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大臣:银子太多,国库放不下了!皇帝回了8个字,世人称颂上千年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大臣:银子太多,国库放不下了!皇帝回了8个字,世人称颂上千年
收藏 0 0

在中国古代,每次王朝更迭之初,皇帝都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稳定江山,降服残余势力;二是休养生息,恢复因战乱导致的经济凋零,让百姓安居乐业。开国皇帝不好当,既考验对外开疆拓土之魄力,也考验对内治理天下之才能,简单来说,短时间可以让朝廷富有,同时百姓也衣食无忧。在这方面,隋文帝杨坚自称第二,估计无人敢称第一。

杨坚本为北周外戚,女儿被封为皇后,他本人官居丞相,可以说权倾天下。从方式上来看,杨坚的帝王之路与赵匡胤颇为相似,大权在握,把小皇帝架空,然后不得不禅位。虽说不算太光彩,但从某方面说,避免了战争和伤亡。公元581年,杨坚登基称帝,定国号为“隋”,改年号为开皇。

大臣:银子太多,国库放不下了!皇帝回了8个字,世人称颂上千年

自西晋末年,一直到隋朝建立,中间将近三百年的动荡和战乱,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农业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可谓是民生困苦、国库空虚。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杨坚平定陈朝后,完成了大一统,进而以富国为目标,推行输籍法和均田制,削弱士族的实力,采取轻徭薄赋政策。

经过十余年励精图治,隋朝经济上了一个大台阶,朝廷收入增加,各地粮仓里储藏大量粮食。众所周知,汉朝历经汉高祖和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期才真正的富足。唐朝之所以有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除了太宗、高宗和玄宗的努力,离不开隋朝当年留下的殷实家底。

再看明朝,朱元璋非常勤奋,几乎从不休息,勤勤恳恳干了几十年,直至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明朝的经济才繁荣起来。反观隋朝,隋文帝杨坚只用十年左右的努力,就缔造了繁荣富庶的开皇之治,着实令人佩服。隋朝究竟有多富裕呢?列一组数据你就明白了。

大臣:银子太多,国库放不下了!皇帝回了8个字,世人称颂上千年

《新唐书》记载:“仁寿末年,隋之府库积累,得供五六十年。”意思是说,隋文帝晚年,国库和个地方粮仓所积累的财富,哪怕往后一点都不发展,都足够五六十年消耗。所以隋炀帝才有物力财力修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到处游山玩水,以及三征高丽,即使如此,也没有把隋文帝积攒的家底败光。

隋朝灭亡二十年后,即贞观十一年,御史马周在奏折中写道:“隋家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东京积布帛,王世充据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马周身为御史,不能说假话,也不敢说假话,显而易见,隋朝留下的家底,灭亡二十年都还没用完,富裕程度可见一斑。

大臣:银子太多,国库放不下了!皇帝回了8个字,世人称颂上千年

《道德经》里说:“既以与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隋文帝被尊为圣人可汗,在他的治理下,使农耕文明达到辉煌时期,开创了短暂却影响深远的开皇盛世,自己却非常节俭,从不奢侈浪费,体恤天下百姓。那么问题来了,隋文帝对百姓究竟有多好呢?从下面一件事情中足以看出。

《隋书》:十二年,有司上言,库藏皆满。帝曰:“朕既薄赋于人,又大经赐用,何得尔也?”对曰:“用处常出,纳处常入。略计每年赐用至数百万段,曾无减损。”于是乃更辟左藏之院,构屋以受之。

翻译成白话文可理解为:户部的一位大臣,着急忙慌禀报,朝廷银子太多,国库已经堆满了,没有空余的地方放置。隋文帝略显纳闷,赏赐功臣出手阔绰,从不会抠门,为何还有如此多的银两。大臣给出解释,虽然花费多,但收入也不少,所以积累大量白银。大臣提出另修国库,用来存放财物。

大臣:银子太多,国库放不下了!皇帝回了8个字,世人称颂上千年

俗话说,无论一个人多有钱,也不会嫌钱多,但隋文帝却不这么认为。听完大臣的汇报,隋文帝思考片刻,而后回了8个字:“宁积于人,无藏府库。”既然朝廷银子多到放不下,不如继续减免赋税,让百姓少缴税,从而达到藏富于民的效果。短短8个字,体现了隋文帝体恤百姓之仁德之心,被世人称颂上千年。

客观来说,隋文帝是一位伟大的皇帝,尽管名气不是太大,至少比不上唐太宗,但他的境界和胸怀,确实值得肯定。鲜为人知的是,国外对隋文帝的评价极高,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排在第八十二位,这个名次实至名归。

上一篇

将军5次讨要封赏,部下劝他低调,将军:你们不懂,我是为了保命

下一篇

李白酒后写出一上联,他自己都想不出下联,千百年来无人能对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