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建立明朝时,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他使用了什么政策?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建立明朝时,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他使用了什么政策?
收藏 0 0

本文系作者忘忧草8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明朝建立之初,局势尚不安定。长城以北的北元蒙古贵族并不甘心,常派遣军队南下,企图卷土重来。而国内,经长期战乱破坏后,百业待兴,困难重重。明政权内部,新旧势力以及地域派系之间的矛盾斗争也很突出。这诸多的问题都需要统治者着手解决。朱元璋自当皇后,“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明史·太祖本纪》),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新政权的建设和巩固上。在政治上,朱元璋着重抓政权的建设,极力地加强皇权,从而把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在官僚机构的设置上,朱元璋作了一些重大改革,采取大权独揽、小权分散的原则。在地方上,于洪武九年(1376年)废除元的“行中书省”,把全国分成十三个布政使司。

建立明朝时,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他使用了什么政策?

朱元璋画像

布政使司分别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合称三司,分别掌管本地的民政财政、司法和军事。这就把原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三司分立又互相牵制,防止地方官过于专权。在此基础上,朱元璋又进行中央级的改革。先把秦汉以来历代相因的丞相制度废除掉,又取消了中书省,同时提高六部的地位,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一来,君权相权都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朱元璋成了我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皇帝。为了加强对各级官吏的控制,朱元璋加强了监察机关的职能,把原来的御史台改为都察院,长官是左、右都御史,下设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分巡各地。又分别在中央六部设相应的“给事中”,监察本部。

建立明朝时,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他使用了什么政策?

朱元璋雕塑

这些监察官的官品虽不高,监察御史的官阶只有七品,然而他们的权力却很大,代表皇帝监督检查各级工作,连上品朝官也惧之三分,这对于加强皇权的统治力,提高封建机构的效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鉴于历史的教训,朱元璋对以往各朝时常发生的外戚宦官专政深恶痛绝,并严格地加以防范。规定:宦官不得官过四品,不得兼外朝文武职等。为了时刻告警宦官注意,还特在宫门口铸一铁牌,上面刻道:“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对于外戚,朱元璋给他们以高爵厚禄,但不许预闻政事。因而朱元璋执政三十余年,外戚、宦官作乱的事情不曾发生,这是皇权强化有力的表现。

建立明朝时,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他使用了什么政策?

朱元璋的集权措施还体现在他对军队的控制上。朱元璋把全国军队编为卫所军和京卫军,由中央的五军都督府统辖。但五军都督府有掌兵权,却无调兵权,调兵权归兵部。一有战事,由兵部铨选军官,颁布军令,而兵部又是直接受命于皇帝。这样,掌兵的不能调兵,调兵的又不掌兵,兵将分离,相互制约,达到皇帝真正掌握兵权的目的,有效地防止了将帅专权,以免武装政变的发生。朱元璋在位期间,命地加强皇权,使大权不致旁落。他具有铁的手腕和果断的性格,又有清醒的头脑和政治家的韬略,他在中国历代封建帝中,不愧是佼佼者。在恢复发展社会经济方面,朱元璋又再次地显示出他的才干。针对当时存在的问题,朱元璋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建立明朝时,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他使用了什么政策?

朱元璋陵墓

首先,朱元璋大力抓农业生产,让农民迅速地回到土地上去,最大限度地垦种。为此,一是奖励垦荒。规定:农民凡已经开垦的土地归己所有,并免除赋税徭役三年。接着下令,对北方的无地农民,每人分给十五亩地和二亩菜地,有余力多垦者不限,额外垦荒,永不起科。朱元璋还把各处垦田的多少作为对当地官吏赏罚的依据之。二是移民,把人口密集地区的农民成批迁往荒僻或边远地区。除以上两项之外,还实行屯田政策。明初的屯田是颇见成效的,尤其是军屯,组织士兵屯种,亦兵亦农。当时,军屯生产的税粮已是政府重要的收入之一,明代军士的生活费用概由此支给,因而朱元璋能骄傲地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此话虽不免夸大,但也反映了一定程度的事实。

建立明朝时,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他使用了什么政策?

朱元璋纪念馆

朱元璋经济政策所起的进步作用,还体现在解放劳动力上一个是对工匠实行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宣布工匠不必象以前那样终年为官府服役,实行定期轮换制,根据路途远近等具体情况,规定相应服役日数。在规定的服役期之外,工匠可以自由经营自己的手工业生产,人身也自由多了,这就提高了工匠生产积极性,对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解放奴隶。元朝保存的蒙古奴隶制残余,在明初仍严重存在。为此,朱元璋下诏:“诸遭乱为人奴隶者复为民。”(《明史·太祖本纪》)还下令,由朝廷代赎那些因饥荒而典卖的男女,并在法律中规定,庶民之家存养奴婢者,杖一百,即放为良。

建立明朝时,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他使用了什么政策?

朱元璋

从而使大批奴婢解放出来,大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作用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事实证明,朱元璋所实行的经济恢复政策是行之有效的。在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下,经过短短的三十几年时间,社会经济不仅基本上恢复,而且还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个速度是很了不起的。据《明史》中记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情况:“是时,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仓廪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这话虽有溢美之处,但也可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迅速恢复这个事实。所以有人认为,明朝的盛世从洪武年间就已经开始了,所谓“洪、永、熙、宣”盛世之说不是没有道理得。

参考资料:

·《明史·太祖本纪》

上一篇

明末一将军投奔满清,后战功赫赫,带来的影响远超大家想象

下一篇

写下千古绝唱“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元稹,竟是唐朝最会撩妹的诗人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