅仅用于玩乐,同时也成为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据史料记载在唐朝,河北节度使田悦叛变朝廷时,临名被叛军包围,临洛守将坚守城门,在苦等援兵不至的情况下,他开始试图将战事消息传递出去。

唐朝的“水电报”和空中通信,那时被频繁使用,你知道吗?

(图;风筝)

如何突破重重围困,安全准确而且迅捷地将临名告急的消息传递出去呢?这位守将想到了风筝。他将求救信绑在风筝上,在临名城内放飞一个百余丈高的风筝,叛军看到城内升起的风筝立刻意识到他们在向援军求助,于是纷纷用箭射击这个风筝。但是,风筝高百余丈,而且随风而舞,很难被射中。最终这个风筝成功地将求救信传递给援军,临名终于解除了围困。

唐朝的“水电报”和空中通信,那时被频繁使用,你知道吗?

(图:训练信鸽)​

唐朝,最著名的训练信鸽传递消息的人就是张九龄了。张九龄在唐玄宗时期位居宰相,他不仅才华出众,而且非常善于训练信鸽。根据史料记载,他在年少时候,家中就饲养了很多鸽子,张九龄和这些鸽子培养了很好的感情,逐渐地训练这些鸽子传递信息的能力,亲威朋友之间的信息往来都通过这些鸽子进行,他甚至还为这些信鸽命名为“飞奴”。以上,无论是水路通信方式,还是空中通信方式,都不难发现唐朝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各位观众朋友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注:以上信息纯属个人观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下一篇

详解古代中国与欧洲的政治经济差异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