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开国少将王明贵如何把关东军打得直叫常胜将军?看这一战就知道了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开国少将王明贵如何把关东军打得直叫常胜将军?看这一战就知道了
收藏 0 0

开国少将王明贵如何把关东军打得直叫常胜将军?看这一战就知道了

▲ 王明贵彩色照片

王明贵,1955年开国少将,工人出身,先跟随杨靖宇后跟随赵尚志,任原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一师师长,1939年该师改编为抗联第三支队,王明贵任支队长。1943年起,被任命为抗联教导旅第三教导营营长,解放后担任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因为英勇善战,在日军手中几乎没有败绩而被誉为抗联的“常胜将军”

在东北这个战场上,能被称作“常胜将军”的中国将领似乎只此一位。

开国少将王明贵如何把关东军打得直叫常胜将军?看这一战就知道了

▲ 被王明贵所部击毙于克山的日军照片

“常胜将军”的美名是打出来的。1940年9月,在东北抗战十分艰难的时刻,王明贵却成功率部攻占克山县城,给日军极大震动。

克山县是日伪在平原地区重要据点之一,有“铁打的满洲国,模范的克山县,大东亚共荣圈”之说。当时王明贵率三支队在松嫩平原活动,借日苏诺门坎事件发生后,北满日军主力大部西调的机会,与冯仲云、边凤祥等合三支队,九支队之力一举将其攻克(王明贵是此战的总指挥)。拿下县城后,城西驻扎的日军守备队乘汽车赶来疯狂反扑,遭在苏联更换了新式武器的王明贵部痛击,伤亡惨重而败退。

我方记载此战俘虏100多名敌军,缴获4门迫击炮,1000多支步枪和几万发子弹,击毁3台日本军车,从监狱解放出300多名被囚禁的中国人,其中有100多人参军。日方也有照片显示当时的损失。

在我国公开文献中搜寻关于王明贵将军的描述,会发现这位1955年的开国少将在东北剿匪战场战绩卓著。而且,他在解放战争中指挥的部队,即第13兵团第47军160师,竟然是后来名震中外的“中南海保镖”——八三四一部队的前身。一切都表明这是一名出色的战将。

开国少将王明贵如何把关东军打得直叫常胜将军?看这一战就知道了

▲ 担任中央警卫工作的八三四一部队,其前身便是王明贵担任师长的第160师

然而,仅仅这些,似乎没有完全反映出他在抗日战争中的风采——在东三省特别是黑龙江的日军和移民中,王明贵的名字是地地道道的噩梦。连克山这样平原上的县城都说攻克就攻克了,在各地的日本“开拓团”对“王明贵匪”没法不怕。

加藤丰隆的《满洲警察小史》中提到,竟有日本人把“斯大林、毛泽东、杨(王)明贵”并列,这虽然听来哭笑不得,但想来也合理,与远在莫斯科和延安的斯大林、毛泽东相比,不断在其身边出现的王明贵显然是更直接的威胁。

虽然他的部队也会出境休整,但不久之后肯定又是一次刁钻凶猛的袭击。王明贵用兵善于长途奔袭,而且战术意图隐蔽,令日伪军防不胜防。这个噩梦一直持续到1945年日本投降。

曾在一名日本友人家中看到一册当年“满蒙开拓团”成员的回忆文集《啊,满洲》(满洲回顾集刊行会,1965),意外在其中发现多篇关于王明贵将军的文章。当年对手对他的评价,用了“狞猛”“千军万马中纵横”。对于一名中国将军来说,这些显然都表达了他们心中的敬畏。

开国少将王明贵如何把关东军打得直叫常胜将军?看这一战就知道了

▲ 日方描述王明贵“狞猛”

在《啊,满洲》一书542-543页,原日伪海伦-汤原营林署参事北里留写有一篇《官行采伐事业和匪贼》——这里面的“匪贼”,指的就是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抵抗力量。北原在1943年(昭和18年)曾带营林署的采伐队到汤旺河负责森林采伐和松脂焦油的提炼。

北里在文中描述他们这些日伪林业官员的生活是“夜晚到来的时候,不但机枪手要彻夜不眠地全心警戒,而且全体人员都把手枪放在枕头下面才能入睡。事务所的外面是尽可能加厚的土墙,上面开有枪眼,无论昼夜,森林警察队的警戒都和在战地一样”

“进行森林采伐,单靠日本军队的讨伐是不够的,故此专门建立了3000人的专属森林警察队进行护卫……尽管有这样的护卫,对采伐队和我们来说,所谓‘安心’也是不可求的,一言一举手之间都可能发生让人神经紧张的事情”。

之所以造成他们这样紧张,原因是“在诺敏河和汤旺河之间,是狞猛的‘匪贼’的巢窟,尽管在森林警察队警戒之外,在(森林采伐和松脂焦油的提炼)作业期间也要求日军前来驻屯,但是‘匪贼’的行动‘神出鬼没’,仍不时发动夜袭,惨杀掠夺给我方带来巨大的损失”。

“用狞猛都不足以形容的王明贵率领部下就是以这里为根据地的,奉命到这里执行开发任务,我的感觉如同‘火中取栗’,这条生命随时可能像汤旺河畔的露珠般消逝”。

结果,在王明贵等抗联部队的不断袭击下,最终北里虽然十分努力,“血枯,肉削,几度昏倒”,但是任务“到底完遂不可能”,“如此苦心生产的木材,在还没能供军队使用上的时候,就战败了”。在哈尔滨国立饭店听到天皇宣布战败的“玉音放送”,百感交集的北里等人忍不住趴在地上“号泣”起来。

开国少将王明贵如何把关东军打得直叫常胜将军?看这一战就知道了

▲ 《满洲国警察小史》中关于王明贵的纪录

加藤丰隆的《满洲国警察小史》则在第273页记载了王明贵所部三支队乘黑龙江结冰插入伪满黑河省、北安省、龙江省、兴安西省“煽动住民,组建地下网络,不断进行游击”。伪满黑河省省长(兼警务厅长)长野为此下令“全力讨伐”,并且针对王明贵的部队搞出了一个《讨匪作战指挥官五要条》,下达给丰田、森里、锹田等各讨伐队,内容包括:

第一,讨伐队无论如何疲劳,均必须坚决不踌躇地投入作战;

第二,在处置失措的情况下,仍必须不放弃地继续攻击……

在现有史料中,王明贵将军对日军作战,明确的败绩只有一次,而笔者知道这一仗的契机还有一点特别。

曾听朋友讲起一次对王明贵将军的采访,据说那位记者跟王司令员聊了半天,忽然觉得老爷子瞅自己的眼神儿有点儿不对。

开国少将王明贵如何把关东军打得直叫常胜将军?看这一战就知道了

▲ 抗战时期的王明贵

看老爷子的照片,我想大家也能想明白这位眉毛一拧斜着眼瞪你那是什么感觉——王明贵几次负重伤愣活到95岁,那肯定满眼都是阎王爷都头疼的煞气啊。

这眼神儿当年吓毛了日本人,记者虽然是中国人估计也得一哆嗦。再三探问之下,老爷子终于翻着眼皮说实话了——我怎么觉得你这不是要采访我,是要寒碜我啊。

记者说咱哪儿敢寒碜王司令呢,咱就是问抗联当年多艰苦,多顽强……

老爷子说了,你干嘛老问我挨冻受饿,让鬼子追得有多惨呢?

实话告诉你——

那时候鬼子吃啥老子吃啥,他仓库里有的,老子打关东军一个汽车要什么有什么。

山上飞的水里游的,除了老虎没吃过,啥山珍野味老子没吃过?

你也是当兵的,你说,整天挨饿,一点儿希望都没有的仗,谁愿意给你当兵?我能扩军吗?

还有,你干嘛老缠着我问库楚河那一仗?

老子那一次西征兴安岭,大小十六仗,除了这一仗,哪一仗让狗X的占过便宜?

你专追着我问老子吃败仗那一回,你什么意思?!你是叛徒还是特务?

记者傻眼了。他也没办法,因为上头让他采访抗联,就俩主题,一个牺牲,就是要多惨有多惨;一个艰难,就是要多苦有多苦。

他也是有组织的人,不能跟上级对着干不是?

最后那次采访不了了之,好像连发稿都没发成。

按照笔者的了解,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虽然艰苦卓绝,但这些刚强的中国人并不是整天一脸苦大仇深的样子,他们的坚韧同样体现在他们看待生活的态度上。

刚刚发现的另一位抗联名将,一路军第三方面总指挥陈翰章将军的日记中,笔者看到一段有趣的记录——1939年4月6日,陈翰章既听取返回的侯国忠副师长的汇报,又召开高级干部会,讨论和日军作战的问题,制定了发动奇袭以阻止日军向西方增援(似乎那边有友军在活动)的作战计划,下午还讲了两个小时“群众常识”的课,又参加了一个讨论会,本来疲劳至极,但是,一直到夜里11点前后才就寝,自述“原因是他们放留声机放得太吵了”

1939年,抗联的部队居然在听留声机,简直不可思议。

然而,这并不是孤证,抗联老战士李敏回忆,他们在撤退到苏联的时候,还曾在出境前埋了一台留声机,可惜解放后再去找,却没有找到。这台留声机还颇有来历,是著名的“十三省”中的“三省”,六军十二团团长耿殿君从缴获敌人物资中发现的“破烂”。

开国少将王明贵如何把关东军打得直叫常胜将军?看这一战就知道了

▲ 电视连续剧《十三省》海报,其主角“三省”耿殿君确有其人,曾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十二团团长,19

杨靖宇将军在牺牲前,始终带着一只口琴。

这一切,不禁让人想起解放后发现的一条刻在大树上的标——“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

没有对生活子孙的热爱,焉有誓死决绝的刚毅?

那段采访的片段,很容易让人对王司令员的形象产生误解,尽管仅是抗联军政学校毕业,但王明贵将军依靠丰富的阅历和自学,有着相当高的文化。连日本人都知道,王明贵讲得一口流利的日语,而多年在苏联的生活,又让他精通俄语。有熟悉三国语言的优势,就是王司令员不想当兵了,进外交部跟陈毅元帅搭伙去也会是一把好手。

开国少将王明贵如何把关东军打得直叫常胜将军?看这一战就知道了

▲ 1996年,王明贵获俄罗斯颁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者朱可夫纪念章

只有在战场上,王明贵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李云龙。他唯一那次不大光彩的仗——库楚河之战,也打得可圈可点。

这一战他从苏联带回的部队被打散,王明贵带着身边残存人员且战且退,打到黑龙江边只剩二十几骑,却陷入了敌军伏击,带队伏击王明贵的,就是前面提到的锹田讨伐队。

然而,被日军称为“袋中之鼠”的王明贵却乘锹田分兵试图合围之际,上冰之后突然转身,果断率部直扑敌讨伐队指挥部,发起了主动的决死进攻。猝不及防的日伪步兵才发现在雪地上和王明贵的骑兵交手近乎自杀。激战中七八倍于王明贵部的锹田讨伐队被打得落花流水。

《满洲国警察小史》记载,包括讨伐队队长锹田德次郎(警正,相当于日军中队长)、副队长井泽寿一(警佐)、伪警察队长刘霖(警尉)在内的三名指挥官一个也没能跑掉,全部被击毙在战场上。

那一仗,中国将军王明贵让日本人明白了什么叫“十三检点回马枪”

那一仗王明贵身边的二十四骑,战死十三,撤回苏联境内基地的仅十一人,还包括了五名伤员。

壮哉!

【完】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

上一篇

中国历史上的惊人巧合之明清两朝的巧合之处

下一篇

袁世凯带领新军逼宫时,溥仪依然有10多万八旗兵效忠,为何不用?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