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忍胯下之辱成就了韩信,却也为他日后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忍胯下之辱成就了韩信,却也为他日后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收藏 0 0

提到韩信的名字,除了王者荣耀,想必不少人也想到了胯下之辱这个成语吧。胯下之辱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忍胯下之辱成就了韩信,却也为他日后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胯下之辱 图片来源于网络

胯下之辱的主流观点是一个人想要成事,就要能忍常人之不能忍,就像韩信因为忍了胯下之辱,成就了一生的伟业。但是仔细想一想,韩信最终成功了,所以他的行为叫忍一时之气;如果他一生碌碌无为,只知道忍耐,那不就是个窝囊废吗?况且,韩信的最终遭遇其实也是个悲剧。

忍胯下之辱成就了韩信,却也为他日后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萧何与韩信 图片来源于网络

韩信死的时候只有35岁,属于非正常死亡(刘邦外出征战,萧何与吕后合谋将韩信诱杀于长乐宫)。当时大汉朝已经建立,有人说韩信的死是刘邦鸟尽弓藏,但汉初三杰除了韩信,萧何、张良活得都挺滋润的。如果说韩信没有一点问题,可能他自己也不信。

忍胯下之辱成就了韩信,却也为他日后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韩信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韩信的人生经历来看,他的存活率应该是最高的。跟随刘邦后,韩信官拜大将军,一路南征北战,势力不断壮大。到了楚汉战争后期,韩信虽然名义上从属于刘邦,但凭他的实力完全可以独立。如果韩信愿意,三分天下的局面将会提前上演(韩信、项羽、刘邦)。最后就算当不了皇帝,最次也能裂土封王。

忍胯下之辱成就了韩信,却也为他日后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刘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韩信选择继续做刘邦的打工仔。倒也不是韩信忠心,就像一般的高薪白领,有老板发工资、优厚的待遇(旱涝保收),就算马云告诉你可以创业了,你会迈出那一步吗?只是韩信当时的有些做法非常不地道,当时刘邦正处于危机关头,几次催促不来带兵相救,却要官、要封赏。迫于无奈刘邦满足了韩信需求,但矛盾的种子已经埋下。

忍胯下之辱成就了韩信,却也为他日后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韩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了,如此倒也不致于让刘邦动了杀心,只是后来韩信因为一步步的忍耐渐渐被废掉了手脚。刘邦先是设计夺了韩信兵权,接着封他为有名无实的楚王,再后来因为有人告韩信谋反,将其贬为淮阴侯。整个过程中,韩信没有一丝一毫的抵抗。就像当年对胯下之辱的忍耐,也像当下一些被无良企业压榨的小员工。

忍胯下之辱成就了韩信,却也为他日后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时的韩信哪里还是当年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只不过是一个想要活下去的窝囊废。如果韩信继续这么窝囊下去,或许还可以善终。只是他还想再蹦跶一下,结果还没蹦起来,就被干掉了!是什么造成了韩信的悲剧?遇事只知一味隐忍,缺乏魄力、不够决断,或许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吧!

上一篇

虚伪的“圣人”康有为,提倡一夫一妻,却娶了6个老婆

下一篇

做人不能太李敢,不是皇帝偏心,是你真不行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