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诸葛亮推荐的人才,与庞统成名,却批评诸葛亮,后来下场凄凉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诸葛亮推荐的人才,与庞统成名,却批评诸葛亮,后来下场凄凉
收藏 0 0

这位被诸葛亮亲自举荐的人叫廖立,是武陵人,被刘备任命为州从事。诸葛亮曾把廖立和庞统并列,称赞廖立是个人才。

亮答曰:“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

诸葛亮推荐的人才,与庞统成名,却批评诸葛亮,后来下场凄凉

城门

  廖立后来在荆州任职,但孙权袭取荆南三郡,廖立只身逃回。后来,刘禅继位为帝,廖立被调任长水校尉。但廖立自侍才能,觉得官职太小。

  后来丞相掾李邵、蒋琬到廖立家中,廖立为他们献计,说了一番话。廖立批评了刘备、关羽的用兵战略错误,同时批评诸葛亮对人才的引荐和任用不当。这些话得罪了诸葛亮,诸葛亮上疏弹劾廖立,称廖立贬论朝士、诽谤先帝、诋毁群臣,廖立因此被贬为庶民。

  廖立的话确实是得罪了很多人,但诸葛亮也并非心胸狭窄之人。细细分析,你就会发现诸葛亮为什么会因此将廖立贬为庶民了。

诸葛亮推荐的人才,与庞统成名,却批评诸葛亮,后来下场凄凉

攻城

  廖立的话主要讲了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批评刘备在占领益州之后没有及时出兵汉中,而是与东吴争夺南方三郡,结果南方三郡被东吴所占,后失掉汉中,曹魏军队深入巴地。

  实际上并非如此,刘备在占领益州后就已经着手谋划汉中,就是因为这样,刘备才疏忽南方三郡,企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南方三郡,最终被东吴所乘。虽然刘备在谋取汉中的过程中曾经处于下风,以致于曹魏军队深入巴地,但刘备最终还是击败曹操占领汉中。

诸葛亮推荐的人才,与庞统成名,却批评诸葛亮,后来下场凄凉

守卫

  廖立却把话反过来说,显然是借这种莫须有的事情来诋毁刘备,刘备在诸葛亮及蜀国人的心中是崇高的,诸葛亮哪能不生气?况且,廖立曾在南方三郡任长沙太守,南方三郡被夺,他却只身逃回,本就有罪。刘备本应治他的罪,却宽容他,就这点而已,廖立应该感激刘备。

  第二、关羽在荆州惨败、上庸孟达投敌,这是关羽主观臆断任性所致。

  关羽在荆州先胜后败,严格来说,关羽确实主观臆断任性才会导致荆州丢失。关羽与刘备关系极好,在蜀国地位极高,关羽更是战死沙场。关羽在荆州战败之事在蜀国内部已有定论,刘备表彰其忠勇,关羽后来也被追谥为“壮缪侯”。廖立却翻旧事,批判关羽,这是很不恰当的行为。

诸葛亮推荐的人才,与庞统成名,却批评诸葛亮,后来下场凄凉

诸葛亮

  第三、批评朝廷用人不当,指责向朗、文恭、郭攸之都是平庸之辈,王连是流俗之人。

  廖立一口气批评了4个人:向朗、文恭、郭攸之、王连。据史料记载,这4个人和廖立并没有什么仇怨,廖立却无端诋毁他人。实际上,这4人在历史上都是有才智之人,为官颇为政绩。例如王连在三国时代名不经传,却是个干吏,《三国志》明确记载他的功绩。向朗在蜀国多次任要职,专研典籍,也在后世留名。

诸葛亮推荐的人才,与庞统成名,却批评诸葛亮,后来下场凄凉

诸葛亮

《三国志》:以连为什邡令,转在广都,所居有绩。

  在廖立的眼中,这些人都变成庸俗之人了。更重要的是,廖立自己却没有什么功绩。根据史料的记载,廖立历任多职,但史料对其功绩却只字不提。廖立自己功绩少却口出狂言,批评他人,这显然是不恰当的。

  蜀国朝廷用人之事多出于诸葛亮之手,诸葛亮多次举荐并任用人才。廖立这是直接攻击诸葛亮,难怪诸葛亮会生气。

诸葛亮推荐的人才,与庞统成名,却批评诸葛亮,后来下场凄凉

诸葛亮

  恐怕生气的不仅仅只是诸葛亮,李邵、蒋琬两人也是非常生气的吧?否则两人不可能把这事告诉诸葛亮。廖立显然是在被调任长水校尉后心生不满,才会在李邵、蒋琬的前面发牢骚。当时诸葛亮正要北伐,廖立却把矛头直指诸葛亮,可能是对北伐之举并不赞同。站在诸葛亮的角度上看,北伐在即,统一内部思想是有必要的。廖立此时发表这种不利于内部团结的言论是不恰当的,也难怪诸葛亮会因此将其贬为庶民。

上一篇

朝庭一点小小的纠纷,竟使大唐与吐蕃之间一场大战失利,损失惨重

下一篇

刘伯温真是神机妙算,竟预测到明朝将于270多年后亡于李自成之手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