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古代兵制略论:贵族兵、府兵和卫所兵,朱元璋的兵制为啥烂的最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古代兵制略论:贵族兵、府兵和卫所兵,朱元璋的兵制为啥烂的最快
收藏 0 0

国无军则亡,历朝历代都把军队的兵制作为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

中国古代的兵制有很多种样式,像先秦时代的贵族兵制,两汉的普遍征兵制,隋唐的府兵制,明朝的卫所制,清朝的旗兵制。如此众多的兵役制度,到底哪个更好呢?

古代兵制略论:贵族兵、府兵和卫所兵,朱元璋的兵制为啥烂的最快

一、大一统帝国的征兵制

征兵制的突出特点是,全体男性国民都要义务从军。

也就是说,只要处于适龄期,男丁至少有服两年义务兵役。两年之后退出现役,变为国家后备兵员。一旦国家有战事,这些后备兵员要随时听候国家的召唤,再次入伍参战。

这种征兵方式,非常依赖于各级政权的组织力和控制力。秦汉两代都是空前强盛的大帝国,通过郡县制的改革,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力大大强化,具备了进行普遍征发的组织条件,故而征兵制能够广泛推行。

征兵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迅速暴出大量兵员。公元前205年爆发了楚汉彭城之战,汉军在此战中遭到惨重损失,汉丞相萧何立即在关中实行征兵,“兴关内卒乘塞……与诸将及关中卒益出,是以兵大振荥阳”。(《史记·高祖本纪》)前204年汉军在荥阳再次被楚军歼灭其大部,汉王复入关中征兵,没过多久出武关南下宛、叶,后再次与楚大战于成皋。可见其暴兵之快。

古代兵制略论:贵族兵、府兵和卫所兵,朱元璋的兵制为啥烂的最快

征兵制的另一个好处是全民武备程度高。

由于役期短,流动快,使得绝大多数成年男丁都能接受两年军事训练,必然广泛提高了全社会的军事技能水平。所以发生战争时,国家不需要进行多么紧张的战前训练,征召的兵员便能迅速投入战斗。

秦赵长平之战时,两军一度相持不下,即使赵国以赵括代廉颇为将后,秦军由于兵力有限,也难以一时之间吃掉赵军。忧心忡忡的秦王亲自赶往河内郡,以“赐民爵各一级”为条件,“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正是这支颇有军事技能基础的生力军的加入,才最终使秦军能够全歼长平赵军。

二、隋唐府兵制

盛行于隋和唐前期的府兵制,其是也是征兵制的一种。

它起初脱胎于鲜卑族的部落兵制,西魏为了扩大兵源,“于是广募关陇豪右,以增军旅” 。府兵制没有把全体成年男丁都纳入兵员体系,而是能选择军府之中财力富裕、身强体壮成丁纳入府兵。故而《隋书·食货志》说“是后夏人半为兵矣”。

这种制度的好处是,一方面,它免于了全国大多数人的征战之役;另一方面,征召为兵的军府男丁农闲时定期进行军事训练,军事技能自然比只接受两年训练的后备兵要强的多。所以魏、周、隋、唐四代的府兵战斗力都极其强悍。同时,由于有均田制作为保障,军府户自己拥有土地而不必纳粮赋役,从军打仗的积极性自然很高。

古代兵制略论:贵族兵、府兵和卫所兵,朱元璋的兵制为啥烂的最快

但府兵制也并非没有坏处。

一是大水漫灌式的训练体制,无法应高强度的战争。

二是无法抵抗土地兼并对兵源的侵蚀。

那么募兵制就应运而生了。

三、中唐两宋的募兵制

募兵制的基本制度是,由国家出钱出粮,雇佣武力出众者为兵。

这就大大减轻了对编户的依赖,即使国家没有控制那么多户口,也可以从流民中召募到足够的兵员。所募之兵长期服役,进行专业化的训练,比短期训练的征兵兵员战斗力自然强大的多。而且,由于募兵制下的兵员相对自由,也不会连累子孙都来当兵,更易于被社会接受。

比如隋朝后期,由于连续发动对高丽的战争,沿用了几十年的府兵制,开始出现集结动员慢、战斗力退化的问题。虽说征高丽失败主要原因是隋军指挥出现严重失误,但府兵战斗力衰弱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后来,为了补救府兵制不足用的危机,隋朝开始使用募兵制作为补充。“(大业)九年春正月丁丑,……募民为骁果,集于涿郡。”这个骁果,起初就是指选拔骁勇果敢的男丁作为士兵,后来就变成募兵组成的军队的专用称号。从江东召募来的骁果沈光作战极其勇猛,“以冲梯击城,竿长十五丈,光升其端,临城与贼战,短兵接,杀十数人。贼竞击之而坠,未及于地,适遇竿有垂絙,光接而复上。”(《隋书·沈光传》)

隋炀帝亲眼目睹骁果军的强悍战斗力,便把这支部队编为中央禁军,既作皇帝宿卫之用,一旦有事,也可派出征战。但由于隋朝国祚不长,征兵制的种种矛盾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因而募兵制只是作为一种补充,没有广泛推行。

到了唐朝,经过近一百年的战争检验,府兵制的各种弊端终于全部暴露出来。

其一是,随着唐朝疆域的不断扩大,府兵的服役期限大大加长,最终不堪重负。原本每府之兵,每年只需要服役30到45天。但唐朝兵锋指向中亚后,从长安到高昌、龟兹乃至葱岭,单是行军就超过一月,府兵的负担极重,引发了不小的抵制情绪。唐朝一些现实主义诗人如杜甫的诗句,如“边庭流血成海水,汉皇开边意未已”“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正反映了府兵的疾苦。

征兵制,特别是府兵制下的士兵,原来的作战范围只限于几百里内,征期虽长,但一旦罢归,很快就能回家。故而府兵少有怨言。黄永年先生针对这一特点,概括其为“地区性兵制”,是非常精准的。

其二,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随着唐朝土地兼并的加深,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甚至一些军府户也没有了土地。他们一边要自备衣粮出丁参战,一边要忍受地主的兼并与剥削,这种生活自然无以为继。于是大量军府户开始逃亡,到了武则天以及唐玄宗时代,府户终于逃亡到无法提供足够兵员的地步,于是唐朝终于不得不面对现实,全面废除府兵制。但又不能回到比府兵制效率更低的征兵制上来,于是只能无奈地选择了募兵制。

然而募兵就一定是万能的吗?并不是。

它的缺点是耗费钱粮太多。募兵制不像征兵制那样,说征就征,说罢就罢,罢归的老百姓都有田种,他们从战时转为平时非常快。募兵制征召的兵员大多是失地人员,他们成为职业兵后便以从军为职业,国家绝不会随时罢归,因为要重新培养一支成熟的军队时间太长、成本又高,所以只能持续维持。但维持便要花费极高的军费。

四、明朝的卫所兵制

明太祖建国后,沿用元朝的军户制,建立了卫所制。

古代兵制略论:贵族兵、府兵和卫所兵,朱元璋的兵制为啥烂的最快

这种制度说穿了就是世兵制,一人为兵,子孙世代为兵。但亦农亦战的军队,其战斗力自然不会太强。朱元璋能不知道吗?之所以弃募兵制而不用,就是利用卫所之兵自种自吃的机制,为国家大大减轻了财政负担。到了隆庆朝以后,由于战争越来越频繁,卫所制逐渐崩溃,明朝没办法,也捡起了募兵制。戚继光的戚家军就是典型的募兵。明末辽东前线的边军,也大部分是募兵得来。然而也正是这支烧钱的募兵,把大明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财政进一步烧毁。

所以,某一种兵制是好是坏,全由它所处的时代决定。适应了社会基础,便能发挥出极大作用;背离了社会背景,便只能扫进历史的尘埃之中。

上一篇

天下形胜:为什么秦时的函谷关远胜隋唐后的潼关?

下一篇

原配去世,为照顾7个孩子,他娶丫环为妻,一子长大后成风云人物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