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汉初三杰,三人的结局为何会相差那么大?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汉初三杰,三人的结局为何会相差那么大?
收藏 0 0

秦末汉初的萧何、张良、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这三人为汉高帝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这三位的下场却各自不同。

首先,要了解为何三人的结局会差别那么大,就要先看一看这三位,都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什么样的功劳。

汉初三杰,三人的结局为何会相差那么大?

提起韩信,我们最为熟知的便是他“兵仙”的称号,接着便是他为后世留下的战争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从这些耳熟人详的战役当中,我们不然看出韩信是一个十分合格的统帅。可以说汉朝的江山,有一半是韩信的功劳。

我们再说说萧何,萧何是刘邦老家沛县人氏,也是最早跟随汉高祖刘邦一起起义的众人之一。如果说,最早跟随刘邦打天下的众人中,谁最为重要,那么可以说是萧何。为什么呢?在起义初,萧何是众人中唯一的智囊,很多关键决策都是他和刘邦一同确定。在刘邦被封为汉中王后,他为刘邦提拔了很多人才,其中便包括韩信。“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一典故便是在当时发生的。此后,楚汉相争,萧何留守关中,为汉势力巩固后方,并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战争。也正因为有萧何,刘邦韩信等人才能安稳的开疆扩土。

汉初三杰,三人的结局为何会相差那么大?

接着便是张良,张良出身高贵,其先祖有五代成为战国时期韩国的丞相,是真正的世家。秦末年间,秦国灭韩国后,张良一书生四处结交刺客,计划了著名的博浪沙刺秦。随后辅助刘邦,多次为刘邦出谋划策。在鸿门宴上更是帮助刘邦脱离险境,并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都被刘邦采纳,在三人中他是最受刘邦信任的人。

汉初三杰,三人的结局为何会相差那么大?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三人不是为汉朝征战四方,便是为汉朝稳定后方、制定策略。都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那,为何三人的结局各不相同,这就要说说三人的为人处世之道了。

首先我们先说张良,三人中,最后结局最好的便是张良,张良世代为韩国贵族,这也就使得他无法得到汉初最大的利益集团——沛县集团的支持。另外,刘邦封赏功臣时,对张良的封赏十分丰厚,张良却谢绝恩赐,只要了“留”这个小地方。其次张良为人深知“不伐其功,不矜其能”,功成身退的道理。这也就不难猜测三人中为何张良的结局是最好的。

汉初三杰,三人的结局为何会相差那么大?

接着便是萧何,萧何在汉朝建立后,处境可谓是步步惊心,虽然作为最早跟随刘邦的人,但在汉初并未完全得到刘邦的信任,刘邦更是处处怀疑他。此后便迎来刘邦两次的试探,第一次,萧何把家财全都捐出去做军费,以安刘邦之心;第二次,萧何索性舍却良好的政治声誉,在长安强买平民的良田,惹得京师上下怨声载道,总算跌跌撞撞地换取了平安。在这两次经历中,都是有人提醒他,他也因为能够接受他人的建议,最终才化险为夷。

汉初三杰,三人的结局为何会相差那么大?

最后便是韩信,韩信的结局可以说是用足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帝王铁律。楚汉相争时,韩信打下齐鲁之地后,竟然公然以战功向刘邦要挟“齐王”的封号,这可是犯了帝王大忌。其次,韩信是在汉朝建立后期才加入汉朝集团,本身便很难得到刘邦的信任,更有过在和刘邦闲聊时,直言刘邦领兵的不足,又大大吹捧自己领兵能力,虽然韩信很会领兵。但这一项也是犯了帝王大忌。韩信在领兵上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他在政治斗争上确实白纸一张啊。可以说,韩信的死,有一半的责任是属于他自己的。

汉初三杰,三人的结局为何会相差那么大?

上一篇

世人皆知“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却不知其实后面还有一句

下一篇

楚汉时有一女子被算出其子当为皇帝,多年后她的儿子真的登上皇位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