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明末三大疑案之“红丸案”始末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明末三大疑案之“红丸案”始末
收藏 0 0

在鲁迅先生的《伪自由书・新药》里,曾引用过这一段寓言:

某朝某帝的时候,宫女们多数生了病,总是医不好。最后来了一个名医,开出神方道:壮汉若干名。 皇帝没有办法, 只得照他的方子办。若干天之后,自去察看时,宫女们果然个个神采焕发了,却另有许多瘦得不像人样的男人,拜伏在地上。皇帝吃了一 惊,问这是什么呢?宫女们就慑喘的答道,是药渣。

据清人褚人获称,这是明朝人讲出的故事,大概是因为,明朝的皇帝们大多都颇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且“甘为药渣”的奉献精神吧。既如此,“红丸”能够大兴于明代皇宫里,也就不足为怪了。

明末三大疑案之“红丸案”始末

何为“红丸”

“红丸”又称“红铅丸”,乃是秘传于我国古代宫廷里的一种春药。

最早见于史册的,汉代就有“慎恤胶”。据说成帝刘骜同赵合德一起时,将“一丸一幸”的“慎恤胶”一次就给吃了七丸,终于使得自己浑身发烧,精液流注不止而死。魏晋之时盛行“五石散”,晋惠帝和他的臣属们“开派对”,便时常要用到“五石散”来助兴。……及到了明代,更是颇受到皇帝们的推崇,因进献秘方而受宠于皇帝,一跃而成为朝廷显贵,都比比皆是呢,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嘉靖朝的陶仲文,而他所进献的药方,正是“红铅丸”。

据《明实录》上的记载:嘉靖二十六年二月,从畿内挑选11岁至14岁少女300人入宫;三十一年十二月,又选300人 ;三十四年九月,选民间女子10岁以下160人;同年十一月,又选湖广民间女子20余人;四十三年正月,选宫女300人,前后共计1080余人。这些尚未成年的民女,其实都是为了给皇帝制药,用来采经血的。

据朱东润先生的考证,嘉靖帝的儿子隆庆皇帝,便是于36岁那年躁死在了这“红铅丸” 上。

明末三大疑案之“红丸案”始末

明光宗朱常洛之死

我们都知道,光宗朱常洛是在“争国本”后才被立为太子的,如今大局已定,郑贵妃就不得不改弦易辙,要对其曲意逢迎了。因见光宗是在极凄凉、冷清的冷宫里长大的,就一边送了大量的珍宝、钱财,一边又亲自挑选了八名“林妹妹”让光宗去“医治”(据《杨涟传》)。

据说,当他于万历四十八年登基的时候,是勉强支撑着,才最终完成了他的即位大典的。不过十余天后,就卧床不起了。

又恰逢这一夜是五美人之一的吴赞侍寝,似乎又颇有些“病入膏肓”的样子,光宗遂服用一粒“红铅丸”,去为吴美人“入药”。不成想光宗竟狂躁不止,兴奋异常,使得吴美人好不容易俟到天亮,请来御医崔文升,开了副泻药。哪知一剂到位,嗣皇帝就“一泻千里”,一昼夜竟拉了三四十次之多。

如此一来,忠贞的朝臣们就不依了,首先是杨涟,上疏指责崔文升,说皇帝弱柔之躯,宜补而误用泻药。崔文升也立即疏辩自卫,说新皇帝的病因乃多用“红铅丸”、“居处无节”所致,所以宜泄而不宜补。而正在双方扯皮的过程中,光宗的病情也急转直下,渐渐露出了下世的光景来。

据《明史》的记载,称:八月二十九日,光宗召见顾命大臣, 李可灼大概在辰(上午七点到九点)、已(上午九点到十一点)间,进“红丸”药。下午申时(下午三点到五点),又进一丸。也就是说大概在四五个小时内,光宗服用了两颗“红丸”,晚上便史无记载了。

据《光宗纪》称,“九月乙亥朔(九月初一早晨七点之前),崩于乾清宫,在位一月,年三十有九”。

明末三大疑案之“红丸案”始末

“红丸案”结案

据说,在药业行里有“艺高人胆大”一说,然而给皇帝用春药治病,怕也是没谁了。

原来那位进泻药的崔文升,原是郑贵妃属下的人,李可灼乃是首辅方从哲带进宫来的,皆属于“争国本”时废太子一党。倘若追查到底,幕后人自然便是郑贵妃了。只是明朝之事总难免要跟党争纠缠到一起去,以至于首辅方以哲成了众矢之的。一面尽力上疏自辩,一面自请削去官阶,落得个远流于边方异域的下场。

李可灼被判为流戍,崔文升则发往 南京安置。“红丸案”到此才算暂时了结。

上一篇

京师危急之际,崇祯帝为什么没有迁都南京呢?

下一篇

二次革命究竟是怎么回事,是如何发生的呢?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