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儿子明明是白痴,晋武帝为什么非得传位给他?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儿子明明是白痴,晋武帝为什么非得传位给他?
收藏 0 0
儿子明明是白痴,晋武帝为什么非得传位给他?

网络上经常有人发表评论:“何不食肉糜?”以讽刺他人高高在上而不懂得底层生活的艰辛。这句话出自晋朝第二任皇帝晋惠帝司马衷之口。司马衷是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太子。晋朝曾发生大饥荒,老百姓没东西吃都饿死了。身为太子的司马衷听到这些消息,竟然惊奇地问:“何不食肉糜?”可见此人白痴到何种程度。就这么一个人,自然很多忠心为国的人想将他赶下太子宝座。但司马衷地位却非常稳固,最后还顺利地接了班。这是为什么呢?

个中原因有很多。首先,司马衷的母亲一族势力非常强大。司马衷的生母名为杨艳,出身于弘农杨氏家族。这个大家族的始祖,可追溯到楚汉之争时因得到项羽一条腿而封侯的杨喜。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弘农杨氏到了东汉时更是煊赫一时,四代人中有五人做到了“三公”的高位。三国时的名人杨修正是出自这个家族,后来隋朝杨坚、唐朝的杨玉环也都是出自于这个家族。

晋武帝也曾动过换太子的念头,但皇后杨艳护子心切执意不允。为了保持太子地位,杨艳在临终前,还要求晋武帝娶自己的堂妹杨芷为皇后。两晋时期,世家大族势力强大。弘农杨氏的影响力不容轻忽,司马衷的太子之位也因此而保全。

儿子明明是白痴,晋武帝为什么非得传位给他?

另一个女人对司马衷太子之位的保全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个女人就是司马衷的太子妃贾南风。贾南风机敏阴险,极具小聪明。晋武帝有一次当着群臣的面要考校司马衷,正是在贾南风的一力主持之下,才得以蒙混过关。据说历史上的贾南风长得又黑又矮又丑,但司马衷对她是又怕又爱。贾南风在司马衷顺利继位上出过不少的力,这一点是无疑的。福兮祸之所倚,后来司马衷的悲惨境遇,大多也要拜这位黑面黑心的皇后所赐。

不仅有母亲的庇佑和妻子的护卫,司马衷能够坐稳太子之位,也和他的儿子有关。司马衷的儿子名叫司马燏,是司马衷和一个卑微的宫女所生。司马燏非常聪明,在他还只有几岁的时候,洛阳的皇宫发生大火。在一片喧哗声中,晋武帝出来看热闹。这时小司马燏牵着爷爷的文袖,稚嫩地说:“情况很难预测,不要让人看到皇帝爷爷你的所在。”意思是事出突然,怕有歹徒行凶,不能让火光照到皇帝,以免发生意外。晋武帝非常惊讶,从此将这个孙子高看一眼。晋武帝是这样想的:虽然儿子不行,但做好安排,过渡一下之后便可顺利将帝位传给聪明的孙子。儿子虽然傻了一点,但也没什么。

知子莫若父,晋武帝自然知道自己儿子的斤两。为了能够让政权平稳过渡,晋武帝做了周密的安排。在弥留之际,晋武帝安排宗室中品德好、声望高的汝南王司马亮以及重臣卫瓘为辅政大臣。如果有这两位的尽心辅佐,就算是司马衷智商低下,也能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不至于出什么乱子。可惜这个时候晋武帝已经病入膏肓,已经无法从容安排。他的这一布置被司马衷的舅舅杨骏所篡改。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儿子明明是白痴,晋武帝为什么非得传位给他?

司马衷能够顺利继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源于司马炎的一个心结。朝中正直的大臣都属意于晋武帝的弟弟齐王司马攸即位。可晋武帝的内心深处,对这个弟弟有很深的成见。因为当年晋武帝的老爹司马昭,就想传位给司马攸。经常对手下的大臣表达了这个意向,并且说,“以后我这个位子,就是要传给桃符。”“桃符”就是司马攸的小名。晋武帝当年费心心思,下了很多的功夫,结合当时的情势,才好不容易取得了继承权。因此他对这个弟弟也格外的不待见,后来更是听信谗言,逼死了司马攸。

正因为以上各种各样的原因,司马衷才能够顺利登上皇位。成为西晋的第二位皇帝–晋惠帝。但司马衷的日子并不好过,在他当政期间,发生了那个时期最惨烈战争–八王之乱。司马衷被这些兵强马壮的诸侯王当成一个橡皮图章抢来抢去,落到后面连吃的都没有。不知道这种境遇之下,司马衷回想起自己的名言“何不食肉糜?”是一种什么感想?

白痴皇帝司马衷最终死于食物中毒。父母不能保护自己的孩子一辈子,过多的给予即是伤害!

上一篇

三国时灭蜀功臣邓艾,为什么被无情灭杀?

下一篇

抗战胜利之后,汪精卫的7个方面军司令官,都是什么样的结局?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