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夷陵之战中,刘备和孙权还有曹丕之间的博弈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夷陵之战中,刘备和孙权还有曹丕之间的博弈
收藏 0 0

以发生地命名战役是后人纪念历史的一种固定模式,公元221年刘备与孙权之间的战争因其战场在中国的夷陵地区,故被称作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中,刘备和孙权还有曹丕之间的博弈

双方直接参战的兵力对比约为四万比五万,孙权方面相对占优。

史书所记载的兵力数字的情况只有蜀军的“进兵秭归,兵四万余人。”和吴军的“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督将军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恒等五万人据之。”

不过现实的力量对比却远不如地图上所展现的那样简单。

对于孙权来说,兼并荆州带来的另一个负面影响是孙权与曹丕两大集团之间的边境线延长了一倍,几乎三倍于刘备与曹丕间的边境线长度,假如此时曹丕趁机攻打南方,那么孙权的压力就远比刘备大得多。

为了防止两线作战,孙权在曹丕称帝后不久便献上了自己的忠诚,他将关羽所囚禁的于禁送还了北方以寻求曹丕的保护。

骄傲的曹丕认为孙权的投降是自己完成了父亲所未能完成的心愿,他高兴地将授予了孙权王爵、最高将军军衔以及荆州州长的职务。

包括副首相王朗在内的曹丕集团一致认为己方应该保护孙权的安全而出兵攻打刘备,但是刘晔再一次发表了异议,他明确指出孙权只是迫于形势而投降的北方,而这种象征性的臣服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所以曹丕不但不应该保护、而且更应该和刘备一起出兵灭亡他。

一旦孙权被消灭,则刘备的灭亡也就近在眼前了。

刘晔的建议非常符合魏帝国的战略利益,但曹丕最终没有听从这个,于是他便错过了一次真真正正的的统一全国的机会。

夷陵之战中,刘备和孙权还有曹丕之间的博弈

尽管曹丕的政治眼光要比大家想象中的要肤浅,但孙权却不能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这个方面。

面对来势汹汹的刘备,孙权仍然没有放弃和解的努力,这时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便出现在了史书的记载当中。

诸葛瑾在公元200年时便投靠了孙权,但他的能力却十分平庸,所以并没有在集团中展现出任何行政还是军事方面出众的才华——事实上他后来也没有。

但是随着弟弟在刘备集团中的被重用,诸葛瑾很快便成为了连接双方外交关系的枢纽人物。

夷陵之战中,刘备和孙权还有曹丕之间的博弈

当刘备发动对孙权的全面战争时,诸葛瑾曾以私人方式同刘备取得联系并希望他退兵攻打北方,理由是刘备的口号一直是扶持汉王朝,所以是曹丕而不是孙权才是他真正的敌人,但是刘备却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所以孙权仍然必须硬着头皮迎接刘备的挑战。

公元220年,孙权集团最杰出的两位将领吕蒙、甘宁都相继去世,另一位战斗经验丰富的将军蒋钦也因病而亡。

没有办法,我们可以看到孙权的眼光多么的好,他挑出了3个人:

第一个人叫韩当,他曾服务于孙权的父亲孙坚,但根据历史的资料来看韩当除了资历老以外再无任何可夸赞之处。

第二个人的叫孙桓,他是孙权家族中的一员,是一个值得信赖的部将。

但在于孙桓在公元221年时年仅二十五岁。

最后一个人是孙权任命的前线总指挥,他就是之前已经出场并成功欺骗了关羽的陆逊。

陆逊的问题我们也已经提到,战争经验不足,在武将中威信不足,所有这些都成为了陆逊指挥战争中的重大麻烦。

夷陵之战中,刘备和孙权还有曹丕之间的博弈

夷陵之战一开始基本是刘备的独角戏,孙权完全没有招架之力。

在明白自己不是刘备对手的情况下,陆逊命令所有将领都不得出战,因为陆逊的不作为,刘备精心安排的一次伏击战计划被宣告了破产,双方进入了无聊的相持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的压力逐渐开始向进攻方转移。

公元222年初,刘备派人联系了荆州地区的蛮族并邀请他们从背后进攻孙权集团。

荆州蛮族的反叛让孙权集团感到了恐慌,孙权的将军们纷纷要求立刻与刘备进行决战,但陆逊却否决了这些意见。

不仅如此,他还出人意料地将战线缩短到了更下游的夷陵地区并在此建造防御工事,接下来的情况和之前的半年没有任何区别:无论刘备如何向其发起挑战,陆逊则始终保持防守姿态拒不迎战,双方就这样继续相持了起来。

又一个半年过去了。

公元222年夏季的夷陵地区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此时的刘备早已不如去年出兵时那样的警觉。

在酷热的天气下,刘备非常愚蠢地将自己的所有军队全部调到了长江岸边的森林内驻扎。

他明显忘记了一件事情:森林,是可以燃烧的。

夷陵之战中,刘备和孙权还有曹丕之间的博弈

即便是完全军事白痴的曹丕在听说刘备的这一举动后都断定其一定会失败,而陆逊更是异常警惕地向刘备发起了一次试探性攻击以确信自己真的遇到了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大概还以为刘备正在策划一个阴谋。

而当陆逊在进攻时发现对方并没有在军队中做任何消防准备时,他终于确定自己没有在做梦:是的,刘备确实是老糊涂了。

公元222年8月,陆逊指挥军队在夷陵发起了对刘备的彻底反攻,他以焚烧森林的方式完全摧毁了敌人的阵地,然后在追击的过程中几乎全歼了对方。

刘备在一些部将的保护下得以生还,然后逃到重庆地区与留守当地的赵云进行汇合。

大量将领在前线阵亡,一部分投降了陆逊,还有一部分因为回益州的道路被堵截而被迫投降了魏国,这其中就有被刘备安排在北方抵御曹丕的黄权。

夷陵之战刘备集团损失了至少四万军队,而大量军官的阵亡与投降则让原本就人才短缺的蜀汉帝国面临了更大的管理困难。

更让人(特别是刘备自己)难以相信的是打败刘备的竟然是陆逊这个非职业军人,此战是陆逊人生的辉煌起点,却也成为了刘备军事生涯的失败终点。

夷陵之战中,刘备和孙权还有曹丕之间的博弈

可是,纵观刘备的生平,基本是失败的多成功的少,而之前的每次挫折都没有将其打倒,反而让其越来越强大,所以这次失败是否会成为其人生的新起点?

没有人知道。

围绕是否与刘备继续作战这一问题,孙权集团分裂为了两大派别,一派以潘璋、徐盛等人上为代表,他们要求将战争继续下去,而另一派,陆逊、朱然、骆统等人则表示了反对。

陆逊认为己方已经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达到了战略目标,没必要再奢求额外的回报。而且曹丕正在北方调动军队,所以现在更应该收缩军队以抵御来自北方的威胁。

尽管潘璋和徐盛都是孙权最信任的人物,但是曹丕的动向最终成为了决定性的因素,所以孙权最终接受了后三人的意见,派出使者与刘备进行议和。

那么刘备是否愿意放弃仇恨而同意孙权的要求?

曹丕有又是否会挽回自己已经错过的统一全国的机会呢?

上一篇

孟达传记,他的三国传奇人生

下一篇

爆笑,三国里的牛人都有特殊技能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