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为什么俗说祸国祸民,往往就在举国激愤之际呢?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为什么俗说祸国祸民,往往就在举国激愤之际呢?
收藏 0 0

本文系作者青年聊时尚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大宋,事实上,从太祖赵匡胤开始,一直到南宋诸帝,都没有忘记“恢复汉唐之疆”,真宗之后,更没有忘记“雍熙北伐”的耻辱。到了徽宗时,甚至也效法唐太宗,撕毁盟约,与金王朝合作夹击契丹,“大复仇”,但宋徽宗时代没有唐太宗时代的人才和国运,也等于时机不对,于是遭遇引狼入室的悲剧。古公亶父的故事则更为意味深长。古公亶父是周文王的祖父。他在世时,部族约有万余人,活动在泾水、渭水之间,今天的陕西彬县一带,古称此地为“豳”(音斌)古公亶父善于种庄稼,很快部族就成为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农耕族群。

为什么俗说祸国祸民,往往就在举国激愤之际呢?

宋太祖赵匡胤剧照资料

但北方有“狄人”,却在觊觎部落,要来进攻。古公就召集父老问:“狄人何欲?”狄人想要吗?父老回答道:“欲得菽粟财货。”狄人想要我们的菽粟财货。古公说:“与之。”给他们。以后狄人就多次来要,给他们多少也不满足。古公又问父老:“狄人又何欲乎?”狄人还要干吗?父老回答:“又欲君土地。”他们又想要君主您的土地。又有人说:“欲得地与民。”他们想得到我们的土地和人民。史称“民皆怒,欲战”古公说:“与之。”给他们。然后古公开始准备离开地。父老们说:“君不为社稷乎?”君王您不为社稷考虑吗?

为什么俗说祸国祸民,往往就在举国激愤之际呢?

部落战争资料

古公说:“社稷所以为民也,不可以所为民亡民也!”社稷之所以存在是为了万民利益;不可以拿这个为了万民利益的社稷为借口,去打仗、去灭亡万民啊!父老又说:“君纵不为社稷,不为宗庙乎?”君王您就是不为了国家社稷,难道也不为祖宗宗庙想想吗?古公说:“宗庙,吾私也。不可以私害民!”宗庙是我宗族的私事不可拿着宗族的私事祸害我的族民。说罢,收拾行囊,拄着拐杖准备离开古老的地盘。临行前,古公对跟从他的人说:“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

为什么俗说祸国祸民,往往就在举国激愤之际呢?

部落资料

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人民拥立君主,是为了能有利益。现在戎狄之所以来我地攻战,就是想要我的土地和人民。人民在我这里,和在他们那里,有什么不一样吗?现在人民为了我的缘故要打仗,打仗就是杀人杀了别人从军的父子,而我再去做这些人的君主,我不忍这么做。说罢,带着自己的族属,翻越了几座山几条河,几百里路,在岐山下找到一块地方,命名为“周原”,开始重新经营。从此中国有了“周部人”“举国扶老携幼”(按:“扶老携幼”这个成语就是出自这里)跟着古公迁徙的人有三千乘。其他别的小国听说古公这么仁义,也多来归附。

为什么俗说祸国祸民,往往就在举国激愤之际呢?

周原遗址资料

很快,在岐山脚下,成为有三千户人家的聚落古公亶父离开豳地之后,最重要的大事是“贬戎狄之俗”,完全摒弃在地时还沾染的狄人习俗,以“衣冠文明”精神,开始“营筑城郭室屋”这样就从“游牧”性质转化为“农耕”性质,并开始设立“五官有司”按照文官制度管理这个迁徙而来的族群。史称“民皆歌乐之,颂其德”。从此,中原文明开始在“周族”推演下,经由三代人的时间,到周公时“制礼作乐”,完成了中原“礼乐文化”的文明更化。周王朝八百年基业,奠定了华夏以“礼乐文化”为特色的三千年政治文明大格局。

为什么俗说祸国祸民,往往就在举国激愤之际呢?

岐山脚下资料

“礼乐文化”或“礼乐制度”成为中原与异族的文明竞争中凸显的文化身份识别标志。而这一切,从地缘政治而言,源于古公亶父率领族人由“豳地”向“周原”的一次文化大迁徙。这一段故实,在中国文化史、政治史、思想史上均有重大意义。它成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案例。远古土地为君王所有,到春秋时形成土地私有。在土地私有之前,古公亶父如此宣称“社稷”“宗庙”与“周民”之关系,可以看成“天下为公”的古典模型。犹如摩西当初带着“上帝的子民”“走出埃及”到西奈半岛;古公亶父身后的“三千乘”是自愿跟随他“走出豳地”到岐山脚下的“周族子民”。

为什么俗说祸国祸民,往往就在举国激愤之际呢?

“礼乐文化”资料

远古中国的这一次仁爱文明大迁徙,预表了以“尊生”为核心诉求的“天下为公”的价值观。而“尊生”正是“以人为目的”而不是“视人为工具”的价值理性所在。赵孚向太宗赵炅讲述这两个故实,并期待他能效法。今天看,这两个故实事实上预表了两种模型。唐太祖李渊“卑辞降礼”,是隐忍中等待机缘,符合圣贤“大复仇”理念,是一种政治征服缓期战略。周古公亶父“走出豳地”,是委屈中维护和平,符合圣贤“施仁政”理念,是一种文化推演渐进战略。中国,在地缘困境中,这是两个值得继续向纵深剖析的“意义组团”它将给予后人足够的智慧和心性。而那种血脉张的即时性冲动、豪迈与激情,事实上是最为廉价的道德放纵。祸国祸民,往往就在举国激愤之际…

上一篇

今川义元被称为北海道最强武家,他究竟做了什么,被后世如此丑化

下一篇

霍去病多次参加对匈奴大战,终其一生,最后得到了什么?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