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死在五丈原,为何会选在此处呢?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死在五丈原,为何会选在此处呢?
收藏 0 0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死在五丈原,为何会选在此处呢?

诸葛亮死后安葬在哪?

相传诸葛亮在临死之前,为了让自己的坟墓不被他人知晓,就嘱托后人,在自己去世出殡时,让9个人负责安葬他,1个是伙夫,其余8个都是抬棺的。

按理来说这样做也好,可是问题出在事成之后,只给了这九个人8两银子。

要是9两也好,一人一两也省事了,既然不好分,8个抬棺的人就在想法子,这样才能多得,他们得出一个决策,就是将伙夫给杀了。

话说还是不如伙夫心狠,伙夫一边做饭一边想:“这银子铁定不好分,到头来肯定是没我的份。”于是就往锅里下毒,决定一人独吞。

此时,8人见到伙夫就将伙夫打死,随后便开心的吃起饭来,正要分银两时全部毒发身亡。

这样诸葛亮的计谋就达到了,此后也没人知道诸葛亮的墓葬所在。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死在五丈原,为何会选在此处呢?

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前线

234年,汉献帝逝世的这一年,诸葛亮经过三年在汉中练兵讲课的准备,针对前四次出兵老是后勤误事的重要问题,在木牛的基础上增加了流马运粮,又开辟水路运输,开始大兵北伐,从斜谷道直出,据住武功五丈原,又与当地渭水两岸民众杂居,分兵屯田,打算这一次耗死对方直到突破。司马懿连忙提兵来到渭水南岸,双方小试身手,魏军受挫,于是据守不出。相持了三个多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前线“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对于诸葛亮之死史书记载有几点出入,《魏书》说诸葛亮退兵,进入谷道才病死,《汉晋春秋》则说,死于郭氏坞,《晋阳秋》则更夸张说,当夜,有赤色的大星坠在蜀营,坠而再起,升上天时变大,坠下变小,一连三次,诸葛亮就死了。而从当时形势看,司马懿已经不敢出战,须借重曹睿派来的使者辛毗压服军心,民屯军屯还未大收获,运粮后勤也无碍,诸葛亮没有理由退兵。(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三国志说的操劳过度逝世在前线应该是实情,死时诸葛亮交代把他葬在定军山,不须器物等陪葬品,依山势修建坟墓,墓穴仅能容纳下棺材“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死在五丈原,为何会选在此处呢?

诸葛亮葬于定军山的事还有一则确证,钟会三路大军伐蜀,进入汉中境时便派人祭扫“西出阳安口,遣人祭诸葛亮之墓”。《汉晋春秋》还记载诸葛亮死后一则趣事,说蜀汉军退兵,司马懿见状认为诸葛亮可能病逝了,于是提兵急追,姜维便让杨仪命令大军后队作前队,反旗鸣鼓,作势欲进攻魏军,司马懿见了,疑心是诸葛亮诱敌之计,不敢进逼,等到蜀军入谷举哀,才确信孔明已死。(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五丈原位于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市,是秦岭北麓黄土台原的一部分,其东为石头河川道,可至眉县界,南至斜峪关,北至渭河,南窄北宽南高北低,海拔约七百多米,原上地势平坦,真正是南靠秦岭,北临渭水,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以诸葛亮用兵谨慎的性格和切断雍凉,意欲全据凉州的战略,此地可算是魏蜀前线咽喉。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死在五丈原,为何会选在此处呢?

为什么会选在岐山呢?岐山有什么故事?

周朝都知道吧,周文王兴周,姜子牙扶周,周武王灭商,周公旦辅周。西周王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奴隶制王朝最后的兴盛,东周虽然四分五裂,春秋兴亡战国继之,但都要奉东周王室为天下共主。

周朝的根,就在岐山。周朝的祖先们世代生活在岐周,是割据西方的诸侯。公元前1152年,周文王姬昌继位。姬昌很有野心,暗中发展周国的实力,等待时机推翻纣王的商朝。有关周文王纳贤最有名的一个故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老姜在哪钓的周文王呢?就在岐山脚下。

周国在周文王的治理下,国势日渐强大,连凤凰也来凑热闹。传说有一队来历不明的凤、凰,听说周文王贤明,飞到岐山,没日没夜的鸣叫,想让周文王打点赏。凤凰是吉祥的动物,人们听说凤凰来仪,也不在乎噪音扰民,都说周国兴盛在望了,这就是凤鸣岐山的典故。

人人都喜欢凤凰,如果飞来一队乌鸦,早就被打跑了。凤和凰是一种动物,两个性别,老公是凤,老婆是凰。所以你看司马相如弹了一曲《凤求凰》,把富家千金卓文君骗到手后,开了个便民酒吧。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死在五丈原,为何会选在此处呢?

周文王有战略远见,他没有急于和纣王决战,统一天下的功劳交给儿子姬发。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依然奉商为共主。直到公元前1056年,周文王病逝于岐山,葬在凤凰山。10年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大兵东向,灭掉了不可一世的纣王,开创了有周八百年的伟业。岐山在周朝的地位,就相当于南京之于明朝(迁都北京之后),盛京(沈阳)之于清朝的地位。

这是岐山和周朝的故事,即“见证了一个伟大王朝的开端”。那“见证了一个伟大人物的落幕”,指的是谁呢,他,就是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死在五丈原,为何会选在此处呢?

元朝诗人张奭有一首《五丈原怀古》,高度概括诸葛亮不朽的一生。诗云:长蛇成八阵,渭水鼓雷波。地据三分少,公才十倍多。慨吟梁父韵,常叹大风歌。日月光同烈,青编永不磨。

说了半天五丈原和诸葛亮,你会说这与岐山有什么关系?太有关系了,五丈原就在岐山境内。

岐山县的地图呈南北长条状,北宽南窄。岐山县有一条非常重要的铁路穿境而过,就是中国的东、西大动脉陇海铁路。岐山县城却在陇海铁路以北近20公里,那岐山县的人要坐火车怎么办呢?只好南下到位于陇海铁路边的岐山站(北边还有一个蔡家坡站)了。而岐山站现在通了高铁,岐山站的旁边,就是五丈原。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死在五丈原,为何会选在此处呢?

丈原原来是岐山县的一个镇,2011年撤销,并入蔡家坡镇。不明白五丈原这样具有极高历史知名度的地名,为什么会被撤消?现在的镇叫蔡家坡,但到处都是五丈原在历史时空中的遗存。而以五丈原为中心的蔡家坡镇,可以说成了岐山县的第二县城,规模逐渐赶上北边的县城。

岐山县面积856平方公里,人口48万,下辖9镇,政府驻地在凤鸣镇。岐山县北有凤鸣兴周,南有五丈原诸葛亮英雄遗恨,历史文化资源实在太丰厚了

上一篇

武则天当上皇帝后杀了很多大臣,为何唯独不敢杀程咬金?

下一篇

“宁可野宿荒坟,不可夜居古庙”?古庙比荒坟还可怕吗?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