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南方军队的湘军、川军、桂军为何总能在关键时期救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南方军队的湘军、川军、桂军为何总能在关键时期救火?
收藏 0 0

自古至今,称道江南往往都冠以“人杰地灵”之名。江南水乡,往往我们想的都是江南水乡,出秀才或是柔情似水的才女,但是现实告诉我们的却不止如此。在中国历次战争中,南方人往往比北方人更彪悍。例如清末时期,国家处于存亡之际,湘军的脱颖而出,挽救国家于危难之间。再如抗日战争期间,川军、桂军铁血男儿,一腔热血保家国,让日军望风而靡。

南方军队的湘军、川军、桂军为何总能在关键时期救火?

都说北方地广人稀,气势豪迈,民风彪悍。这有一定依据,北方少数民族夺取政权的例子确实不在少数。但是普遍情况分析之下,北方人的战斗力往往没有南方人的战斗力强悍。从毅力与血性等方面相比较,北方民族在遇到强者时往往较容易屈服。但南方人坚定本性抗争到底的情况更多,往往救国于危难之际的都是南方的好男儿。

南方军队的湘军、川军、桂军为何总能在关键时期救火?

在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无能,太平天国起义以摧枯拉朽之势发展迅速。在内外交困的时代,清军面对太平天国竟束手无策,此时湘军走到了最前线。曾国藩作为湘军领导人,他将湖南好男儿编制成军,形成了书生加农民的独特军事体制。面对已经占领南京的太平天国,竟能短时间将其消灭。而后期由于是汉人武装,清朝的不信任不然存在,但是此时的清军实力对于湘军已经无可奈何。

南方军队的湘军、川军、桂军为何总能在关键时期救火?

在抗日战争期间,川军的名字让每一个人铭记在心。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川军约有350万余人参战,约占全国总兵力的五分之一。这数字让人们惊叹敬畏。但是更重要的是,这350万余人,无一人是被迫强制参军。抗日战火并未烧到川蜀之地,但是川军的步伐却踏遍了祖国各地。在当时“小米加步枪”的年岁,川军的武器装备更为不堪,但是战斗到最后时分,日本对于川军望而却步。仅此一战,川蜀男儿流落各地伤亡无数,川军的坚韧让整个中华为止赞叹。

南方军队的湘军、川军、桂军为何总能在关键时期救火?

湘军武器精良,起步较早。而川军凭借勇猛坚毅的气势也是有目共睹。但是,说到精英却还要说到桂军。桂军才是精英中的精英。湘军以农民兵为主,川军以志愿军为主,但是桂军却是真正的精锐部队,完全以“硬考核”为主。在训练方面,日常演练已经不足以满足桂军的需求。格斗、游击、防空、防毒应有尽有。除了日常实战演练以外,对于理论及士气也都十分关注。用美国名将史迪威对川兵的评价就是“广西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

南方军队的湘军、川军、桂军为何总能在关键时期救火?

湘军、川军、桂军都是佼佼者,但是为何能产生南强北弱的局势呢?南方自古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但这只是针对某些大城市的说法,普遍地区仍是较为贫穷,民风强悍。在传统的村落中,往往以氏族聚聚生活,亲族观念意识极强。所以参军往往以宗族为基础。所以在战场上不仅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也是为了身边亲人为战吧!

上一篇

曾是中国近代史最牛的一个县,走出了223位将军,2位国家主席

下一篇

全球存在感最低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四十年的改革,依然穷困潦倒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