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历史上的今天——缅怀两宋著名词人辛弃疾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缅怀两宋著名词人辛弃疾
收藏 0 0

812年前的今天,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离世,享年67岁。辛弃疾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不但在文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就,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同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为后世留下了600多首著名的词,而且是著名的抗金英雄,手持三尺青锋,纵横沙场,为保家卫国、驱逐金兵鞠躬尽瘁。

历史上的今天——缅怀两宋著名词人辛弃疾

辛弃疾的词大都热情洋溢,慷慨悲壮,表达了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也显示出了军人的勇毅和豪迈自信的情调。像“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等,无不豪情飞扬,气冲斗牛。对那些与自己一样勇于报国的志士,他由衷地加以赞美,与之同声相应,彼此勉励,如《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的慷慨热情,全然不同于一般俗滥的祝寿词: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历史上的今天——缅怀两宋著名词人辛弃疾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当街游行示众,后砍头)。 在起义军中的表现,以及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五岁。

历史上的今天——缅怀两宋著名词人辛弃疾

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辛弃疾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七。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朝廷闻讯后,赐对衣、金带,命其以守龙图阁待制致仕,特赠四官。绍定六年(1233年),追赠光禄大夫。德祐元年(1275年),经谢枋得申请,宋恭帝追赠辛弃疾为少师,谥号“忠敏”。

历史上的今天——缅怀两宋著名词人辛弃疾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上一篇

宋朝与清朝的18个细节对比

下一篇

朱元璋的家法:儿子作乱儿媳背锅,一个被勒死,一个遭凌迟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