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国产航母来了!扒一扒中国船只发展史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国产航母来了!扒一扒中国船只发展史
收藏 0 0

2019年12月17日,舷号为17的国产航母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入列,“双17”的巧合之中还有一个巧合——历史上的今天,北洋水师于山东威海卫刘公岛正式成立,横跨了131年的历史,国富军强,中国海军强大起来了。

其实早在1万年到4千年前,中国已经出现了原始的船只,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造船技术处于世界前列。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中国的造船史。

国产航母来了!扒一扒中国船只发展史

木筏、竹筏

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还称不上是船,而是最简单的木筏、竹筏。距今7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能用竹子绑在一起,制作成简单的竹筏。这种竹筏可以沿江河顺流而下,也可以用桨、橹、篙来推进。

独木舟

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发现,树叶、树干在水里会漂浮,又发现,树叶能负荷的重量很小,树干能负荷的重量就大,树干越粗大,其所能承受的重量也越大。人们还发现,圆柱形的树干在水里不稳定,它会翻滚,人在上面坐立不稳,人们根本无法在这种圆柱形树干上面活动。

就这样,人们就用石斧、石锛、锸等工具,将圆圆的树干削平。后来,发现用火比石斧加工木材更为方便。人们将树干上不需要挖掉的地方都涂上厚厚的湿泥巴,然后用火烧掉要挖去的部分。这样被烧的部分就被烧成一层炭,再用石斧砍,就比较容易了。独木舟就是这样产生了。

据说大禹治水时,大禹就坐在用2.5米粗的大树制成的独木舟上指挥治水。

国产航母来了!扒一扒中国船只发展史

斗舰

这是一种装备较好的战船,自三国时期一直使用到唐代。船上设女墙,可高三尺,船下开擎棹孔。赤壁之战时孙刘联军就是使用斗舰数十艘,装满干草,冲向曹营,以火攻之法大败曹军。

隋代龙舟

隋炀帝曾率庞大船队三次巡游江都(扬州)。隋炀帝乘坐的龙舟,上建四层建筑,有正殿、东西朝堂,全部用金玉装饰,下层为内侍住处。龙舟航行全靠拉牵,拉纤壮丁达八万人,奢华程度,令人咋舌。从造船的规模和工艺看,已经是十分精美、豪华。

游舫

游舫,是继隋代兴起航行在大运河上、为官宦乘坐的大型豪华游览船。最大的长达20丈,上建5层舱楼。船的结构、造型精美灵巧,雕琢玲珑剔透,装饰金碧辉煌,工艺已经是炉火纯青。

国产航母来了!扒一扒中国船只发展史

福船

明代福建造的官船,称之为福船。福船船底削尖,可以破浪,航行性能十分优异。

郑和宝船

郑和下西洋的船只。据《明史·郑和传》以及《瀛涯胜览》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六十二艘,最大的长148米,宽6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船有四层,船上九桅可挂十二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三百人才能启航。

宝船设计很前卫,拥有十多个舱区,轻易不会沉;身穿“加厚盔甲”,遇海盗船不怕撞;“蚌壳玻璃”,珍珠华彩好采光;船帆没横桁,八面来风都“兜得住”。

国产航母来了!扒一扒中国船只发展史

郑成功战舰

1661年,郑成功率领350余艘战船,25000人,打败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被侵占38年之久的台湾。而郑成功所率舰队的主力战船被荷兰人称作“戎克船”,亦称“台湾船”,其王牌战舰是“三桅炮船”,船长可达80米,桅杆高4丈,有5层船舱,配备各类火炮50门,可载作战人员400人以上,在当时东亚海洋堪称巨无霸,与荷属东印度公司的“夹板战船”不相上下。

郑和宝船和郑成功战舰可以称得上中国古代船只的巅峰作品。中国从公元前8世纪春秋战国出现战船起,直到明代,建造了许多战斗性能领先于西方的战船。但是自清代以来,由于清政府的禁海政策,使中国的造船技艺一直原地踏步,海上优势逐渐丧失。

国产航母来了!扒一扒中国船只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高度注重海上力量的发展,继辽宁舰服役后,我们的的国产航母山东舰也正式服役。航母是国家军事实力的一个象征。我国航母起步虽晚,但发展势头迅猛。有了首艘国产航母,就会有更多更先进的航母跟上来。强大的人民海军将是保卫祖国海疆、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上一篇

她是唐朝第一美人,却心如毒蝎,称哥哥为奴才,还毒死自己的父亲

下一篇

蒙古挖出匈奴王陵,陪葬品让人难以直视,学者:汉武帝真是太伟大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