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再世圣人还是卖国贼:晚清名臣李鸿章的争议一生下篇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再世圣人还是卖国贼:晚清名臣李鸿章的争议一生下篇
收藏 0 0

作者申明:本文由君主日记原创首发

洋务运动的初衷是好的,遗憾的是朝廷大多数官员只是在利用民资,李鸿章和其他洋务派官员“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洋务运动实际上只是一场自救运动,是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与真正的富国强民背道而驰,他们学习西方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形似而神不似,终究只能管中窥豹,学得一二皮毛而洋洋自得,更有甚者在各企业逐渐做大后,朝廷开始排挤民间商人,官员挪用资金,中饱私囊,内外勾结使很多投资者一夜之间沦为乞丐,负债累累,悬梁自尽,跳河轻生者不知凡几。

宰相肥而瘦天下 长袖善舞靠孔方

再世圣人还是卖国贼:晚清名臣李鸿章的争议一生下篇

李鸿章每办一个企业,不仅接收商人赠送的股票、干股,收授贿赂,还利用资金贿上恩下,洋务派各个腰缠万贯,生活奢靡,据容闳《西学东渐记》估计,李鸿章资产约合白银四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国年财政收入的近二分之一。民间素有“宰相肥而瘦天下”之言。

李鸿章不仅自己是大地主大官僚资本家。李氏六兄弟,仅在安徽老家“每人平均有十万亩”,“其在外县更无论矣”。李鸿章本人所置田产,每年可收租五万石。直到1936年,“李文忠享堂每年收租稻仍有三万石,有人称,李氏兄弟六人,“一、二、四房,约皆数百万,而不得其详”,分家时“析为五,每房见银三十五万两,田产典铺在外。六房早卒,遗寡妻幼子,兄弟五人,合银二百万两与之,而五房极富,家中田园、典当、钱庄值数万元不算,就芜湖而论,其街长十里,市铺十之七八皆五房创造,贸易则十居四五。合六房之富,几可敌国。”(引自《富可敌国的李鸿章:一份女儿的嫁妆,子孙三辈人都花不完!》)。

李鸿章迎来送往这一笔开销是巨大的,丁宝桢升任川督路过天津随手就是一万两,进京给恭亲王奕忻等王公大臣送礼更是数以万计。为保持自己权位,对贪婪成性的慈禧、李莲英及王公大臣的各种孝敬、贺礼、节仪,收买京中御史和百官们的种种使费必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此外,李鸿章一路银钱开道与各国关系友好,出手阔绰,利益均沾,人称李财神,人见人爱,威风八面。这些都从关税、企业、民间而来,宰相肥而天下瘦绝非空穴来风。

以夷制夷终不济 割肉饲虎怒难熄

再世圣人还是卖国贼:晚清名臣李鸿章的争议一生下篇

同治九年(1870年),李鸿章代替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出色的外交能力使他获得朝野俱赞,从此官运亨通,渐渐开始主导外交。

李鸿章在外交上一方面银钱开道与各国外使建立良好关系,另一方面一直遵循“以夷制夷”、“外须和戎”、“避战求和”、“诚信为本”,一心想要营造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在他的努力下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

1874年中秘签订《会议专条》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在秘华工的利益,在他的努力下,英国国会禁止了对华的鸦片贸易等。但打铁还需自身硬,“以夷制夷”能成功的前提一是清朝自己足够强盛,至少能入列强之眼,另一个是诸夷矛盾重重。

纵观当时的局面,清朝门户洞开、政治腐败、主权丧失、军队糜烂,完全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局面,再者,各国在侵略清朝,瓜分利益下虽有矛盾与冲突,但却始终共守“利益均沾”原则,各国往往勾结起来共同施压攫取更大利益,偶尔给点甜头,做些让步,指望列强出手帮忙简直天方夜谭,李鸿章“不学无术”在外交上取得小小成就却沾沾自喜,他至死都没明白“弱国无外交”,他所取得的一些成就不过是列强间追求平衡的结果。

李鸿章在外交上的愚昧与短视使他成为各国指定的外交对象,各列强或勾结起来,或示好利用。中俄签订《中俄密约》时俄国擅自更改内容欺骗李鸿章签字便是明证。我待之以诚,彼还之以刃,可悲可叹!

《中秘通商条约》与《中英烟台条约》的签订,李鸿章巧妙地利用国际法挽回决裂之局,同时不可避免要付出代价,条约要求增开了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个通商口岸,并允许英国人可以进入西藏,这一切表明列强的妥协不过是为了追求更大利益,李鸿章的外交成就不过是割肉饲虎, 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法国取得了对越南的“保护权”,中越边境对法国开放。因此,时称“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当时成功收复新疆的左宗棠认为李鸿章“比十个法国将军更坏事”。

光绪十年(1884年),朝鲜爆发“甲申事变”,日本趁机出兵攻打朝鲜,李鸿章一味避战求和,竟然向朝廷建议放弃朝鲜的藩属地位,把事件定义为日朝两国纠纷,李鸿章和伊藤博文订立了《中日天津会议专条》,规定朝鲜若有重大事变,中日双方出兵需要事先知照。清朝的软弱无能使日本气焰越发嚣张。

李鸿章为了贯彻“和戎避战”的外交思想,一味妥协先后签订了三十多个条约,据理力争之下减免了不少赔偿但先后开放多个外交口岸,先后租借旅顺、胶州、香港等地,出卖了大量利益,尤其是《中俄会订条约》,李鸿章与张荫桓收受贿赂,说服清廷签订条约,成为人生又一大污点。李鸿章与各国签订条约收受房屋不动产、银行存款、贵重礼品不知凡几,朝野上下口诛笔伐,时人有“汉奸李二先生”之称。

卫海疆力建海军 甲午海战成泡影

两次鸦片战争,各国侵略海疆,使李鸿章等人意识到列强的威胁来自海上。因此,从七十年代起,他就开始提出“海防论”,积极倡议建立近代化的海军,甚至愿意提议放弃新疆转而全力巩卫海疆。同治十三年(1874年),李鸿章在海防大筹议中上奏,系统提出以定购铁甲舰、组建北、东、南三洋舰队的设想,并辅以沿海陆防,光绪五年(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光绪十年(1888年),法国侵占越南这使清政府终于决定“大治水师”,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醇亲王总理海军事务,李鸿章为会办。利用这个机会,北洋水师建设成军。

成军后的北洋海军,拥有舰艇25艘,官兵4千余人,在当时是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与此同时,李鸿章加紧旅顺、大沽、威海等海军基地的建设,以加强海防。

中法战争之后,清朝海疆平定了一些时间,加上朝廷大多数官员认为清朝之敌是英、法、俄、德等国,仍然天真的认为日本不足为患,海防派与陆防派,洋务派与保守派,主站派与主和派党争越发激烈,海疆无战事,因此朝廷以财政紧张为由缩减了海军预算,加上淮军军纪松弛,疏于训练,贪污成风,不习海战战术,装备落后,因此,渐渐停顿甚至倒退,与日本的差距越来越大。

光绪十年(1884年),朝鲜爆发“甲申事变”,对朝鲜时存觊觎之心的日本,乘机出兵。次,李鸿章和伊藤博文订立了《中日天津会议专条》,规定朝鲜若有重大事变,中日双方出兵需要事先知照。为甲午战争爆发结下祸胎。光绪二十年(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帮助镇压,李鸿章过于听信驻朝专员袁世凯的报告,认为日本“必无他意”,遂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军1500人赴朝。不料,日本此后立即向朝鲜派。此时此刻,李鸿章依然坚持“避战求和”、“外和诸戎”策略,不但不积极备战,更寄希望于“以夷制夷”,李鸿章曾通过英、俄两国出面斡旋,但为日本拒绝,战争以不可避免。

北洋舰队为李鸿章一手督建,可以说北洋舰队即为李家军,李鸿章任人唯人,“其裨将故吏,昔共患难,今共功名,徇其私情,转相汲引,布满要津,委以重任,不暇问其才之可用与否,以故临机偾事,贻误大局“,其所任朝鲜守将“逃跑将军”叶志超先是弃公州出汉阳东,逃往平壤,后把牙山败逃说成是一路打败日军而转移到平壤,向清廷为其请功。清廷闻报,大为嘉奖,赏银2万两犒军,日本攻平壤时在胜负难料时弃平壤一路狂奔五百里退到中国境内,畏敌如虎,胆小怕事竟成一军之帅!

其所推荐的北洋舰队水师提督丁汝昌同为安徽子弟,当时北洋海军的提督,还可以有别的人选,比如科班出身,留学归来的刘步蟾、林泰曾等。但李鸿章保举丁汝昌,因为丁汝昌是安徽人,是他的淮军嫡系,而其他海军将领,大多是福建人,任用丁汝昌,能保证李鸿章对北洋海军的绝对控制。

丁汝昌任内,治下不严,手下将领们拉帮结派,不善海战,疏于训练,不知变通,只知一味遵循李鸿章“保船避战”的策略,最终致使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可以说李鸿章负有不可推卸之责,当然将全部责任推给他也是不公平的。

北洋海军自正式建军后,就没增添任何舰只,舰龄渐渐老化,与日本新添的战舰相比之下,火力弱,射速慢,航速迟缓。北洋水师有军舰25艘,官兵4000人。到甲午战争前,北洋舰队的大沽口、威海卫和旅顺三大基地建成。但清朝军事变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装备的低级阶段,陆海军总兵力虽多达80余万人,但编制落后,管理混乱,训练废弛,战斗力低下。1891年以后,北洋水师甚至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甲午战争时有炮无弹,灭亡已是定局,可怜三十五年洋务运动,无数人富国求强美梦化为泡影。

背骂名屡签条约 争长短死不瞑目

再世圣人还是卖国贼:晚清名臣李鸿章的争议一生下篇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朝甲午战争战败,慈禧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谈判。

他与日方代表反复辩论。期望“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在第三次谈判后,李鸿章于会住处的路上遇刺,世界舆论哗然,日方因此做出一些让步,但割让辽东半岛及台湾澎湖等要求表示不再让步,日方和谈代表伊藤博文甚至恐吓道李鸿章“但有允与不允两句话而已”。据说他在签字前的最后关头,曾经老泪纵横地对使团的美国顾问科士达说:“万一谈判不成,只有迁都陕西,和日本长期作战,日本必不能征服中国,中国可以抵抗到无尽期。日本最后必败求和。”最后无奈签字,但心酸可知。

《马关条约》签订后,举国沸腾,李鸿章一时臭名远扬,清政府为平息民怨,解除了李鸿章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投置闲散。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春,俄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亲自点名李鸿章奉命作为头等专使前往祝贺。同年四月二十二日,李鸿章在莫斯科签订了《中俄密约》。

光绪26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清廷再度授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催其北上议和。李鸿章部下及亲属也都劝其以马关为前车之鉴,不要再北上,以免又成为替罪羊。但他还是前往。

10月11日,李鸿章到达北京。由于心理压力巨大,李鸿章病倒了,1901年1月15日,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在“议和大纲”上签字。但签字后的八国没有退军迹象,李鸿章躺在病榻之上,指挥着下级官员把损失降到最低点———从一开始提出的10亿两白银降到4亿5000两。在他逝世前一个小时,俄国公使雷萨尔还在病榻前,逼迫李鸿章在欲将东三省置于俄国势力范围的条约上签字,李鸿章置之不理,“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最后带着对清廷的牵挂吐吟完绝命诗血而亡死不瞑目。

再世圣人还是卖国贼:晚清名臣李鸿章的争议一生下篇

编者按:对于李鸿章来说,甲午战败确实是人生的滑铁卢,但纵观其一生,绝不能简单的定性为卖国贼,他敢于任事,通练明达,不避劳苦,不惧谤言。但正如梁启超所评“若以中国之失政而尽归于李鸿章一人,李鸿章一人不足惜,而彼执政误国之枢臣,反得有所诿以辞斧钺,而我四万万人放弃国民之责任者,亦且不复自知其罪也。”李鸿章确实替整个清廷背了锅。

但若说他是圣人,那也言过其实,他任人唯亲,贪污受贿,杀良冒功,存在一系列清朝官员的通病,他所谓的洋务运动,最终目的不过是为了挽救清朝统治,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

梁启超对他做了精准评价:“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曰责人昧于大局,而己于大局先自不明。曰责人畛域难化,故习难除,而己之畛域固习,以视彼等,犹不过五十步笑百步也。”

割地、赔款、签约确实非他所愿,但身逢其时,确实身不由己,他曾自评道:“予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遭遇不为不幸”,所以后人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人总说盖棺定论,但李鸿章一生确实充满争议,小编认为吹捧为圣人太过,卖国贼也不至于,他充其量是一个清朝忠臣罢了,可惜为时局所累,留下千古骂名。“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若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小编不仅感慨李鸿章若是早逝三十年,又会获得多么高的赞誉而不是挂尸游街尸骨无存。

上一篇

他是宰相之后,家道中落,十年苦读终成大宋第一位状元

下一篇

苻融:“再世诸葛之徒”,也是断案奇才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