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潘美不是害死杨业的大奸臣“主谋”是谁你知道吗?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潘美不是害死杨业的大奸臣“主谋”是谁你知道吗?
收藏 0 0

欢迎来到小G说历史!许多戏曲、小说,如《杨家将》《潘杨讼》《佘赛花》中有一个反面角色,他叫潘仁美,它们在歌颂杨业一门忠烈的同时,也把潘仁美塑造成了一个大奸大佞、阴谋害死杨业的人。随着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的广泛流传,潘仁美的反面形象也深人民心。

潘美不是害死杨业的大奸臣“主谋”是谁你知道吗?

(图:杨家将剧照)

值得一提的是, 历史上并没有潘仁美这个人,其实这个角色是以宋朝名将潘美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在查阅《宋史》等一些正史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现有“潘美是个奸臣”的记载,相反,宋史对潘美的评价很高。对于杨业的死,戏曲、小说中都说是因为潘美与杨业关系不和,他嫉妒杨业,是他陷害了杨业。其实这是没有历史根据的。

潘美不是害死杨业的大奸臣“主谋”是谁你知道吗?

(图:杨业像)

据《宋史》记载,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下诏兵分三路进行北伐:东路军刚出击就遇到契丹主力的迎击,大败于歧沟关;中路军闻听东路败北,也不战而溃;只有潘美、杨业的西路军,出师仅两个月,便战果累累,收复了朔、寰、云、应四州之地。当时监军王优邀功心切,主张强攻,但杨业不同意,说:“今敌锋益盛,不可与战。但领兵出大石路,先遣人密告云、朔守将,俟大军离代州日,令云州之众先出,我师次应州,契丹必悉兵来拒,即令朔州吏民出城,直人石碣谷,遣强弩千人列于谷口,以骑士援于中路,则三州之众保万全矣。”

潘美不是害死杨业的大奸臣“主谋”是谁你知道吗?

(图:潘美像)

他刚说完,王先反对说:“我们有几万精兵,为什么这样胆小怕事!应该走雁门关北面的大路,向朔州行进,然后攻打寰州。”他还讥讽杨业说:“你平素号称‘杨无敌’,而今见到敌兵,就停滞不前,不肯打仗,难道你有其他想法吗?”杨业无奈,只得率本部人马出击。

潘美不是害死杨业的大奸臣“主谋”是谁你知道吗?

(图:监军令)

出兵前他 与王佐、潘美约定,请他们在陈家谷口安置伏兵接应。王先等在陈家谷口设置了伏兵,但一直到中午也没见到杨业,以为他获胜继续追击去了,便带兵撤离。《宋史》中说说:“((王件)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灰河西南行二十里。”说明潘美虽加阻止,但态度不够坚决。

潘美不是害死杨业的大奸臣“主谋”是谁你知道吗?

(图:杨家将)

此时杨业与辽军作战已伤亡大半,原以为有人接应,谁知到了陈家谷口却空无一人,最后被俘。杨业被俘后叹息说:“朝廷待我甚厚,本当讨敌安边,以报国家,不料被奸臣所逼,致使王师败绩,我还有什么脸面活着!”即拒绝进食,三日而亡。他死后,宋廷给潘美贬官三级,将王洗、刘文裕罢官。旌表杨业:“尽力死敌,立节迈伦,诚坚金石,气激风云,求之古人,何以如此!”

潘美不是害死杨业的大奸臣“主谋”是谁你知道吗?

(图:杨家将)

王侁“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为什么潘美“不能制”?这是因为王佐是监军。监军和通判一样,是皇帝的亲信。“监军” 既不是副职,也不是属官。监军代表皇上对在外将帅的行动进行监督和挟制,他还有权处死有不轨之举的将军。监军王恍代表皇上对将帅的挟制,既对杨业,也对潘美。在与杨业的争执中,是监军王侁“语激杨业”,在陈家谷是监军王酰擅离谷口,史籍上记载得非常清楚。如果说,对杨业之死非要去找一个所谓的陷害者或“主谋”,那自然是王伤,而非潘美。

潘美不是害死杨业的大奸臣“主谋”是谁你知道吗?

(图:杨业塑像)

潘美的奸臣形象最早出于一本无名氏撰写的《杨家将演义》中,将潘美(书中用了假名“潘仁美”)刻画成通敌卖国、残害忠良的大奸臣。此后,潘美的形象被慢慢丑化,《杨家府演义》等小说不仅把潘美写成奸臣,还让潘美死于忠臣开封府尹寇准的刀下。各位观众朋友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注:以上信息纯属个人观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上一篇

几个措施,一杯小酒,令中华尚武精神全无

下一篇

三国赵云传:蜀汉忠诚境界最高的赵云!浅谈赵云--赵子龙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