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清廷为何不能像沙皇强硬拒绝日本的讹诈,能否抵挡住日本的进攻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清廷为何不能像沙皇强硬拒绝日本的讹诈,能否抵挡住日本的进攻
收藏 0 0

清朝与日本于1894年爆发的战争,因是农历干支纪甲午年,故俗称甲午战争,其实事件的起因很简单,就是双方争夺对朝鲜的宗主权,而结果是清朝全面战败,举国之力打造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军趁势占领辽东威逼京师。

清廷迫于无奈,授命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以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赔偿白银两亿两,对日本开放通商口岸,并以巨额资金赎回辽东主权而结束。

很多读者对比日俄战争,日本胜利后向沙皇俄国提出30亿日元的巨额战争赔款,沙皇尼古拉二世霸气回复,“要钱是没有的,不服继续打”,日本无奈接受俄国转让库页岛、朝鲜、东北权益,没得到任何现金的赔偿,不由得感叹,如若清朝能够继续打下去,日本也会妥协。

其观点的来源在于,日本虽然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经验,快速推进资本文化与工业建设,迅速由落后封闭的岛国向列强迈进,但与此相对应,作为主导方的日本政府财政支出,也是逐年上涨令日本财政十分拮据。

清廷为何不能像沙皇强硬拒绝日本的讹诈,能否抵挡住日本的进攻

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在明治维新初期,仿效德国的兵制建设陆军,采用英国的军制建设海军,但中期内阁便减少军费,迫于无奈日本从天皇到平民,全民族参与募捐,却只能在甲午战争时期,凑出二十余艘中等以下战舰。

日军以性价比更高的“吉野”“松岛”“桥立”这样四千吨级战舰充当主力,和大量三千吨级战舰辅助,虽然炮口径限制攻击力有限,但先进的涡轮使舰船的速度优势,弥补了总吨位和攻击力的缺陷。

至于“比睿”“扶桑”“西京丸”“赤城”四艘,参与甲午海战的舰船,航速更是低于十五节,比北洋舰队老旧的船速还要慢,这应该是破灭了很多对甲午海战,持双方武器差距战败的旧有认识。

发动甲午战争日本底气不足,舰船吨位低于清朝,军队数量也少于清朝,甚至武器装备也并不占据优势,日本共筹措临时军费1.5亿日元,并预计发行战争债券1亿日元,且与英格兰银行和花旗银行谈判5千万日元。

随着1894年7月25日甲午战争正式爆发,清朝先后在朝鲜、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再到威海卫之战接连战败,但对应的是日军储备的1.5亿日元军费消耗殆尽,所以日本方面才会在1895年2月2日攻陷刘公岛之前邀请清朝进行停战和谈。

清廷为何不能像沙皇强硬拒绝日本的讹诈,能否抵挡住日本的进攻

日本明治维新

当李鸿章抵达日本之时,日本的军事行动还在继续,从辽东与胶东半岛两方面进军,加上联合舰队对天津的威胁,清王朝的命脉之所北京已经战云密布,所以,清廷迫不及待要求李鸿章尽快完结谈判。

清廷可以在英法联军战败,也可以面对八国联军失败,但不能够面对被中国称作瀛洲,当做学生的日本战胜,并占领首都这种可能,那将会彻底撕下满清的遮羞布,无颜再面对天下的悠悠众口,所以才会允诺李鸿章不惜代价,被日本截获而狮子大开口。

李鸿章最清楚清朝的家底,只是几十万湘军与淮军构成,且要驻守全国各地,与日本的全新式军队无法相提并论,淮军光了清朝的天下也就完了,而清朝灭亡天下大乱百姓更无依靠,所以李鸿章始终不愿与日本开战。

既已成事实,李鸿章要做的就是为清朝争取最有利的条件,但谈判桌上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架势,李鸿章根本连还价的权利都没有,日本蛮横的令李鸿章尽早签字,而清朝也在逼迫李鸿章,李鸿章本想等待契机却处于两面为难。

也许是上天眷怜中华,成全李鸿章的忠义之名,在其返回下榻住处时,被日本愤青击中一枪,以此为契机为清朝减免了一亿两白银的赔偿,带着沾血的黄马褂,慈禧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句“难为你了”,李鸿章依旧黯然下野归家养老。

清廷为何不能像沙皇强硬拒绝日本的讹诈,能否抵挡住日本的进攻

中日马关条约谈判

清朝的惨败,在于没有对日本野心有足够的重视,日本在朝鲜和中国大量的刺探情报,调拨军队和物资清朝对此置若罔闻,精锐的新军和北洋水师,尚且招妓斗殴疏于训练,其余杂牌部队更不用想象。

战云密布之时,日本的指挥官预设百种作战方案,对全盘的战略进攻与战败的退守做了合理安排,反观清朝主将叶志超贻误战机,又在胶着时盲目撤离,导致清军惨败,且未以构筑的工事阻拦日军,使日军短时间便占领朝鲜全境。

日本舰队目的在消灭和重创北洋舰队,而清朝和李鸿章尚且抱着和解的态度,北洋水师仅以护送运输为己任,并未做战事发生的准备,面对突发的战事丁汝昌指挥错乱,随后又与舰队失去联系,若非日军担忧清朝援军将至主动撤离战场,只怕北洋舰队损失还要惨烈。

除此以外,朝廷内部的争斗,如光绪帝师翁同龢阻挠增加军费,使北洋舰队多年未获得补充,李鸿章要求淮军将领保存实力,导致前线将领畏惧不前,上述所有的因素,都为甲午战争的惨败埋下伏笔。

清朝本就无法从朝鲜获得权益,而台湾也并未深入开发,丢失虽然令人扼腕,却并未伤及满清根基,但开放通商口岸等不平等条约,清朝殖民地程度加深,巨额赔款令洋务运动积累的社会财富付之一炬,满清走到亡国的边缘,仅倚靠着最后的余威延续。

清廷为何不能像沙皇强硬拒绝日本的讹诈,能否抵挡住日本的进攻

清朝北洋舰队

俄国敢于再战,首先是远东有数十万军队在,本土更有近三百万军队,即便没有海军配合,陆军也完全能够与日军抗衡;其次沙俄核心区域在欧洲,即便日本能够挑起战事,进展顺利也很难对俄国本土发动攻击,反而会令俄国结下宿仇。

满清不同,无论是从辽东还是从胶东,距离北京城都不超过500公里,京城周边已经没有足够的兵力能够阻挡士气正盛的日军,极有可能被日军突破防线,清朝退保西北坚持抵抗,日本将很快占领人口稠密的京畿华北,东南自保也很可能更早到来。

无论太平天国起义,还是北方的捻军起义,都动摇了清朝的统治根基,八旗兵已经彻底失去作用,如果清廷失去正统统治权,成为偏安一隅的割据政权,汉族地主武装统领的军队,能否继续为清朝效命谁也无法确定。

以清朝慈禧的能力,清朝倒不至于灭亡,列强希望得到均势而非一家独大,日军会在列强的干预下,如同普奥战争普鲁士兵临维也纳,使清朝接受城下之盟,与其如此清廷选择直接向日本屈服,以避免更大的战事。

清朝与日本在甲午战争决心完全不同,日本拼死也要实现民族的崛起,拓展资本输出的最后障碍,巨额的赔款化解了日本国内矛盾,加快日本军事装备的建设,日本民族工业完成现代化,使日本能够快速的成为亚洲强国,并为日本能够战胜沙俄,赢得日俄战争胜利助力极大。

清廷为何不能像沙皇强硬拒绝日本的讹诈,能否抵挡住日本的进攻

日俄战争巨炮

所以,清朝想通过拖延战术,将日本拖到经济崩溃是不现实的,日本虽然政府财政不富裕,但是民间资本雄厚,完全有足够的能力,支持战争至攻克北京,在开战期间军费开支也不过1.5亿日元,尚未动用政府债券与国外银行的借款。

列强对慈禧的排外倾向不满,因此在战云凝结前为拉拢日本,英美向日本输送大量借贷和武器装备,此时日本已经占据上风,共同的利益会迫使英美继续提供借贷,这样才能保障英美列强利益最大化。

上一篇

欧洲王室的贵族女性,实在太美了

下一篇

公孙瓒麾下三大名将,刘备本可得其二,此人为何主动放弃了刘备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