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秦二世究竟做了什么导致天下覆灭?是因严苛刑法,百姓觉得暴虐么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秦二世究竟做了什么导致天下覆灭?是因严苛刑法,百姓觉得暴虐么
收藏 0 0

商鞅变法是很成功,成功将秦国领先于其他六个国家,秦朝法制推进很彻底吗?秦始皇统一天下,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盛极一时也很好证明了这一点。那为什么秦始皇一死,秦二世一上台就有人起义造反呢?难道是因为严苛刑法,让百姓觉得暴虐吗?可是法律如果不加严厉惩治,那人们也不会去自觉遵守法律啊?那刑法这个度该怎么把握呢?

秦二世究竟做了什么导致天下覆灭?是因严苛刑法,百姓觉得暴虐么

始皇帝在短短十余年间便实现了【奋六世之余烈】的目标,然而军事上的征服并不意味着政治与文化上的成功,秦国完成了对六国的军事征服和政治统一后,未能成功的实现对六国旧地的文化统一……秦法与东方各地固有的传统习俗发生了冲突,尤以秦楚之间的冲突最为严重】。南郡太守滕指出【今法律令已具矣,而吏民莫用,乡俗淫失之民不止……私好、乡俗之心不变】,南郡为楚国江汉核心区,随着白起破楚而入秦,此时已五十余年,仍然盛行楚俗,不用秦法,可见以秦国为代表的关中文化和以楚国为代表的关东文化矛盾之剧烈。

楚汉时期各国对反秦战争的反应与对秦法的态度密切相关,秦、韩、魏因为在战国时期便早早实现了变法,因此对秦法的接受度较高,因此在反秦战争中的态度也较为冷淡,而楚、齐、赵因为更多的保留了自身风俗,因此对秦法的反抗就更为激烈,在反秦战争中也更为活跃。

秦二世究竟做了什么导致天下覆灭?是因严苛刑法,百姓觉得暴虐么

从语书的记载中,一方面能够看到楚地对秦法的抵制,更为直接的是秦国行政力量的受挫。无视秦法的不仅是黔首百姓,而是【吏】民莫用,这说明作为秦国的政策甚至无法在自身的吏员队伍中落实,更何谈普通关东百姓?结合刘邦的个人经历,我们甚至可以认为随着秦帝国的扩张,帝国的官僚队伍无法应对成倍增长的行政压力,不得不将当地豪杰大姓吸纳进吏员队伍,而这无疑会进一步削弱官僚体制的行政能力。在边远地区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吴芮,秦时番阳令也,甚得江湖间民心,号曰番君。天下之初叛秦也……因率越人举兵以应诸侯】,吴芮先祖可能为吴越地区的大姓,秦国以一国兼并六国,一时间没有足够的官员管理地方社会,因而只能征募地方大姓进行管理,因而便产生一种奇特的现象,在向关东推行秦法时,政策的执行者并不是秦国人,这无疑加剧了政策推广的难度,同时也给地方社会留下了隐患。

从之后反秦真正的历史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地方行政的失控,首先是地方官员的忠诚度不足。其次,【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一方面体现出地方官员在关东不得人心,体现出对秦法的反抗,同时也说明,秦国在关东安排的官员本身也是极为有限的,更加基层的吏员大多由刘邦、萧何这样的本地人担任,这也更加说明了此前推行秦法的困难性。

秦二世究竟做了什么导致天下覆灭?是因严苛刑法,百姓觉得暴虐么

由于地缘、体制等因素,秦国对其自身、韩魏尚且能够维持强大的统治,但是对于齐、楚、赵,秦帝国的地方控制能力是极为薄弱的,随着大泽乡首义的战鼓传来,秦帝国薄弱的地方统治几乎瞬间土崩瓦解,最终造成了秦帝国的覆灭。

总而言之:秦帝国在实现统一之后,试图将秦法推向六国,建立严密的地方统治,但是这大大超出了秦国现有官僚阶层的能力,秦国不得不吸纳当地百姓进入官僚队伍,这使得秦国对齐楚等国的统治是极为薄弱且效率低下的,不仅未能实现齐整风俗的任务,反而在官僚队伍中造成了极大隐患,最终在反秦战争中,秦吏要么成为屠杀的对象,要么干脆加入了反秦大军,秦帝国对关东六国脆弱的统治也就瞬间土崩瓦解了,这种行政上的低效一方面来自于秦国的自身老化,另一方面也是统一带来的行政压力大大超过了官僚体系的承受范围。

上一篇

遇到不怕死的人,秦始皇也怕,此人原来是上天派来的

下一篇

一顶八抬大轿,堪称古代的宝马奔驰,趣话古代轿子的那些事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