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覆灭奴隶制封建王国夏朝,商汤做了哪些措施能最终建国立业名天下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覆灭奴隶制封建王国夏朝,商汤做了哪些措施能最终建国立业名天下
收藏 0 0

商王朝从汤建国到纣灭亡,共传 17 代 31 王。时间约从公元前 16 世纪到前 11 世纪,共 600 年左右。商的政治势力,南到长江流域,北到燕山,西到陕西,东达海滨,是中国历史上继夏之后又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商族灭掉与其同时并起的氏族——夏族,以商王朝取代夏王朝,是经过长期发展,并经历了无数次战争才取得的。商灭夏,仅仅是一次王朝的更替,绝非中国奴隶制的夭亡。相反,奴隶制文明经过殷商的发展,比夏的奴隶制更加成熟、更加稳固。

覆灭奴隶制封建王国夏朝,商汤做了哪些措施能最终建国立业名天下

商汤建国

同夏族一样,商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一个很古老的部族,在灭夏以前,已经经历了很长时期的发展。

商的始祖名契,契生活在原始社会末期,约略与夏同时。它最先的居住地可能是在今天的山东半岛。古史传说,商族为玄鸟所生,由此神话足以推想商人的图腾精神及报负。

也许正是商人最初畜牧业就比较发达的缘故,商也因之成为一个具有迁徙传统的流动氏族部落,从契到汤 14 代有 8 次迁徙便是显例。高频率的迁移活动使商族接触外部世界、了解和吸收其它氏族优秀文化的机会大大增加,保证了商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的存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商族的兴起除了有其深刻的经济背景之外(比如到夏朝末期,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可能已经超过了夏当时的水平;在商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甚至还出现了农业与手工业的初步分工),同外界多方面的交流、沟通,恐怕不能不算作一项重要的因素。

覆灭奴隶制封建王国夏朝,商汤做了哪些措施能最终建国立业名天下

以历史的眼光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商族与夏族虽处于历史的同一起跑线上,可是它的文明进程却要落后夏整整一个节拍。就在夏族抛弃禅让制由原始氏族公社进入奴隶制社会的时候,历史并没有同时选择商族。然而,新的文明一旦产生,就不可能不对外界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奴隶制这种诞生于夏部落的先进社会模式同样没有孤立于世,相反,却迅速向四周辐射,悄悄渗入了商族的土壤。到商人进入中原后,由于同夏接触机会的增多,这种渗透也就加快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初步发展,商人也开始萌发私有制的观念。到夏末叶,商族社会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氏族领袖慢慢学会了利用权力捞取、占有剩余产品的本领。由此产生的贫富分化使商族内部出现了显贵的大家族,同样也产生了奴隶。这样奴隶制开始在商族初露端倪。奴隶制反过来又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商族的兴起具备了更为充足的动源。

就在商族蒸蒸日上,快速发展的同时,一度兴盛的夏王朝却开始走上了下坡之路。夏末统治者个个昏庸无德,致使民怨沸天,国力每况愈下。

覆灭奴隶制封建王国夏朝,商汤做了哪些措施能最终建国立业名天下

商族的起源地本是漳水流域,经过长期的发展,力量逐渐壮大起来,至汤时,迁居于亳。亳在今河南濮阳县。商祖先传至汤时,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灭掉了夏朝。商汤就是从亳起兵的。从地理位置上看,这里已是商族活动的南部边界,再往南,则是夏的势力范围了。

在商王中,汤的功劳可谓最大,他是商国的直接缔造者。随着商的逐渐强大,灭夏的时机日见成熟。汤率领商人开始了向夏统治区的渗透,成为夏的最大威胁者。此外,汤还在别的方面为灭夏做了许多积极的准备。汤极看重民心,很注意取得国民的拥护与支持;在对待周围各方国的问题上,商汤也尽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图取得各方国和部落的支持,把较多的部落拉到自己周围,作为灭夏的力量。他与曾经为夏车正的薛族首领结为盟友,便是一例。

汤在开始灭夏的战争之前,于“薄”这个地方召集“诸侯”(部落),举行了一次会议。开会申明,为了执行“天”的命令,必须征伐夏王朝。表示自己是“受天命”的,藉此取得各“诸侯”的支持。《左传》中的“景亳之命”、《墨子》中的“属诸侯于薄”以及《帝王世纪》中的“汤又盟诸侯于景亳”,所讲的均为此事。

覆灭奴隶制封建王国夏朝,商汤做了哪些措施能最终建国立业名天下

这次会后,汤以伊尹为重要辅佐,发动了灭夏的战争。伊尹在商的历史上,是个很重要的人物,在灭夏战争中起了巨大的作用,灭夏战争的关键性一战是鸣条之战。汤伐夏的进军路线,是从葛开始,其次是韦、顾、昆吾。汤所征伐的并不只是这几个部族,还有其他小部族。伐桀以前的最后一战是征服昆吾,结果昆吾氏败亡。灭昆吾以后,即向伊洛地区进军,目标是攻打夏桀。伊洛地区是夏都斟 的所在地。夏桀对汤的进攻,并没进行军事上的防备,因此,当商汤军队到来时,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夏桀不战而走。汤追至鸣条,在鸣条一战,彻底击溃夏军。夏桀逃奔南巢而死。夏桀死后,夏王朝灭亡。商汤代夏,建立了商王朝,商汤即为第一任国王。

商朝的巩固是由汤孙太甲这位商的名王完成的。这一时期,商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军事方面都是声名远扬,就连远在西部的姜族也向商纳贡称臣,足见其当时势力之强。今河南郑州一带曾为商的一个聚居地,同时也为商的一个政治、军事中心。类似这样的统治中心商朝还有很多,其庞大的统治网就是从这些中心伸向四面八方。

覆灭奴隶制封建王国夏朝,商汤做了哪些措施能最终建国立业名天下

太甲以后,以商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们开始腐化堕落,对内剥削压迫愈益残酷,阶级矛盾日渐尖锐。而对外控制的明显松弛,必然遭到外族的叛离甚至进犯。到第六代仲丁时,位于淮河流域的九夷便乘机进攻商国,约到祖乙时,才被商平服。以后,由于商内部连续发生争夺王位的斗争,致使原来臣服的部族都相继脱离了商。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下,商统治者屡次迁都。遗憾的是,这种政治避难只能是雪上添霜,使得社会更加动荡不安。不过,商的最后一次迁都——盘庚迁都于殷,对于摆脱混乱局面,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并继续加强商王朝的统治地位,却起了重要的作用,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覆灭奴隶制封建王国夏朝,商汤做了哪些措施能最终建国立业名天下

盘庚以后,商的奴隶制国家政权才算最终稳定下来,而且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盘庚侄子武丁相传为商的又一名王。当时在商的西北部有土方、鬼方等,与商为敌。武丁连续征伐它们,直致全部征服。此外,商还与其西部的部族进行了长期的战争,结果以部族的臣服而告终。这样,商的势力不断扩大,一直伸展到西部姜族部落附近,亦即周人的势力范围。当时,周族虽然臣服于商,但相互间也曾发生过多次战争。

商王朝几经磨难,逐渐成为中原地区的奴隶制大国。

覆灭奴隶制封建王国夏朝,商汤做了哪些措施能最终建国立业名天下

下一篇

篡位者的悖论:非正常途径上位的君王,为何看起来更加厉害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