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蒲松龄是一代文豪,但在某些方面,他可比范进差远了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蒲松龄是一代文豪,但在某些方面,他可比范进差远了
收藏 0 0

蒲松龄的大名人所共知,他的《聊斋志异》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人物生动,形象鲜明,故事离奇,情节曲折,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被称为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蒲松龄是一代文豪,但在某些方面,他可比范进差远了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聊斋志异》的评价很高,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曾为蒲氏故居题联,称赞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老舍对蒲松龄颇为赞赏,说他“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毛主席对《聊斋志异》也有很高的评价,说它是一部反对贪官污吏、主张自由恋爱的社会小说,可以当做清代的史料看。

蒲松龄是一代文豪,但在某些方面,他可比范进差远了

上述名家和大人物都对蒲老盛赞有加,可见他在文学界的地位非同一般,称之为一代文豪也不为过。后来,《聊斋志异》还被多次搬上大小荧幕,蒲松龄在人民群众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就更大了。然而,蒲松虽然是一代文豪,但在某些面,他可比范进差远了。

蒲松龄是一代文豪,但在某些方面,他可比范进差远了

范进?是说因为中举差点儿疯掉那家伙吗?对,没错儿,就是他。在《儒林外史》中,范进从20岁开始参加科考,但他连续参加了20多次院试,直到54岁才考中秀才。秀才还不能当官儿,于是他再接再厉,参加乡试。没想到他第一次参加乡试,便高中举人,于是乎,范进高兴疯了。要不是老丈人的一巴掌,这家伙也许就完了。

蒲松龄是一代文豪,但在某些方面,他可比范进差远了

可时来运转这种事儿,那是挡也挡不住的。范进中举三年后,又中了进士,进入京城某部当了京官。之后,范进继续努力,参加朝廷组织的御史选拔考试,如愿当上了御史。数年后,范进被外放,当了大官儿。

蒲松龄是一代文豪,但在某些方面,他可比范进差远了

当了什么官儿呢?钦命山东学道,就是山东省的最高教育行政长官,主管全省的学校和科举考试,相当于现在的省教育厅厅长。但是,清朝的学道和现在的教育厅厅长又有本质不同。因为根据清朝规定,学道只能由翰林或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每省一人,直属中央。就是说,省里的领导并非学道的领导,学道直接归中央管,省里无权干预学道的工作。

说完范进,咱们回过头来,再看蒲松龄。

蒲松龄是一代文豪,但在某些方面,他可比范进差远了

蒲松龄出生于1640年(崇祯十三年),他4岁的时候,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清世祖顺治帝入主北京城,当了皇帝。还好,蒲松龄家在山东淄川一个偏僻的小村子,改朝换代并没有给他的童年生活造成多大影响。

蒲松龄是一代文豪,但在某些方面,他可比范进差远了

18岁,蒲松龄第一次去参加童生试,没想到一篇文章气势如虹,看得众考官齐声称赞,他连续拿下县试、府试、院试三个第一名。榜一出来,蒲松龄一下子火了,街头巷尾到处都在议论他,称他为青年才俊,前途无量。他不仅名震一时,而且被选为博士弟子员,更重要的是连当时的名儒、山东学道施闰章也很欣赏他,把他收入自己门下当了学生,给予悉心教导。

蒲松龄是一代文豪,但在某些方面,他可比范进差远了

年轻的蒲松龄,可谓春风得意,前途光明。然而,1660年,他的老师施闰章却辞官回乡,养老去了。这对蒲松龄来说,显然是个坏消息。但蒲松龄有真才实学,考试应该没问题。同年,踌躇满志的蒲松龄参加了乡试,没想到,竟名落孙山。

这个打击对他来说非常大,他十分悲伤,但是没有气馁,他坚信考试失利只是偶然的一次发挥失常,于是下定决心,从头再来,勤学苦读,准备参加下一次考试。

蒲松龄是一代文豪,但在某些方面,他可比范进差远了

可是命运确实有些不公,从1660年20岁,到1702年62岁,蒲松龄参加了很多次乡试,都没考中。直到1711年,蒲松龄71岁高龄之时,赴青州考贡,才成为岁贡生。

蒲松龄是一代文豪,但在某些方面,他可比范进差远了

岁贡生,什么意思呢?清朝时,每年或二三年从各府、州、县学中选送生员(秀才)升入国子监就读,称为岁贡,通过这种方式录用的读书人便是”岁贡生”,意思就是保送生。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贡生和贡士不同,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举人经会试被录取者称贡士,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

范进54岁中秀才,不久便中了举人,三年后又中了进士,后来还通过选拔考试当上了御史,可谓大器晚成,“考神转世”;而蒲松龄虽然18岁中秀才,39岁左右写成《聊斋志异》,但他一辈子都没考中举人,更别说进士了。

可以说,虽然蒲松龄是一代文豪,但在科举和仕途上,他和范进差远了。

上一篇

他年近40一战成名,创造1人追杀数千敌兵神话,成功背后靠这4个字

下一篇

好玩又有趣的当代艺术馆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