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历史上最触犯皇权,而不被灭族销姓的姓氏是?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最触犯皇权,而不被灭族销姓的姓氏是?
收藏 0 0

古人多信奉“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结果很多人的名字由于和尊者、亲者、贤者相冲,而不得不改名。比如说,大名鼎鼎的蒯彻先生,因为和后来的汉武帝刘彻重名,结果死了很久之后,被剥夺了姓名权,在史册中被改为了蒯通。

古代人和现代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死了之后,很多东西都不是我们的了。我们现代人和古代人的区别之一就是,我们死了之后,名字还是自己的,而古代人未必。

这汉武帝刘彻可是刘邦的重孙,而蒯通先生和乃祖刘邦是一个时代的人,蒯通是刘邦手下第一大将韩信的重要谋士,因劝韩信谋反,差点被刘邦砍了脑袋。结果刘邦没有杀掉蒯彻,刘邦的重孙却剥夺了蒯彻先生的名字。

真是苦大仇深啊。

历史上最触犯皇权,而不被灭族销姓的姓氏是?

当然这事不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刘彻亲手操作的。给蒯通改名的人,却是秉笔直书的司马迁

司马迁老人家,可是个实诚人,他撰写的《史记》号称“信史”,结果他连人家的名都改掉了,恐怕有点名不副实。蒯彻死了那么些年,尚且被改名,更不用说同时代的人了。司马迁的老子叫司马谈,因为“为亲者讳”,于是,他把《史记》中所有言及“谈”字的地方,都统统讳饰掉了。

可见,“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在古代,是一件多么严肃的事。名字冒犯了天颜,若不更改,在古代可是要杀头的。

历史上最触犯皇权,而不被灭族销姓的姓氏是?

但是,在百家姓中,有那么一个姓,非常严重地触犯了帝王的权威和尊严,但是历代君王,都不曾让这个姓改为他姓,也没有诛他们九族。这个特牛的姓,就是“王”姓。王姓人,不仅没有被皇权践踏,反而世代延用“王”姓。这里,需要解读一下“王”字。

历史上最触犯皇权,而不被灭族销姓的姓氏是?

“王”字解读

孔夫子曾说,一贯三为王。汉代大儒董仲舒说,上中下三个横表示天、地、人,中间一坚表示上天入地的人。古时皇帝,又称天子,为地上的王,管理居于地上的人。因此“王”字,贵不可言。甲骨文中,“王”字呈斧钺之形,为两面双刃。斧钺乃上古兵器,象征着征伐杀戮,后用于仪仗,代表庄重的军权,意味着谁拥有至高的军权,谁就是人间的王者。

“王”字既然如此尊贵,为什么还有人不讳帝王之尊,敢以“王”为姓?因为王姓人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多是“王”的子孙。

王姓起源

源流一

源于子姓,出自商太丁次子王子比干后裔。殷商之祖生于殷水,便以殷为姓。因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地,赐姓子。商朝皇族,或以殷为姓,或以子为姓。

商朝末年,纣王无道,作为辅政大臣的比干多次直谏纣王,结果触犯了王威,被处剖心之刑。比干的子孙,为纪念他,便以王子爵号改“子”姓为“王”姓。比干葬在国都朝歌附近(今卫辉市城北15里比干庙村旁),他的子孙世代为他守陵。

因为卫辉一带起初由汲郡管辖,因此起于子姓的王姓人,又被称为汲郡王氏,历经先秦、汉唐,乃为望族,后散播至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子姓王氏,约有3100年历史。

历史上最触犯皇权,而不被灭族销姓的姓氏是?

源流二

源于姬姓。姬姓王氏,是王姓主体。据计,全国有家谱的王姓,绝大部分出自姬姓王氏。

一源自春秋时期东周平王之后。周平王的太子过早去世,周平王死后,便由他的孙子姬赤继位为王。但是姬赤的胞弟姬林野心勃勃,夺取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逃至晋国,他的子孙因为姬赤曾经为王,而改姓为王,直至唐代,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发展成为河东王姓望族。此支姬姓王,约有2700年的历史。

二起自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后裔。姬晋,出生于洛阳。流经洛阳的谷水和洛水,经常泛滥,威胁洛阳安全。周灵王命人采取堵塞河道的方法治水,太子姬晋力谏,主张采取疏导的方法治水,因直言强谏,冒犯了周灵王,被废为庶民,他的儿子宗敬仍在朝为官,当时的人因他是王族的后代,便称其为“王家”,后来这支族人,即以王为氏。

后人迁居于山东琅琊,亦以“王”为姓。第八代孙王错,拜为魏国将军,后因魏国生乱,逃至韩国。这支王姓,一直活跃在洛阳一带。后来,此支王姓崛起了一个声名显赫的人物,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王剪。秦末汉初,王剪的孙子武城侯王离,在巨鹿被项羽大军所败,生死不明。他的两个儿子王元和王威,避难于山东琅琊和山西太原。扬名天下的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即源于此,他们的始祖便是王翦。此支姬姓王氏,至少有2600年的历史。

历史上最触犯皇权,而不被灭族销姓的姓氏是?

三起源自东周考王胞弟桓公揭的后裔。桓公揭被周考王封于河南,封地虽然小,但在东周王城西部,史称其为西周国。西国国灭亡后,恒公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临汝等地,因曾居王城,改姓为王,后被称为王城王氏。此支姬姓王氏,约有2400年历史。

四起自周文王十五子姬高后裔。姬高封于毕国,其后以毕为姓。毕国亡后,毕万投奔到晋国,当时的晋献公让他做了大夫。毕万因军功卓著,被晋献公封于魏,其后代以魏为氏。魏氏后裔中的显著人物魏文侯,与赵国、韩国两国瓜分了晋国,建立了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魏氏子孙最有声威的,当属信陵君魏无忌,乃“战国四君子”之一。

魏国被秦灭亡后,魏无忌的孙子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一代。西汉初魏卑子,奉诏进京做官封为兰陵君。魏氏子孙因自己出身于王族显贵之家,便号为王家,易姓为王。这支姬姓王氏,约有2200年历史。

历史上最触犯皇权,而不被灭族销姓的姓氏是?

源流三

源于姚姓,出自帝舜之后裔。舜出生在姚地,便以姚为姓。帝尧将两个女儿娥黄与女英,嫁给了舜,并让他们在妫汭河居住。留在妫汭河一带的后裔,便以妫为姓。舜的后人,遏父是一名制陶专家,为周朝的建立立下了大功,其子妫满德才兼备,周武王便将长女嫁给了他,封地于陈,谥号“胡公”,其后裔中,有以陈为姓,亦有以胡为姓的。陈厉公时,陈国暴发内乱,其子陈完逃至齐国做官,改为田姓。第九代田和,夺取了姜姓齐国的政权,史称“田氏代齐”。后来,田氏齐国被秦国所灭,田氏子孙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易田姓为王姓。西汉皇太后王政君、新朝皇帝王莽,都出于田氏后裔王姓一脉。此支王姓,一直居住在山东,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约有2300年历史。

历史上最触犯皇权,而不被灭族销姓的姓氏是?

源流四

出自改姓或赐姓。

1、刘氏改王

西汉末,王莽夺刘氏天下,建立新朝,对主动献媚的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人,皆赐姓为王。

五代时,李存勖灭梁,幽州人刘去非跟随上司高季兴一起归顺后唐,但是高季兴与李存勖貌合神离,刘去非也和李存勖作过对,于是,刘去非便改姓为王。

2、支氏改王

北朝时,西域胡人支颓褥迁居到新丰,不久死去。其妻带儿子支收改嫁北周王粲,支收因此改姓王,他的儿子就是隋末群雄起义中的王世充。

3、谢氏改王

明朝吴兴谢氏,因谢讳贵受建文帝密诏,负责监视燕王朱棣,被出卖而遇害。后来,朱棣得天下,谢讳贵幼子谢公权为躲避夷族之险,冒姓王氏。

历史上最触犯皇权,而不被灭族销姓的姓氏是?

4、孙氏改王

明朝都御史王一鹗本姓杨,大理评事王大崇本姓孙,均改为王姓。

源流五

少数民族改姓王

1、鲜卑族可频氏

北魏孝文帝迁都改革,改易汉俗,下令鲜卑人说汉话,穿汉服,易汉姓,可频氏改为王氏。

2、羌族钳耳氏

隋炀帝皇后萧氏的从妹,曾嫁给羌人钳耳氏为妻,羌族人钳耳宗、钳耳干兄弟与萧皇后同辈,以王后兄弟故,改姓王氏。

历史上最触犯皇权,而不被灭族销姓的姓氏是?

3、高丽人

北朝至隋唐,营州地区的高丽人,很多改姓王。

4、回纥人

公元668年,唐高宗设置安东都护府,辖区中有回纥人,其中一支姓阿布思的。公元761年,安东都护府被取消,阿布思姓中一个叫五哥之的人,被成德节度使李宝臣裨将王武俊收为养子,因而改姓王。

5、匈奴族

三国、西晋、南北朝时期,大批北方的匈奴人南迁中原,并建立多个政权,与汉族交往日益增多,并被汉化,有不少匈奴族人将原先姓氏改成了王姓。

历史上最触犯皇权,而不被灭族销姓的姓氏是?

6、契丹族

契丹人建立辽国,皇室耶律氏汉化较早,有很多人改姓王氏。

7、女真族

女真族在两宋时期,建立了金朝。金朝完颜氏,在金朝灭亡后,为避难,又因曾经为皇族,也有改姓王的。

8、蒙古族和满族

蒙古族和满族,先后建立元朝和清朝,因长期与汉人接触,被汉化,很多蒙古族人和满族人改姓王。

史上最强的名门望族——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自秦汉起,就是一支幻变中国政坛的重要力量。据统计,琅琊王氏,出皇后36人,驸马35人,官居宰相或权似宰相的,有186人,占中国封建社会宰相数量的十分之一

从王氏起源来看,王姓多出自皇族之家,享有独特的政治资源,并拥有较好的家族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让王氏得以海纳百川,吐纳风云。琅琊王氏以王剪为始祖,王剪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功高震主,而得以善终的名将。王剪的处世哲学,泽惠后世。据记载,秦末大将王离在镇压农民起义时,在巨鹿之战中兵败被俘,有传被项羽砍杀的,有传下落不明的。因为项羽的祖父项燕,是被王剪打败杀死的。项家和王家有世仇,因此王离的两个儿子王元与王威,为躲避项羽的追杀,因此逃离关中,来到了山东琅郡,为存身而不敢展露羽翼,算是寂寂无名。西汉时,王元、王威的后代——王吉,做了两品大员,从此,琅琊王氏开始活跃于政坛。此后,琅琊王氏在至西晋末年的500年间,不断地休养生息,广交联纳,成为豪门大族。“卧病求鲤”中的孝子王祥,其弟王览都官居宰相之职。王家的势力,到了王览的孙子王导这一代,达到了顶峰

历史上最触犯皇权,而不被灭族销姓的姓氏是?

由于两汉及魏晋时期采取的“容胡”、“用胡”之策,致使中原胡人日渐增多。晋武帝为防地方势力崛起,威胁中央安全,又采取了减撤郡兵的策略,结果地方连治安也成为了问题。为使晋室江山永固,又遍封司马氏为王。至惠帝时,朝廷暗弱,又加值天灾,于是暴发了八王之乱。州郡无兵可用,不能镇压反王。各地的胡人,久受欺压,也浑水摸鱼,起兵造反,自然是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匈奴贵族刘渊率先起兵,建国称汉。因匈奴单于与两汉联姻,单于多是两汉皇帝的女婿,因此很多匈奴贵族入中原后,多改姓为刘,建国也多以汉为号。刘渊死后,其子刘聪继位。派遣大将石勒与攻打西晋,结果歼晋军十余万,并杀死了太尉王衍等人。另一员大将呼延晏攻破了洛阳,俘虏了晋怀帝,并杀死太子司马诠,屠城洛阳,杀死三万多人,而且司马氏的皇陵尽挖,宫殿焚毁。

北方的士族、百姓,为躲避中原战乱,便大举南迁,因为北方的豪门士族约有90多万人迁到南方,史称“衣冠南渡”。

西晋宗室司马睿,曾被封为琅琊王,与地方势力琅琊王家多有交集,尤其和王导友善。王家观仰天下大势,也需要扶植一位皇族宗室,耀眼于政坛。由于北方战乱不休,而且胡人较多,司马睿又兵弱将寡,王家便建议司马睿南渡,在南方重建晋室,徐图再取天下。司马睿坐上皇帝宝座后,极为善待王家。一时间,王侯将相,尽出王家。王敦拜为大将,王导封为宰相,王含为卫将军,王廙为荆州刺史,王彬为江州刺史,王邃为徐州刺史。从中央到地方,到处都是“王”字招牌。朝廷大臣十之有七都与王家有牵连,一时间王家成为江南第一名门望族,被世人称为“王与马,共天下”。王敦甚至有了生杀予夺的权力,有取而代之的心思。幸亏他死的早,否则也许没有后来的宋齐梁陈了。

历史上最触犯皇权,而不被灭族销姓的姓氏是?

琅琊王氏作为望族,不只在东晋一时无两,而且在南北朝时期也是风光无限。这与当时的九品中正制,多有关系。当时选拔人才,主要看门第出身,也就是从官二代中选拔人才当官。东汉以来门阀士族崛起,威胁中央政权,连司马睿想当皇帝也得借助王家势力。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为避免大权旁落,主动与王氏联姻,借助外戚势力,制衡并抑制其他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并巩固既得利益,结果南朝四国,琅琊王氏先后出了8位皇后。

到了隋唐时期,由于科举制度的兴起,门阀士族受到了弹压,寒门士族开始崛起。但是,数百年的望族,不是弹指间就能沦落的。百年名门之所以能成为名门,在于良好的家教传统。琅琊王氏,在唐代,出了王方庆,王同皎、王搏等宰相。至宋代,出了王安石、王旦,王淮、王火仑等宰相。元代,出了王毅、王文统两个宰相。明代虽然废丞相,权分六部,但是也出了权力相当于宰相的王鏊、王锡爵、王铎等人。清代延用明制,也不设置宰相一职,王永吉、王熙、王文韶等人都担任一品大员的军机大臣,俗称宰相。

琅琊王氏出了如此多的宰相,也因此被公推为史上最强的名门望族。

上一篇

战国竹简揭开起源之谜 难怪秦国能统一中国

下一篇

这些正在消失的生僻姓氏,你见过几个?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