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杏林绝对:“膏可吃,药可吃,膏药岂可吃”,下联经典到爆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杏林绝对:“膏可吃,药可吃,膏药岂可吃”,下联经典到爆
收藏 0 0

杏林绝对:“膏可吃,药可吃,膏药岂可吃”,下联经典到爆!上联:“何必我千秋不老”,下联尽显医者仁心!

古时医者多有济世之心,即所谓的“医者仁心”,他们悬壶不为敛财,只想以医技普济众生。为了表明自己的心迹,一般的医家或药铺都会有自己的“招牌”,就是店门脸前的对联。

杏林绝对:“膏可吃,药可吃,膏药岂可吃”,下联经典到爆

比如近代国医圣手范文甫,就怀有一颗菩萨心。范文甫,名赓治,字文虎,出生于清穆宗同治九年,浙江鄞县西乡。年轻时也想走科举之路,后来无意仕途,弃儒从医。范先生是性情中人,平时不拘小节,有“范大糊”之雅号。执医四十余年,蜚声杏林,门墙桃李,遍及江浙,为近代著名医学家。

杏林绝对:“膏可吃,药可吃,膏药岂可吃”,下联经典到爆

范先生自己济世救人的同时,还致力于医学的教育与传承。他对弟子的要求也很严格,常殷殷告诫门人:“医道虽小,人命关焉,常存不足之心,自有日进可观。若稍自满,非吾所望于尔焉。”

杏林绝对:“膏可吃,药可吃,膏药岂可吃”,下联经典到爆

范文甫不仅医术高超,范氏博学识广,经史子集,诸子百家,无所不晓,又擅书画,工诗文,平素喜欢与文学、艺术之士交往,其“医术、书画、诗文”被士林誉为“三绝”。在他的医馆,就曾自撰有“自状联”一副:

何必我千秋不老,
但求人百病莫生。

杏林绝对:“膏可吃,药可吃,膏药岂可吃”,下联经典到爆

与医疗有关的对联,大多隐藏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是对联中饶有兴味的一支。相传江苏泰州,曾有位医术精良的女医师,医技医德在当地堪称一流,另外,女医者也粗通文墨,声名播及乡里。某年,有个慕名而来的秀才,想试探一下女医者的文思,他借口口渴,去向女医者讨碗水喝。发现女医者正在药铺中煎制膏药,秀才便依景吟出上联:

膏可吃,药可吃,膏药岂可吃?

杏林绝对:“膏可吃,药可吃,膏药岂可吃”,下联经典到爆

秀才将“膏药”二字拆分来用,膏与药,以及膏药联对,分合有度,意趣盎然。女医闻声抬头,见他是个秀才,知道是在索对,心想秀才都有些酸脾气,我何不如此对答!于是一笑对道:

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

女医者也巧妙地将“脾气”二字拆拆分分,与上联声气相承,也是分合有度,应对工整,堪称绝对。

杏林绝对:“膏可吃,药可吃,膏药岂可吃”,下联经典到爆

这虽是“斗趣”之联,但其中却蕴含了养生至理——要想健康,保持好的心态,比什么神丹妙药都强。据说,后来秀才与女医者喜结连理,此联被他们当成婚联。婚后,由于此联有如此故事与内涵,女医者干脆将它作为“招牌”挂在药铺门前,常常引得路人驻足观望。

(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

满门忠烈:“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第二天他的弟弟也牺牲了

下一篇

人常说丑女多作怪,人又说红颜多祸水,女人到底怎样长才没毛病?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