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干将莫邪”不止是传说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干将莫邪”不止是传说
收藏 0 0

干将、莫邪,在神话传说中既是人名也是宝剑名,其故事散见于多种古文献,如《吴越春秋》、《拾遗记》及《搜神记》等。虽各书说法不一,但基本情节相似。

《吴越春秋》中说,干将是吴国人,“采五山之铁精”为吴王阖闾做剑,妻子莫邪发明了断发剪爪助熔的方法帮助干将铸成了干将莫邪阴阳二剑。干将把阳剑私自藏匿起来,把阴剑献给吴王。

《拾遗记》则记载道,吳国在其武器库中发现了一白一黄的两只兔子,把库中的兵器都吃光了。打开兔子的肚子,得到了铁胆肾,吴王于是命令剑工,用铁胆肾铸成了一雄一雌两把剑,取名“干将”和“莫邪”。

《搜神记》也提到莫邪以身躯助融的事,也有雄剑被私藏只献出雌剑的情节,不同的是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而非吴王。

干将和莫邪是人名也是剑名,那么谁先谁后呢,是因人而得剑名还是因剑而赐人名呢?曾有学者论证过“干将”乃古剑的象形字,可以佐证“干将”首先是剑。至于“干将”用于人名,可能只是铸剑工的通称而已。

关于干将和莫邪宝剑的铸剑材料,古文献几乎都提到要么是“铁英”要么是神秘的“铁胆肾”。“铁英”应该是纯度非常高的铁矿石。“铁胆肾”,一个奇怪的名字!古代文献早有天降陨石的记载,“铁胆肾”这样一个奇怪的东西,很可能是天上掉下来的铁陨石。

这个铸剑故事里有一个共同的细节,那就是剑工私自藏剑。这件事很令人费解。姑且不说它藏剑的理由,单说这样做的后果就足以让铸剑者打消这个念头。试想一下当时的情景,帝王铸剑的场所,那可是御用作坊,给国王干活,剑再好也不敢起贪念,那可是要掉脑袋的!而且那个年代对犯上者的处罚可不止砍脑袋这么简单,各种各样的死法,想起就令人胆寒。干将莫邪的传说最早见于《列士传》与《孝子传》,二者都说到为“王”作剑,剑成后私藏一枚。至于为什么宁愿冒酷刑的风险偷藏宝剑,书中都没有明确提到。

关于宝剑的传说中,其情节好像没有比干将莫邪更丰富但更使人困惑的了,比如,干将和莫邪剑似乎还有别的称呼。

《豫章记》是晋末名人写的地方志,书中记载晋初在丰城县发生了一件大事,出土了两枚宝剑,是晋初的宰相张华委托当时的丰城县令雷焕监工负责的,“掘深二丈,得玉匣,长八九尺。开之,得二剑,一龙渊,二太阿”。

中国二十四史之一的《晋书 张华列传》也提到此事,“焕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馀,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晋书是唐人编写的,避李渊讳,故称泉),二曰太阿。”“遣使送一剑并土与华,留一自佩。”张华收到剑后回信说:“详观剑文,乃干将也,莫邪何复不至?虽然,天生神物,终当合耳。”宰相说,我仔细研究了剑身镌刻的古文,认为是干将剑,按理说莫邪剑也应该一块出土才对呀!宰相这时心里一定在犯嘀咕,“你小子是不是私下藏起来一枚呀?”又一想,反正自己也不在现场,这事儿也没办法追究呀。忍了吧!但他在信中不忘预测到(可能也有警示的意味):不过,这两把剑可是神圣之物,总有一天它们会团圆的!

作为严肃的史书,可以肯定《晋书》提到的那封信应该是有根据的。另外,《豫章记》成书年代离西晋初年也不远,其相关记载应该也是可信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湖北省江陵县望山一号墓出土了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其剑身下部的鸟篆铭文也是经过了众多考古专家的辨识,才确认是“”八个字。西晋时期汉文字与现今文字已几无差别,所以当时的宰相张华和我们一样,对先秦文字的辨识应该是有相当难度的,“详观剑文”才辨认出是干将剑,可见此言不虚。关键是雷焕当时就在现场,他认为就是龙渊和太阿,《豫章记》和《晋书》都是这样记载的。

“干将莫邪”不止是传说

越王鸠浅自作用剑(湖北省博物馆)

不管是“干将莫邪”还是“龙渊太阿”,这个古代著名传说中的宝剑在西晋时期出土了,重现了,应该是个事实。耐人寻味的是,干将莫邪传说在七百年后的西晋再次出现时,竟然连传说中的重要细节也在复制:被人私藏一枚(雷焕给宰相一枚,自己留一枚)!?

丰城县出土的这两枚古剑究竟是龙渊太阿,还是干将莫邪?前者是经挖掘者现场确认的,后者是公认的权威博学大家又是当朝宰相亲自研究了实物并且有文字为证得出的结论(确认的是干将),应该说二者可信度都很高。如果说二者说法都对,那么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出土的即不是干将莫邪,也不是龙渊太阿,而是干将和龙渊。因为在古书上干将和莫邪、龙渊和太阿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的,所以人们一提到干将或莫邪就习惯的连称‘干将莫邪’,一提到龙渊或太阿就习惯的称呼‘龙渊太阿’,也不管其中的另一个在还是不在。

如果是这样,那么丰城县令把干将送给了张华,自己暗自留下的是龙渊。这样就可以解释龙渊在唐初重现的事实。

龙渊剑在唐初重现的证据就是自唐朝开始,“龙渊” 宝剑变成了“龙泉” 宝剑,这几乎就是铁证。如果龙渊剑还只是个躲在古书中睡大觉的传说,就不会触犯唐太祖李渊的名讳。正是因为它常出现在官方场合,所以这个“渊”字就得非改不可了。据说此剑曾为李渊的佩剑,李渊死后随葬于地下,也有的说此剑由李渊传给李世民,后与李世民一起葬于昭陵。总之,从此以后再没有从正史中出现过。

但愿有一天能够解开千古名剑干将莫邪和龙渊太阿的秘密。

上一篇

此人是一朝最正直的纳谏者,一心为国为民,却被皇帝关进大牢

下一篇

此人是大唐的福将,没有他,就不会有李世民的“贞观之治”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