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决定北弗吉尼亚军团存亡的22小时——“血腥之角”上的殊死争斗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决定北弗吉尼亚军团存亡的22小时——“血腥之角”上的殊死争斗
收藏 0 0
决定北弗吉尼亚军团存亡的22小时——“血腥之角”上的殊死争斗

美国南北战争 决定北弗吉尼亚军团存亡的22小时——“血腥之角”上的殊死争斗

1864年年初,正当欧洲人密切关注着普鲁士与丹麦王国对于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省的争夺时,残酷的美国内战已经进入了第四个年头。在经历过了葛底斯堡战役后东线短暂的平静,刚刚上任的北军总司令尤利西斯.格兰特决定对南军首都里士满发起总攻。这意味着,他必须战胜于两年前击败乔治.麦克莱伦的罗伯特.李将军,以及南军最精锐的部队—北弗吉尼亚军团。

1864年5月份,欧弗兰会战(Overland Campaign)于北弗吉尼亚、弗雷德里克斯堡以西一片巨大的荒野树林里打响,在经历了三日反复的阵地争夺战后,两军总共折损三万人,谁也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北军总司令格兰特所率领的波托马克军团(司令官乔治.米德少将),决定向弗吉尼亚南部转进,准备机动至在斯波齐尔凡尼亚法院 (Spotsylvania Court House)的重要的十字路口。罗伯特.李很清楚格兰特转进到南方的危险,于是快马加鞭让他的三个军于北军之前抵达了十字路口,及时构造了一条稳固的防线。

决定北弗吉尼亚军团存亡的22小时——“血腥之角”上的殊死争斗

5月7日两军所进行的战略转进 ,由于遭遇南军骑兵的阻拦,波托马克军团的行军速度比南军慢了一拍,这为接下来的对峙埋下伏笔。

5月8日,古弗尼尔·沃伦少将(Gouverneur K.Warren)指挥的北军第五军到达了斯波齐尔凡尼亚法院附近的一片山丘,被称为“月桂山”(Laurel Hill)。他们遭遇了南军北弗吉尼亚军团之第二军(II Corps,由理查德.厄尤尔指挥)的抵抗;乔治.米德随即下令发动进攻,结果却很不理想—第五、六军(V Corps & VI Corps)的协同攻势被南军密集的火力所撕碎。

未能在南军之前赶到十字路口令格兰特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局面,南军已经挖掘了坚固的防线且布防谨密;波托马克军团虽拥有两倍于罗伯特.李的兵力,却无法在战略要地上取得突破;霉运还不止如此,当两军于5月9日构筑工事时,北军备受爱戴的第六军军长:约翰.塞奇威克少将(John Sedgwick)被南军神枪手于900米开外击毙,当这一悲剧消息传到格兰特的指挥部时,这位总司令诧异的反复询问道:“他真的死了吗?”

塞奇威克之死给第六军军官们带来较大的心理打击,第一师师长霍雷肖.莱特少将接替了军长的职务,但该军在日后的作战效率有所降低。直至5月11日,李将军看似已经逐渐掌控住了战局——然而他的一次判断失误却将北弗吉尼亚军团置于了极其危险的境地。

决定北弗吉尼亚军团存亡的22小时——“血腥之角”上的殊死争斗

维克斯堡战役后声名大噪的尤利西斯.格兰特少将,他于1864年3月被亚伯拉罕.林肯任命为北军总司令(官至中将),并将其指挥部设立于北军规模最大的部队—波托马克军团(Army of the Potomac)。他所发动的欧弗兰会战旨在集中北军所有东线兵力 (包括本杰明.巴特勒位于里士满南部的詹姆斯军团),对南军首都里士满发起决定性的联合攻势。

决定北弗吉尼亚军团存亡的22小时——“血腥之角”上的殊死争斗

美利坚北军北弗吉尼亚军团(Army of the Northern Virginia)司令官罗伯特.李,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人知晓的将军。他在斯波齐尔凡尼亚法院战役中的前三天皆进行了明智的防御调动,成功挫败格兰特的多次进攻,但是11日的误判致使他的整个军团陷入危机。

决定北弗吉尼亚军团存亡的22小时——“血腥之角”上的殊死争斗

5月8日的月桂山之战,北军非常吃惊的发现理查德.安德森的第一军挡在自己的去路上,而厄尤尔军之约翰逊师甚至还从左翼打了过来! 乔治.米德原以为仅有南军骑兵,他大大低估了李的行军速度。

5月10日下午六点,安布罗斯.E.伯恩赛德少将的第九军(Burnside’s IX Corps,此役该军独立于波托马克军团)沿着弗雷德里克斯堡路(Fredericksburg Road)向斯波齐尔凡尼法院逼近至仅仅几百码的距离。在没有骑兵侦察叛军布防的情况下,伯恩赛斯发起了一次谨慎的进攻后便停了下来。挡在他面前的是具伯·厄尔利(Jubal Early)的第三军下属威尔考克斯之师(Wilcox’s Division) ,其余的两个师被调去左翼的Po河阻挡北军上午的攻势。由于谢里登的骑兵部队被调去单独行动,格兰特和伯恩赛斯都未察觉整个南军右翼其实只有一个师的存在。当天晚上,第九军向西北机动,接上了莱特第六军的左翼,就此北四个军连在了一起。

虽说因侦察不力而错失了一次机会,第九军的推进却使位于南军中央的战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突出部,被称为“缪尔舒”(Mule Shoe Salient)。于是这个碍眼的凸角,成了格兰特的眼中钉,上述说到的李的判断失误,也将于此地发生。

决定北弗吉尼亚军团存亡的22小时——“血腥之角”上的殊死争斗

5月10日双方的攻防战。主要交战地为西侧且皆由侦察不力造成:温菲尔德.汉考克的第二军在Po河对上了原以为是“空气”的南军两个师(第三个师便是留在东侧的威尔考克斯师),在遭遇抵抗后撤退。在中部,沃伦的第五军如约而至(格兰特:老李在左右两翼各部署了一个军,还有一个军留在Harrison,他在月桂山的防御必然很薄弱…..),再一次上演了8日的“月桂山之战”。在东侧,伯恩赛斯遭遇原以为有整一个军的威尔考克斯师。整个10日北军因缺乏足够情报导致的攻势的确悲剧,于是格兰特便盯上了“缪尔舒”里的厄尤尔第二军—这是最容易突破的防线。

同一日的下午六点半,由北军上校埃莫里.厄普顿(Emory Upton)率领5000人对南军防线上的“缪尔舒”突出部之西侧发动了攻击。厄普顿让他的部下排成四排直接快速冲向南军阵地,中途不停下来开火和装弹(类似于拿破仑时代的刺刀冲锋);在望见铺满南军士兵的空地后,惊慌失措的南军在短短时间内被俘一千人,第六军的突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虽然最后厄普顿由于缺乏增援而在南军的反攻下被迫撤退,但这次成功给了格兰特很大启发。他决定于12日照搬这次攻击,只不过将会动用汉考克的整个第二军(II Corps),共计两万兵力,而他的攻击目标是缪尔舒突出部的东部(East Angle)。

决定北弗吉尼亚军团存亡的22小时——“血腥之角”上的殊死争斗

图为5月10日下午厄普顿进攻的目标——缪尔舒突出部(Mule Shoe Salient)。来自第六军精心挑选的12个团被排成4排,在半小时的火炮准备下对南军乔治.多尔准将(George Doles)的乔治亚旅发起刺刀冲锋。

决定北弗吉尼亚军团存亡的22小时——“血腥之角”上的殊死争斗

埃莫里.厄普顿上校,他在10日的攻击被评价为“军事史上一次经典的步兵攻击”。

当11日汉考克军在为次日的大规模突击做准备时,李并非没有察觉。但一些情报使得他相信格兰特的准备不过是为了向弗雷德里克斯堡撤退而做的,而如果情况确实如他所料,他希望能够立刻对撤退中的敌人发起追击。因此李命令协助爱德华.约翰逊(Edward Johnson)师防守缪尔舒的火炮向阵地右侧转移,这将是一个毁灭性的错误。11日夜晚突降的暴雨有效掩护了北军的活动,让南军的前线指挥官们无法判断他们是准备进攻还是撤退。虽然约翰逊怀疑北军在准备进攻而要求将他的炮兵撤回,但不知什么原因,该撤回命令直到北军发起攻击前一小时才送到,已经为时过晚。

北军原计划于凌晨四点发起进攻,但由于天色昏暗而推迟到了四点三十五分——此时暴雨停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浓雾。如此有利的气象条件为联邦军创造了绝好的机会,随着汉考克发布进攻命令,20000名北军士兵向1200码外的南军防线发动了排山倒海般的攻势。南军猝不及防,还在撤回阵地途中的22门大炮由于遭遇突袭而有20门被俘,它们中的大部分还未发一弹。而在步兵方面,缪尔舒东侧的由威廉.威彻尔(William Witcher)上校指挥的琼斯旅几乎被彻底打垮,随后北军继续推进,打穿了南军的防线,并且向两侧进攻以扩大突破口。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一举俘虏了爱德华.约翰逊和他手下的旅长乔治.斯图尔特(George Steuart)。当时约翰逊正亲自在前线鼓舞手下的士兵战斗,即使当他被敌人包围时,他还用手杖和靠近他的北军士兵展开搏斗。而倒霉的斯图尔特则被身旁一门火炮开炮时的后坐力撞进了一个弹坑。随后当宾州148步兵团(148th Pennsylvania Infantry)的比弗(Beaver)上校在问到被俘的斯图尔特他的佩剑去了哪里时,斯图尔特讥讽式地回答说:

“先生,由于你把我们这么早就叫起来,所以我甚至没有来得及带上它。”

决定北弗吉尼亚军团存亡的22小时——“血腥之角”上的殊死争斗

1864年5月12日的战场形势。沃伦的第五军继续在月桂山进行牵制作战,而汉考克之第二军在伯恩赛德与莱特的侧翼助攻下倾全军之力对突出部的东侧发起总攻。

决定北弗吉尼亚军团存亡的22小时——“血腥之角”上的殊死争斗

温菲尔德.斯科特.汉考克少将率领的身经百战之第二军在此役中有四个步兵师又一个炮兵旅,共计2万人(图为1862-1863年第二军的三师编制,师徽为三叶草)。同时该师在本次战役中损失最为惨重——就如同它在弗雷德里克斯堡战役中惊人的伤亡一样——894人阵亡,4947人受伤,801人失踪:共计减员6642人。

小插曲

被俘的两位南军将军都被送去了汉考克的总部。汉考克早在战前就听说过约翰逊和斯图尔特,因此他向前走了一步来和两位俘虏握手问候。约翰逊和汉考克握了手,但斯图尔特高傲地拒绝了:“在现在的情况下,先生,我不能与你握手。”汉考克则生气地回击道:“在其他的任何情况下,先生,我都不会和你握手。”随后两人一同被送去了战俘营。

决定北弗吉尼亚军团存亡的22小时——“血腥之角”上的殊死争斗

激烈的战斗在缪尔舒突出部的其它地段继续进行着。北军伯尼(Birney)师在进攻突出部的中部时遭到了著名的“石墙”旅(Stonewall Brigade,即弗吉尼亚第一步兵旅)的顽强抵抗,尽管前一天的大雨打湿了不少联盟军的火药,但士兵们仍然和攻来的敌人展开了肉搏战。到早上六点,北军控制住了缪尔舒东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段,但这个突破口还不够大——汉考克的超过15000名部下挤在半英里宽的突破口处,各部队的建制很快被打乱,结果北军士兵们各自为战。

而南军高层对北军的突击也是反应迅速,利用敌人建制被打乱的机会,约翰.戈登(John Gordon)少将派出罗伯特.约翰斯顿(Robert Johnston)的北卡罗来纳旅直扑斯图尔特旅之前崩溃时造成的缺口,虽然约翰斯顿战伤,但他的旅经过激烈战斗完成了堵住缺口的任务。同时还有另两个旅也被派到缪尔舒突出部的右侧,成功解除了该地段的威胁。李将军甚至也一度想和他的手下一同前往前线,但最终被阻止了。

随后战斗的焦点开始转移到联盟军防线在缪尔舒突出部偏西侧的一处薄弱的弯曲处,也就是著名的“血腥之角(Bloody Angle)”。格兰特在上午6点30分命令第六军(VI Corps)的一个师向该地区增援,而李则从左翼抽出两个旅,也投入了该地区。但这只是个开始。随着越来越多的双方部队涌入血腥之角,5月12日的战斗在此达到了最高潮。士兵们在雨后的泥泞中作战,在极近的距离向对方开火,并用枪托与刺刀和敌人展开血腥残酷的搏斗,地面上的泥浆被鲜血染成了红褐色。一棵22英尺粗的老橡树被战场上横飞的子弹硬生生切断,随后又被削成碎片;两门北军的大炮曾被部署在距离血腥之角仅仅300码的地方开火,但短短几分钟内所有用于牵引火炮的马匹和炮手都被打死,这两门炮不得不被放弃。

决定北弗吉尼亚军团存亡的22小时——“血腥之角”上的殊死争斗

一棵22英寸粗的老橡树,在激战中活活的被子弹割断;其树桩被保存于史密森尼学会。(弗雷德里克斯堡与斯波齐尔凡尼亚国家博物馆)

决定北弗吉尼亚军团存亡的22小时——“血腥之角”上的殊死争斗

北军士兵跨过南军的掩体与胸墙,双方随即展开白刃战。(Thure de Thulstrup所绘的“Battle of Spotsylvania”)

决定北弗吉尼亚军团存亡的22小时——“血腥之角”上的殊死争斗

“血腥之角”在战场上的位置。由于作战宽度极窄,双方士兵的近战混乱而又暴力。

正当两军在“血腥之角”杀得不可开交之时,沃伦第五军对月桂山的南军阵地的新一轮攻势开始了。格兰特寄希望沃伦的这波攻势能够突破南军的防线,并迫使李抽调突出部的兵力来增援此地。早上8点15分,身心疲惫的第五军将士再次向这座他们本该在四日前拿下的山丘发起冲锋,却被对面的一个师所阻挡。南军查尔斯.菲尔德之师(Field’s Division)利用低矮的胸墙和树木做掩体,对扎堆的、已经不计伤亡的南军士兵开火。沃伦当日第一波进攻受阻,在十点又尝试了攻击,最后因过高的伤亡而后撤。古弗尼尔·沃伦因作战不力差点被格兰特撤职,好在米德的参谋长安德烈.汉弗莱斯(Andrew.A Humphreys)说尽好话才帮他保住军长一职。

波托马克军团的三个军皆已投入激战,伯恩赛德的第九军也没闲着。他让波特师(Potter’s Division)在四点半发起进攻,目标是突出部东侧的根部,也就是斯图尔特之旅的南部。由于第二军因天色昏暗而推迟了35分钟,导致第九军反而是最先进攻的部队。这一助攻有效援助了汉考克的攻势—牵制住威尔考克斯师的一个旅,并吸引了另外两个旅的后援。紧接着双方开始对峙。下午2点,格兰特和李非常凑巧的同时发起进攻。格兰特因总攻不顺而急于在南军防线上撕开一个新口子;李则希望能端掉第九军烦人的火炮阵地。第九军奥兰多.威尔考克斯之师(Willcox’s Division)在突进时被詹姆斯.兰的北卡罗来纳旅(Lane’s NA Brigade )所迂回,在侧翼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放弃了进攻。

空前血腥的近战在突出部持续进行着,但无论哪一方都无法取得优势。12日下午,南军的工兵们利用战友在“血腥之角”奋战所争取的时间迅速地在原突出部后方500码外建立起了新的阵地,但入夜后前线的战斗并未停止,直到第二天凌晨四点,南军才有计划地依次从“血腥之角”撤离,退守新的防线。由于南军构筑了一道新的防线,格兰特的这次进攻并未一举击溃敌人,而仅仅是将他们逼退。因李一时失误而陷入绝境的北弗吉尼亚军团官兵们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化解了这次危机;而格兰特也并未被惨重的伤亡吓倒——他开始将部队向东南进行机动,试图拉长战线以分散李在北端的布防,并在17日命汉考克和莱特的两个军于次日早晨展开攻势;不幸的是,这整场战役的最后一击,也以失败告终。战斗最终在20日平息。

决定北弗吉尼亚军团存亡的22小时——“血腥之角”上的殊死争斗

南军于13日凌晨后撤至新的防线,放弃了整个缪尔舒突出部;对于格兰特来说,他的进攻仅仅是逼退而非击溃李的军团。

决定北弗吉尼亚军团存亡的22小时——“血腥之角”上的殊死争斗

格兰特在此役中的最后进攻,莱特与汉考克之第2/6军的联合攻势,在南军密集的火炮与铁丝网的阻碍下失败。介于多次突破未果,格兰特准备再次向南方转进:只要越靠近里士满一英里,北军获胜的可能就多一分。

“没有什么语言文字能描述那时的混乱,野蛮,令人毛骨悚然的喊叫,凶恶的脸,可怕的诅咒和近战的血腥恐怖。”当接近一天的混战结束后,士兵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工事两侧,战壕里鲜血横流。北军的外科医生W.T.G.莫顿这样描述他所看到的场景:“在这个死亡之角躺着许多南军的尸体和伤员,简直堆成了小山—垂死挣扎的人被埋在他们战友的尸体下发出痛苦的呻吟。在后方有一块面积几英亩的地区,那里躺着不少于1000具尸体,其中许多被数以百计的炮弹撕成了碎片,还有一些的身上插着刺刀……这些决心不成功便成仁的人的尸体插在(pierced on,原文如此)他们企图夺回的阵地的胸墙上。所有看见这副景象的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上帝保佑,我再也不想看到这样的景象了。’”

5月12日的战斗造成了北军大约9000人的伤亡;南军的损失则约为8000人,其中包括3000被俘。这场战斗使得这一天成为美国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天之一。而斯波齐尔凡尼亚法院则成为了南北战争伤亡排列第四位的战役—双方共计32,000人受伤、阵亡与失踪。

决定北弗吉尼亚军团存亡的22小时——“血腥之角”上的殊死争斗

图为血腥之角的战场遗迹

整场战役,北弗吉尼亚军团折损了23%的官兵(10,000-13,000人);波托马克军团则损失了18%的兵力(18,000人左右)。结合之前荒野战役的伤亡比,李毫无疑问取得了一场战术性胜利,但这并不能阻止格兰特继续向弗吉尼亚腹地进军。而事实上,北军拥有大量的预备军和有生力量来补充他们在前线的惨重伤亡;而李,却只能忍着伤痛,与敌方继续一场胜算渺茫的战争。

可惜…….天不佑北军…….仅仅13天后,在两年前麦克莱伦少将栽过跟头的战场上,格兰特发起了一场规模浩大,却令其本人懊悔莫及的决死冲锋………

冷港(Cold Habor),又一个弗雷德里克斯堡。

上一篇

北宋时损失了很多国土,可为何在朝中还是“主和派”占据上风呢?

下一篇

同为千古一帝,为何麦克阿瑟将军偏爱隋文帝?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