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国家已失半壁江山,这位诗人左手写诗,右手持刀,一生风雨飘摇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国家已失半壁江山,这位诗人左手写诗,右手持刀,一生风雨飘摇
收藏 0 0

辛弃疾是谁?

你一定读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如果没读,那你总知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吧?!

没错,今天要说的这个人就是——大宋“牛人”,辛弃疾。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公元1140年,辛弃疾出生于山东济南。长辈们希望新生儿能一生健康,取名“弃疾”。在中国历史上,类似的像西汉“霍去病”。然而,辛弃疾却不是一个病恹恹的人,相反,可用“猛男”二字来形容他。

20岁前的辛弃疾,大宋,处于一个怎样的时代?

金军攻破汴梁,半壁江山沦入敌手,皇室成员被一网打尽,徽钦二帝被掳,受尽屈辱后死于异国。一片风雨飘摇里,南宋只能偏安于江南,依靠长江天险苦苦抵抗金军。

辛弃疾就是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金人占领区出生的辛弃疾,从小爷爷辛赞就教育他:勿忘国耻,收复中原!他也的确践行着爷爷的教导,从小舞刀弄剑,以杀伐征战、推翻金人统治为己任,痴迷练武无法自拔。

辛弃疾22岁时,他的盖世武功终于有了合法展示的机会。

国家已失半壁江山,这位诗人左手写诗,右手持刀,一生风雨飘摇

辛弃疾

公元1162年,金国之主完颜亮召集大军,准备一举覆灭南宋,将杭州纳入金国的版图。

然而,不谙水性的金军,被名将虞允文带水军拦截在江边,屡战屡败,不得寸进。消息传开,不仅仅前方军心浮动,后方本来就被金兵多年欺压的民众们更是趁机揭竿而起。辛弃疾就是最先响应的一个。他抓住这次金兵南下侵宋的时机,迅速在家乡拉起了一支2000多人的队伍且目标明确:但凡遇到金兵,一个都不放过!

同一时期,另一位农民起义家耿京也纠集了一支25万人的农民起义大军,准备对抗金军。2000和25万,一对比,辛弃疾就显得寒碜了。于是,他决定和耿京合作,一起对付金军。并入耿京的大军后,他本着人多力量大的初衷,顺手将1000多人的义端和尚也拉入了起义队伍。

然而,令他想不到的是义端的背叛。义端偷了大印想去献给金人。得知消息的辛弃疾终于发飙了!

于是,历史上出现了这样一幕:惨淡的月光下,一个少年正在追一个和尚,一追就是两天。两人的坐骑都累吐了,第三天终于追上了。眼见无路可逃,和尚回头,提刀欲做最后的挣扎。少年一个侧翻,剑光同时闪过,和尚人头落地。

追回大印,辛弃疾本以为能共同抗金,收复中原。然而,变故横生,某天夜里耿京遭手下出卖,被暗杀了。杀害耿京的是个义军将领张安国。他早已被金人收买,杀人后,还煽动一伙人跟他一起投奔了金人。辛弃疾得知,一怒之下带着50个小弟,硬是闯入超过5万人的金兵大营,活捉叛徒张安国。

50对50000,这已经是壮举了!但辛弃疾想既然捉到了,就要让这个叛贼做个“榜样”。

于是他又奔袭千里,将叛贼押解到首都临安,当众斩首,举国轰动。

也许,正是有这段热血经历,辛弃疾才会在后来的诗词中感叹:“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只是谁也没想到,辛弃疾竟然在23岁走完了人生巅峰。此后,他被迫抛下杀敌的宝剑,转而把栏杆拍遍。

词人眼中的英雄豪杰,未必是政治家眼中的勇士。

辛弃疾在南宋任职的前期,曾热情洋溢地写下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比如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但,偏安一偶的南宋朝廷早没了“收复中原”的雄心,剩下的只有“只把杭州作汴州”的安乐。

现实的残酷一天天的磨损着辛弃疾的报国之心。他也一生都未如愿,收复失地,打回山东老家。

公元1180年,辛弃疾41岁。在任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时,他来到上饶带湖,根据湖周地势,亲自设计了“高处建舍,低处辟田”的庄园格局。并对家人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因此,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并以此自号“稼轩居士”。

果不其然,公元1181年的冬天,42岁的辛弃疾受到了弹劾而被免职。意料之中的无奈之下,辛弃疾归居上饶。这之后的20年,他只能把闲居的时间,消磨在文字上。

他那双本来该握宝剑砍人头的手,只能捏一管毛笔,在纸上狂写胸中豪气。不知不觉间,却为南宋文坛撑起了一片天——试想,假如没有辛弃疾,南宋的文学史多么黯淡无光!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满满的雄性荷尔蒙扑面而来。心底有山河,而豪气郁结胸间,在气质阴柔的南宋,绝对独树一帜。

大宋,辛弃疾与苏东坡齐名,苏开创了豪放词风,而辛将其推向顶峰,还将崇高的爱国主义的情怀渗透在了字里行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在词坛上的建树甚至高过苏东坡。毕竟,苏东坡没有经历过战场,没有置身于残酷的杀戮,没有在千军万马中纵横驰骋,“虽千万人,吾往矣”。

1207年秋,朝廷再次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令他速到临安(杭州)府赴任。但诏令到铅山时,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同年10月,病中昏睡了很久的辛弃疾忽然睁开眼睛,大喊几声“杀贼!杀贼!杀贼啊!”病逝,享年68岁。对于他这个死前呼告,上头表示很满意:赐对衣、金带,视其以守龙图阁待制之职致仕,特赠四官,追赠辛弃疾为少师,谥号“忠敏”。

一个本意驰骋天下、恢复河山的帅才,却最终被历史定位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历史确实开了辛弃疾一个巨大的玩笑。

纵观辛弃疾的一生,青少年生活在金国占领区,手持长剑的白衣少年一心想着报国,二十二岁勇天下而成名,多地为官却终被贬。

人生如梦一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上一篇

盘点史上最有才华的8位皇帝,最后一位才华横溢,可惜下场悲惨

下一篇

只有清朝才有的老物件,高贵漂亮,也是和珅最喜欢的宝贝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