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历上的闯关东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历上的闯关东
收藏 0 0

闯关东”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它和走西口,下南洋一起并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移民潮。我们都知道,“关”指的就是山海关,闯关东指的就是关内的居民移居到东北三省。那么,问题就来了:关东曾经可是清朝发配流放犯人的苦寒极边,而山东人又是孔子故里,安土重迁的观念根深蒂固,他们为什么愿意冒着千难万险去闯关东呢?

历上的闯关东

要搞懂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知道闯关东的背景。其实闯关东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进行的,在清朝初年,满人入关之后,清朝就为了保护他们的龙兴之地和八旗的生计,下了禁令不许百姓出关。他们长期把东北封禁起来,让东北形成了独特的关东文化。

但是,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就又出现了,这个问题就是原先关东的满人大举入关,来享受农耕文明的繁荣来了,造成了东北千里沃野,无人耕种。

历上的闯关东

这种情况一只持续到清朝某年,随着沙俄的不断逼进,当时的黑龙江将军向咸丰皇帝建议,有必要废除禁令,让关内的人走到关外去充实边疆,振兴经济。谁去呢?贵族阶级当然不愿意再回到那个苦寒之地了,还得靠勤勤恳恳的汉人老农民。

历上的闯关东

其实在禁令未开之前,很多关内的人就已经宁愿冒着被处罚的危险去闯关东了,他们为什么如此,当然是因为活不下去了,当时黄河下游长期发生水灾。闯关东的人中,以山东人最为居多,尽管山东是孔子故里,但是农民们可不讲那套虚文,山东各地自然灾害频发,战乱又时时发生,他们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命运,宁愿冒着千难万险也要去闯一闯。

历上的闯关东

在电视剧《闯关东》中,就曾出色地描写了朱开山带领自己的家族闯关东的故事,朱开山这样的淘金者不在少数,他们背井离乡,就是为了生存而已。很多人都像朱开山一样为自己的家族赚够了本钱,但也有一些人真的就埋葬在了那白山黑水之间。

历上的闯关东

在闯关东发生之后,中原文化和关东文化便展开了直接的碰撞,根据很多文献的记载,我们都能发现关东的土著人(指一些土著的满人,蒙古人等)对这些“闯入者”并不是很友好,甚至态度还非常恶劣,闯关东的人也常常遭受到他们的欺凌。但是,顽强的中国农民到了哪里都能扎根,他们在关东书写了一部中国农民奋斗的历史!

历上的闯关东
下一篇

历史上的四大冤案,没有最冤,只有更冤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