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胜利在即却主动求封,李自成这个奇怪地举动意味着什么?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胜利在即却主动求封,李自成这个奇怪地举动意味着什么?
收藏 0 0
胜利在即却主动求封,李自成这个奇怪地举动意味着什么?

图片来自网络

公元1644年3月,李自成率军经过沿途的血战后,终于来到了北京城下,胜利就在眼前。可是李自成却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叫后世人非常不解的举动!

兵临城下后,李自成派明朝居庸关的监军太监杜勋进城去见崇祯皇帝,《明史》记载是李自成派去让崇祯皇帝禅位的,其实就是谈判。笔者简单地归纳一下内容:

李自成的条件

其一、割让西北和山西、河南归李自成。

其二、封李自成为王

其三、犒劳军饷百万两白银。

其四、愿意帮助明朝消灭其他流贼。

其五、帮助明朝平定满洲。

其六、听调不听宣。

胜利在即却主动求封,李自成这个奇怪地举动意味着什么?

图片来自网络

崇祯的条件

崇祯皇帝究竟是如何回复的,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是根据当时官员李长详记载、兵部尚书张缙彦确认的一件事是:当时有崇祯皇帝的亲笔御书答复杜勋的纸条“再与他谈”,也就是说,崇祯皇帝并没有完全拒绝,而是对于谈判的条件希望再次进行磋商,可能是最终没有达成一致,李自成最终攻入了北京。

那么,为什么李自成在胜利前夜会有这么令人奇怪的举动呢?面对即将到来的胜利,却放弃了,而且还自愿作为明朝的臣子,愿意为明朝效力,这期间难道发生了什么大的变故吗?

前人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对此也有一些比较合理地解释,如:大顺军人数少于明军投降的数量,李自成急于消化这些降军;没有钱粮;在缺兵、缺钱、缺粮的情况下,不愿意直接面对满洲军队,希望保留明朝,让明朝作为大顺朝与满洲军队之间的缓冲区等等。

笔者认为,这些原因只是其中一方面,最重要的原因是李自成大顺军的内部出了大问题!大顺军内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武将们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以刘宗敏为代表的武将们在攻下宁武关后,明朝在山西的各路守军降表雪片般飞来,使他们都觉得明朝气数已尽。关外女真蕞尔小丑,大军一到自然会土崩瓦解。他们都急于进入北京抢夺财富、女人,根本就没有做好进入北京后抵御外敌的心理准备。这是李自成做出主动要求和崇祯签订城下之盟决定的第一个原因。

派系林立、作战时真正可以依靠的力量不是很多

大顺军内部派系林立,里面收罗了过去十三家七十二营的各路反王。他们投奔李自成大多数都不是因为仰慕李自成,而是在官军的围剿下被逼无奈,靠着大树好乘凉,作战是打胜不打败。战事一有不顺,要么逃跑做鸟兽散;要么投降敌人,尤其是李自成火并罗汝才后,使这些人对李自成怀有深深地戒心,所以,李自成真正可以依靠的力量并不是很多。这是李自成做出主动要求和崇祯签订城下之盟决定的第二个原因。

胜利在即却主动求封,李自成这个奇怪地举动意味着什么?

图片来自网络

内部伪民主

大顺军内部有个特点,那就是“民主”。那些草头王们加入大顺军只能算是加盟,他们之间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君臣关系。就算是在李自成的老部下里面,也有很多人对李自成持有这种态度。所以,每当召开会议的时候,七嘴八舌,净出馊主意。而李自成呢?也没有办法,大多数时候也不得不迁就这些人的意见,就像攻打北京,本不是李自成的本意,可是也不得不迁就大家的意见。

李自成的本部人马呢?像刘宗敏、李过这样的嫡系中的嫡系,在进入北京后,也说过“皇帝这个位置你做好了,其他的事情你不要管”之类的话。这哪里是民主?这不就是要架空李自成吗?所以,李自成在当时最紧要的事情并不是要攻打北京,而是需要有时间好好整顿一下内部,理顺关系。这个情形和汉高祖刘邦刚做皇帝时遇到的情况差不多。这是李自成做出主动要求和崇祯签订城下之盟决定的第三个原因。

见好就收,整合力量

如果崇祯同意了谈判条件,崇祯也只能同意。李自成就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来整顿内部,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排除队伍中的异己和投机分子、建立朝廷秩序,这样的话既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也可以随时出击。明朝的灭亡是迟早的事情,就算是崇祯在之后励精图治,可是明朝的吏治已经乱了,加上还需要抵抗女真的侵犯,也没有更多的力量来找李自成的麻烦,李自成就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发展壮大,以后在灭亡明朝就是举手之劳,因为战争的决定权始终掌握在李自成的手里。这是李自成做出主动要求和崇祯签订城下之盟决定的第四个原因。

部一个明白人也没有,那也不尽然!以牛金星、李岩为代表的文官集团在李自成的战略问题上也提出过不少好的建议。牛金星就曾预测,李自成攻下北京是为他人做嫁衣!可是他们都是在中后期加入李自成队伍的,虽说地位很高,可是没有实权,他们的建议在那些手握重兵的草头王们眼里根本就不会受到重视。应该说,李自成还是有着非常强的危机意识的,在文官们的劝谏和自身的危机意识下,李自成在兵临北京城下的时候,做出了这个决定,从后世的眼光来看,这既是大顺朝最后的机会,也是大明朝最后的机会,也是汉族人民最后的机会!

胜利在即却主动求封,李自成这个奇怪地举动意味着什么?

图片来自网络

可是后来为什么李自成还是进城了呢?

有很多评论都在批评崇祯,说他死要面子活受罪,丧失了最后一次保全大明朝的机会。这些评论笔者觉得不客观。

从崇祯一贯的作风来看,能够写下“再与他谈”这个字条,就说明崇祯已经接受了李自成的提议,只是希望把损失降到最低,所以才会让杜勋再与李自成讨价还价。而李自成呢?因为有以上四个原因,恐怕也不会和崇祯在利益上有过多的纠缠,因此,这个协议是很有可能会达成的。

笔者觉得之所以没有达成协议,里面肯定有问题。杜勋进城谈判的事情大顺军很多高层是知道的,面对北京这么个大诱惑,这些高级将领们会听之任之李自成放弃?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是大顺军的某些高级将领威胁利诱杜勋 ,故意把谈判的事情搞砸,之后再利用杜勋在守城太监们中的威望,打开了北京城门,这样,李自成只能进入北京,总不能门都开了还不进吧?

所以说,大顺军内部的问题才是最为致命的!李自成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想解决,可是决断力不够,只是一味迁就,在最后关头虽然想悬崖勒马,可是积重难返,他已经管不住这些骄兵悍将了,最终彻底断送了大顺朝!

胜利在即却主动求封,李自成这个奇怪地举动意味着什么?

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

金、元二朝为什么对被俘的宋朝宗室态度截然不同?

下一篇

同样是寺庙,为什么天王和韦陀的造像差别这么大呢?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