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蜀汉灭亡重臣大多战死报国,魏吴灭亡却基本沉默,为何区别这么大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蜀汉灭亡重臣大多战死报国,魏吴灭亡却基本沉默,为何区别这么大
收藏 0 0

众所周知,汉末三分天下,虽然魏蜀吴各自雄踞一方,但是最后谁也没有统一天下。虽然三家都难以逃脱被灭亡的命运,但是最后的结局却让人唏嘘不已。因为当蜀汉即将灭亡之时,跟随刘备创业的开国大臣后代基本上都为国尽忠战死沙场。然而魏吴两国灭亡之时,宗室以及开国大臣的后代基本上都选择了沉默。为何区别会如此之大?


蜀汉灭亡重臣大多战死报国,魏吴灭亡却基本沉默,为何区别这么大

公元263年8月,蜀汉高层已经一片混乱,在此基础上,司马昭决定派出三路大军进行灭蜀之战。让蜀汉高层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司马昭发动的这场战役决定了蜀汉的命运,因为当邓艾偷渡阴平成功之后,蜀汉面临了决定命运的最后一战。成都只剩下最后绵竹,在此战之中,诸葛亮,张飞,赵云,黄权的后代基本上战死军中。此外,在刘禅即使已经投降的情况下,驻守南中的霍戈却再三确认刘禅是否安全才选择了投降,不仅如此,驻守在白帝城的罗宪更是坚守到最后一刻。这些人基本上都抱着一个信念,“报先帝之殊遇于陛下”。想必刘备和他手下的大臣们也能获得一丝安慰

蜀汉灭亡重臣大多战死报国,魏吴灭亡却基本沉默,为何区别这么大

三分天下中魏国无疑是实力最为强大的一家。不仅如此,北方的曹魏更是历经了曹操、曹丕、曹睿三代人的励精图治的统治,可谓是根基深厚。可是当曹魏政权的后期皇帝曹髦决定武力抵抗司马家族势力的时候,却早已有人将情况禀报给司马昭了。不仅如此,就在曹髦率部前去消灭司马昭的路上,却碰见了贾充,最后惨死在贾充的手里。要知道贾充可是魏国三代老臣贾逵的儿子,然而在魏国危难之际,贾充却倒向了司马昭。不仅如此,当曹睿死后,曹爽钟会等朝中重臣哪个不是心怀异志,又有几个人是为了曹氏家族而拼尽全力。

蜀汉灭亡重臣大多战死报国,魏吴灭亡却基本沉默,为何区别这么大

东吴是三分天下中最后一个被灭亡的。公元279年,控制2/3天下的西晋王朝出动20多万大兵前去征讨东吴,最终的胜负很快分出来了,孙歆被擒、张悌大败,很快东吴四州四十三郡全部投降。然而孙峻、孙綝、诸葛恪、韩综等众多东吴重臣选择和魏国也大相径庭。

蜀汉灭亡重臣大多战死报国,魏吴灭亡却基本沉默,为何区别这么大

面对东吴的灭亡,当时的晋军将领王浑曾经站在高堂之上和东吴的大臣们说,诸位是东吴灭亡之后的留下来的大臣,各位难道没有忧虑的吗?此时东吴投降的众臣之中有一人站出来说,魏蜀吴三分天下,然而魏国第1个灭亡吴国最后一个灭亡,要说忧虑的恐怕不止一个人吧。王浑听到此人的回复之后,回想起自己的家世,更是感到无地自容。

蜀汉灭亡重臣大多战死报国,魏吴灭亡却基本沉默,为何区别这么大

最后笔者认为,之所以魏蜀吴在灭亡之时大臣们会表现出如此大的反差,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魏蜀吴三家的信念,不得不说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可以说是两汉王朝最后一批忠义之士,他们为着自己的信念,也就是再次匡复汉室而努力,因此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然而魏吴两国虽然也是精英荟萃,但是不得不说魏吴两国高层却缺乏像蜀汉一样的信念。因此在面临强大的外部军事压力之或者内部强权时,这些国家重臣必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没有最终能够团结他们的力量。看到三家最后的结局,九泉之下的曹操、刘备、孙权又会做何感想呢

-END-

历史君

历史君:偶尔瞎扯,专心思考。

上一篇

皇帝问高僧:朕没有儿子,皇位应该传给谁?高僧写了四个字

下一篇

李白喝酒时写了个上联,后来大醉忘了写下联,上联因此流传千古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