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航母简史:“镇海”金刚,中国第一准“航母”传奇解密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航母简史:“镇海”金刚,中国第一准“航母”传奇解密
收藏 0 0

回望百年中国,中国海军的航母史是一部追梦史,中国人从未放弃对海洋的梦想,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保卫海疆,维护海权,实现海军的强国梦!

航空母舰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上最庞大、最复杂、威力最强的武器之一,航母技术产生于一战末期,但却是在二战时期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12年,英国人将一艘旧巡洋舰改造成专供水上飞机使用的作战平台,成一种简易航母,这使英国成为一战中唯一拥有舰载飞机的参战国。此后,西方列强纷纷加入航母研发竞赛。1922年,日本人建成了一艘可供飞机在甲板上起飞和降落的航母,命名“凤翔”号,这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艘现代意义上的航母。也就在20世纪20年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状态的中国,一艘被类分为“飞机母舰”的舰艇——“镇海”号,配置了4.7英寸口径阿姆斯特朗海军炮2门、3英寸口径陆军炮4门,搭载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施来克水上飞机,并为中国海军培养了大批人才,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海空实战的先河,堪称中国第一艘准“航空母舰”。

航母简史:“镇海”金刚,中国第一准“航母”传奇解密

小钱办大事,“镇海”金刚艰难出世

说起“镇海”号,还必须从东北海军讲起。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时,张作霖有一次亲临前线,乘坐的装甲列车在山海关遭到直系军舰的炮击,差点丢了小命。被舰炮打疼了的张大帅意识到海军的价值,于是这一年8月,张作霖开始组建东北的海军部队——“东三省保安司令部特设航警处”,张作霖将“吉黑江防舰队”的海军人才沈鸿烈挖过来,任命他为航警处少将处长,委托他组建东北海军部队。曾留学日本江田岛士官学校的沈鸿烈深知实力单薄,根本无法与其他军阀相抗衡,因此必须建立一支“海防舰队”。

海军是个烧钱的玩意,世界上的海上强国无一不是经济大国,没一定的财政实力,是养不起海军的。当时沈鸿烈积极筹备购买军舰,然而外购军舰需要大笔款项,这对于地方军阀而言绝非易事,况且当时正值华盛顿会议以后,各国限制出售军舰。因此,沈鸿烈提议购买旧的商船,以此改造成军舰。

航母简史:“镇海”金刚,中国第一准“航母”传奇解密

1923年7月,沈鸿烈从烟台政记轮船公司购买了一艘2708吨的由德国海军运输船改为商船的“祥利”号,为取悦“镇威上将军”张作霖,特意改名为“镇海”。“镇海”改装以后配置了4.7英寸口径阿姆斯特朗海军炮2门、3英寸口径陆军炮4门,动力为烧煤锅炉往复蒸汽机,1200匹马力,航速可达到12节,虽不及正式的军舰,却也成了东北海军发家的基础。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镇海”号曾小试锋芒。当时,吴佩孚的帐下拥有中国最大巡洋舰“海圻”号为主力的渤海舰队,东北海防舰队根本无法望其项背。渤海舰队进逼营口、葫芦岛等奉军要地,发炮挑衅,而成军不久的“镇海”号却冒险开到秦皇岛,打出“还我绥辽”的旗号后安然返航。同时,奉军以强大的空军遏制渤海舰队,又以水雷封锁津沽海面,并炮击山海关附近直军的后路。由于冯玉祥的倒戈,腹背受敌的直系以失败而告终,沈鸿烈带领的奉系“海防舰队”侥幸得胜。

奉军入关以后,占据天津接收了大沽造船所,俘获俄造破冰船一艘,当即被改装成“定海”军舰,次年秋天又自日本购买“飞鹏”号鱼雷艇一艘,加上原来“镇海”“威海”,这4艘舰艇构成了东北海军的海防舰队,以营口为基地,巡防于东北各海域,此时正式改称“东北海军司令部”。

航母简史:“镇海”金刚,中国第一准“航母”传奇解密

独步神州,变身“水上飞机航母”

为弥补差距,1924年12月,张作霖下血本向法国订购了8架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水上飞机——“施来克”FBA-19型水上飞机,其全长12.87米,翼展8.94米,主机300马力,时速180公里。首批4架加入奉军以后,在1926年3月,东北海军水上飞机队在秦皇岛成立,原滇军唐继尧麾下的云南航空处飞机师黄社旺任中校队长,水上飞机队最初在葫芦岛设立了陆上场地,并且将“镇海”舰改为“飞机母舰”。

虽然闽系海军早在1919年已经开始自制水上飞机,然而起步晚、规模小的东北海军,却率先建立了中国最早的海军航空部队,而且建制一直保持在其作战序列之内。“镇海”舰也成了中国海军史上第一艘类分为“飞机母舰”的军舰,舰上搭载一或两架施来克水上飞机随行。虽然不是正规航空母舰,更不具备弹射装置,飞机起飞时都要停下抛锚,用起重机将飞机吊入水面起飞,费时费工,然而,在当时落后的中国海军舰船中,算是大放异彩的了,堪称中国第一艘简易“航空母舰”。

航母简史:“镇海”金刚,中国第一准“航母”传奇解密

与常规航空母舰不同,“镇海”舰没有装备飞机弹射器,飞机不能直接从舰艇上起飞,整个起飞和降落的过程都只能在水面上进行。在飞机每次起飞前,都需要由舰上装备的起重机将飞机吊入水中。

不久,沈鸿烈将江防、海防、渤海三舰队正式合并为东北联合舰队,实力独步神州。奉军在舰艇力量增强的同时,水上飞机队也取得了相应发展。到了1927年,渤海舰队的驻地被收归东北海军,水上飞机队就直属于东北海军司令部管理,在青岛等地又增设了两个陆上场地。水上飞机最终拥有了8架法国制的水上飞机,人数有所增加,后改改为“海军航空队”。

为提高航空队飞行员的专业技能,还聘请俄籍空军军官,仿照俄、英等国的做法,对飞行员进行细致而严格的海面飞行训练和投弹练习,提高了飞行员的素质技能。

俘获军舰,“杀手锏”重创闽系海军

1926年7月到1927年3月,北伐军消灭了直系军队的主力,形成北伐军与奉系军南北对峙的局面。沈鸿烈为了彰显力量,遂命令舰队南下偷袭效忠北伐军,“海圻”冒充意大利巡洋舰,“镇海”则伪装成商船。27 日拂晓,趁着浓雾,两舰进入长江,到达吴淞口,悄悄驶到距离闽系“海筹”舰侧方约800米处,骤然集中火力猛轰。“海筹”舰猝不及防,损伤颇重,只得匆匆斩断锚链逃走。次日凌晨,“镇海”和“海圻”返航时,还俘虏了由沥港来沪的闽系海军“江利”号炮舰。

从1927年3月27日东北海军偷袭得手以后,沈鸿烈不断地派遣舰艇南下骚扰。而且东北海军既然有了“镇海”号这艘“航空母舰”,那么沈鸿烈开始尝试动用创立不久的新兵种——海军陆战队了,其中“镇海”号舰载飞机就成为杀手锏。

航母简史:“镇海”金刚,中国第一准“航母”传奇解密

在1927年3月至1928年的5月,东北海军屡次派军舰南下,袭扰苏、浙、闽三省口岸,攻击已归附国民革命军的闽系海军,“镇海”舰参与了全部的攻击行动,对闽系海军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只得龟缩于长江之内,制海权尽为东北海军掌握,国民革命军的海上交通线完全被阻止。

接着,沈鸿烈又开始筹划南下袭扰作战了。鉴于上一次海军航空兵作战取得的好成绩,9月3日,“镇海”号又一次出现在长江入海口附近。其中,“镇海”号吊入水中的飞机在晨雾弥漫的江面上腾空而起,轰炸上海江南造船厂。这个位于黄浦江边的大目标很快便映入了飞行员的视野。由于机上没有瞄准装置,飞行员缺乏高超的轰击技术,再加上有些薄雾,所以战果甚微。但这还是上海第一次遭受空袭,这个远东第一大都市受到极大的震撼,舆论一时哗然。

“镇海”虽沉,舰魂犹在

1928年6月4日,皇姑屯爆死一代枭雄张作霖,6个月后,张学良通电全国改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奉系海军成为南京国民政府海军的一部分了,自此“镇海”号退出火线,成了葫芦岛航警学校学员们的练习舰和实习舰,为中国海军培养了大批人才——许多中国海军官兵都是从”镇海”号开始他们的海军生涯的!

航母简史:“镇海”金刚,中国第一准“航母”传奇解密

1930年4月18日,中英两签署《交收威海卫专约及协定》,威海卫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为了接收这块失地,外交次长王家桢等率领原东北海军陆战队一个大队,乘坐“海圻”、“镇海”舰在10月1日收回了这块回归的国土,“镇海”号成了这个重要历史时刻的见证者。

航母简史:“镇海”金刚,中国第一准“航母”传奇解密

然而,“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在日寇的铁蹄之下,江防舰队落入敌手,葫芦岛海军学校也被追迁到了青岛。“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对青岛虎视眈眈,此时,沈鸿烈任青岛海陆军总指挥,东北海军担任了山东、河北沿海的防务。沈鸿烈除了下令在青岛附近海面上布置了鱼雷网和水雷网,阻止敌人登陆;加固青岛的市区海防线以及添设海岸炮台之外,还指令将所有东北舰队所属“镇海”等舰自行沉没、堵塞港口,限制日军利用该航道。就这样,“镇海”号拼着老朽之躯,以一种近乎悲壮的方式,为中国抗战奉献了最后一丝余热。

航母简史:“镇海”金刚,中国第一准“航母”传奇解密

虽然“镇海”等舰被迫自沉,但是从舰上卸下的火炮、重机枪由精选的各舰优秀水兵所装备组成的舰炮总队10月19日从青岛出发,投入了抗日战争第一线,血洒海疆。21日,炮队击毁了日军企图突破禹城徒骇河铁桥的铁甲列车两列,使敌军不敢再次正面攻击。以后,这些东北海军的精锐又转战马当、田家镇要塞,为抗战卫国建立了战功。当时由于中国军队装备薄弱,这些拆卸下的舰炮竟然成为威力最大的装备之一,可谓是“镇海”虽沉,舰魂犹在。

纵观“镇海”舰的一生,它虽然是一艘由运输货船改造而成的炮舰,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军舰,但这艘归类为中国“飞机母舰”的最早舰艇,以早期类型的舰载飞机,搭载了中国最早的海军航空队,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海空实战的先河,堪称中国第一艘准“航母”,它无可争辩地在中国海军史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是中国海军百年航母梦的源头!

上一篇

血泪总结:车臣绞肉机,格罗兹尼巷战俄军最强打法一览

下一篇

错误百出的秦始皇画像,掩盖了秦始皇多少秘密?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