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清初名臣苏克萨哈,为何不得善终?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清初名臣苏克萨哈,为何不得善终?
收藏 0 0

康熙皇帝八岁登基,幼年继位的他被顺治皇帝和孝庄太后指定了四大辅政大臣,在其亲政之前辅佐康熙帝处理朝政,这四个辅政大臣分别是鳌拜,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这其中有一个极为终于清廷的人,但是最后却惨死于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之中,此人便是苏克萨哈。

苏克萨哈,全名纳喇·苏克萨哈,满洲正白旗人,父亲名叫苏纳,是最早追随努尔哈赤起兵的一员大将,东征西讨,屡立战功,深得努尔哈赤喜爱,为了让其父更加忠心便把女儿许配给了苏纳,自此苏克萨哈一家便加入皇亲国戚的行列。

清初名臣苏克萨哈,为何不得善终?

崇德六年,苏克萨哈跟随郑亲王攻打锦州,八旗劲旅很快便完成了对锦州的战略包围,此时明朝大将洪承畴率兵驰援锦州,面对敌我双方的态势,苏克萨哈向郑亲王建议说:锦州已被我们重兵包围,眼下敌军又来增援,与其被敌军反包围不如我们派出一支部队对敌援军进行阻击,郑亲王听从了苏克萨哈的建议,最后大获全胜。战后的总结会上,郑亲王高屋建瓴的把苏克萨哈的建议概括为“围点打援”战术,并对其进行着重嘉奖。

顺治七年,苏克萨哈接替了父亲苏纳的班,荣升三等阿思哈尼哈番。

顺治十年,湖南广东一带土匪孙可望结匪作乱,破坏了湖广地区的和谐稳定局面,对朝廷的权威形成了实质性的威胁,消息传到乾清宫,诸位王公皆力主镇压平叛,尽快恢复当地秩序,很快,朝廷达成决议,命令苏克萨哈和陈泰前往湖广地区维稳。兵贵神速,接到命令后苏克萨哈率领清军迅速提刀上马,沿着驰道一路南下湖广,为了尽快平叛,苏克萨哈率领部队星夜兼程,路过驿站而不停,全体将士抱着必胜的信念开赴湖广地区,到达预定地点后,苏克萨哈与南方前来协助维稳的前明降将洪承畴进行了接触,并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确定了两面夹击的战斗策略,最后仅仅用了一个星期,孙可望等乱匪便被悉数剿灭,湖广地区再度恢复了往日的祥和与平静!

清初名臣苏克萨哈,为何不得善终?

顺治十二年,湖北地区又发生叛乱,匪首刘文秀及其党羽卢明臣分兵进犯岳州、武昌。霎时间,湖北告急,武昌告急,岳州告急,清廷接到消息后立即派苏克萨哈前往平叛,苏克萨哈用火攻将叛军击溃于江面,斩获甚众,匪首卢明臣跳江自杀,刘文秀逃往贵州,至此,湖北地区战事结束。

回到京城之后,朝廷提拔苏克萨哈为领侍卫内大臣,负责京城的城防和紫禁城的安保,级别为正一品,另加太子太保衔,之后年幼的康熙皇帝继位,苏克萨哈,索尼,鳌拜,遏必隆四人受顺治皇帝遗嘱,辅政幼年康熙康熙帝,这四人中间索尼最为年长,是四朝元老,在朝廷德高望重,威信极高,遏必隆随圆滑但也非等闲之辈,鳌拜是大清五大开国重臣之后,实力背景极其雄厚,况且鳌拜武艺高强,战功卓著,常常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而苏克萨哈是正白旗,其余三位辅政大臣都是正黄旗的,所以这就注定了在权争中苏克萨哈是孤独的。

那么四辅臣之间相互关系如何?

据《清史稿·苏克萨哈传》记载:“时索尼为四朝旧臣,遏必隆、鳌拜皆以公爵先苏克萨哈为内大臣,鳌拜尤功多,意气凌轹,人多惮之。苏克萨哈以额驸子入侍禁廷,承恩眷,班行亚索尼,与鳌拜有姻连,而论事辄龃龉,寖以成隙。”

这段记载为分析四大臣在辅政中纠纷及鳌拜的擅政专权提供了线索。更是由于鳌拜圈地问题使苏克萨哈和鳌拜的矛盾就公开化了,苏克萨哈很清楚自己的处境非常危险,朝不保夕,于是上奏皇上,恳请他尽快亲政,然后准我为顺治帝守陵寝,以便退出权争,力保全身而退。

但是没想到此举激怒了鳌拜也刺激到了孝庄太后,鳌拜本想继续借辅政之名行私利之事,孝庄太后则担心皇上年幼,过早亲政不利于统治,而鳌拜正好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伙同大学士班布尔善联名诬告陷害苏克萨哈,列举了他二十四条罪状,并建议皇上依照忤逆罪论处,要把苏克萨哈和他的六个儿子,一个孙子,两个侄子全部诛杀。

清初名臣苏克萨哈,为何不得善终?

当然康熙帝和孝庄太后也都不是傻子,没有准奏,最关键的孝庄皇太后也没有出来为苏克萨哈说话,鳌拜见此,便继续强硬的要求皇上对苏克萨哈家施以极刑,康熙帝尚且年幼,不敌权臣,不得已下诏将苏克萨哈家的十人问斩。

后来康熙亲政扳倒鳌拜后特意下诏说:苏克萨哈虽然有罪,但罪不足以诛全家,这一切都是鳌拜公报私仇所致,我也非常痛心,即日起恢复苏克萨哈的功名爵位,由他的幼子苏常寿继承。

苏克萨哈的一生,起于战争,卒于权争,一生都在各种各样的斗争中如履薄冰,只能说生不逢时吧!

上一篇

杜月笙四大金刚芮庆荣(7)横行上海滩却独服杜月笙,终成杜门悍将

下一篇

面对敌坚固设防阵地,师长看地形迟到并说怪话,彭德怀如何处理?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