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登第后复又落第的石延年,如何看待这大起大落的科考气运?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登第后复又落第的石延年,如何看待这大起大落的科考气运?
收藏 0 0

本文乃“轻舟已过万重山坡坡”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记得萧郎登第时,为言即日凤凰池。而今老等闲官职,日欠人钱夜欠诗。

此诗载于《冷庐杂识》,它以一位妇人的口气写了丈夫登第之后,等着做官的难堪日子。古代的举子们登第后并非都能马上得到官职,要等到职位有空缺时,才有可能被选补上去。一些没有登第的老举人也有可能补官,如宋代著名大臣石延年,就是在登第后复又落第,而落第后又碰上了补官的机会。石延年(994~ 1041),北宋词人,字曼卿,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人。此人气节自豪,不务世事,为文劲健,诗词尤工,然而却累举进士不中。为此,他赋一绝句自嘲:年去年来来去忙,为他人作嫁衣裳。仰天大笑出门去,独对春风舞一场!

登第后复又落第的石延年,如何看待这大起大落的科考气运?

北宋词人石延年是宋城人

看来石延年果真是位豪士,不为一时的落第而灰心丧气。他在“仰天大笑出门去”之后,更加奋发磨砺自己,好不容易在下一科进士及第。石延年荣登进士榜后,皇上很快就赐以敕牒靴服,只待琼林宴后授予官职了。就在石延年高兴得手舞足蹈之时,忽然有消息说,此科取士不公,皇上钦命重新考试,石延年只好又一次进了考场。复试结果很快就出来了,石延年又一次落第,这不啻一声晴天霹雳,把他惊得目瞪口呆。当时,这些落第举子正聚集在兴国寺内,皇上派人来追还所赐“官服”。其他人都哭泣不止,唯独石延年脱下袍靴痛痛快快地还给了使者。

登第后复又落第的石延年,如何看待这大起大落的科考气运?

晴天霹雳

第二天又传来圣旨说,这些复试落第的举子都要在“班院”(掌注拟、升迁、酬赏等事的机构)借职(即授予虚衔),石延年听说这个消息后,又是一笑了之,他口占一绝道:无才且作三班借,请奉争如录事参。从此罢称乡贡进,且须走马东西南!这是一首“缺字诗”。首句少“职”字;二句少“军”字;三句少“士”字;末句少“北”字。石延年又以自嘲的口气写了再落第的感慨。作为一个大起大落的举子,他表现出了少见的冷静和洒脱,并不像那些只会哭泣呼叫的碌碌之徒,他自谓无才,实则是真正的治世之才。

登第后复又落第的石延年,如何看待这大起大落的科考气运?

走马

石延年以“借职”的形式踏入仕途。他虽然没有进士及第,但一生的作为丝毫并不逊色于进士。宋真宗赵恒时,石延年官至大理寺丞(掌刑狱的官员),后又担任秘阁校理(负责审查皇家所藏书籍善本及字画墨迹等。一般由资深的宫员担任)。他为官正直严谨,虑事周密细致,处理了很多积案,颇受宋真宗称道。此外,石延年的诗词也很有文采,为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等人所推重。他还很有军事才能,曾几次单骑考察北部边防,为边境建设出过不少好主意。由此看来这个当年登第复落第的石延年确实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物。

登第后复又落第的石延年,如何看待这大起大落的科考气运?

欧阳修雕像

在科场中落第,有些是功夫不到家,但也有像石延年这种有真才实学而落第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可因一科之失就把人看死。为了防止遗漏人才,也为充分发挥这些知识分子的作用,清代乾隆年间曾作过一条规定:会试之后,挑选一些考了三次仍未考中的举人,由礼部按籍造册,报送吏部,然后由专门班子从中拣选,准备录用。这谓之“大挑”,很像宋代的“借职”。与“借职”不同的是,“大挑”出来的举人不授虚衔,而给实职。这些人一般分为二等:一等授知县试用,二等授教官等职。

登第后复又落第的石延年,如何看待这大起大落的科考气运?

古代科场

当时有人写诗取笑说:今年大挑沐恩光,粟子纷纷榜后忙。多买肥胰涂面孔,尽拉帐目做衣裳。得官最好唯知县,作教何须补副堂。却笑归班新进士,十年以后再商量!从诗中来看,连续落第的这些举子们碰上今年“大挑”,真是沐浴浩荡皇恩了,他们纷纷忙碌起来:拿钱买了很多“肥胰”,涂抹脸上,赊钱做了崭新的衣裳。当然,得官最好莫过于当知县了,作教官就不用再补副知县这种挂名的闲职了。“大挑”的结果,使许多落第举人占据了县里的官位,可笑那些被授予知县的“归班”(进士不授其他项官职,而以知县用者,称为“归班”)新进士们,耐心等待十年再说吧!

登第后复又落第的石延年,如何看待这大起大落的科考气运?

举子

落第而逢“大挑”,对于那些连续三年而不中的举人们来说,的确是个难得的机遇。如果由此试用而合格留任,他们除少一顶“进士”的桂冠外,说不定在仕途上比那些归班的新进士们还要走得快一些呢!

上一篇

武则天与李治合葬的乾陵,为什么成了唐朝唯一未被盗的皇陵

下一篇

探寻“赤脚医生”的老照片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