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董源画江南,自创江南画派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董源画江南,自创江南画派
收藏 0 0

董源,五代时期著名山水画家。南唐中主李璟(公元943~957年在位)时以擅长绘画入宫,担任北苑(就是后苑)副使,因此画史上又称他为“董北苑”。

董源画江南,自创江南画派

董源的山水画曾经得到李璟的垂青。据说,李璟年轻的时候,曾在庐山修建别墅,将山泉林园胜景融为一体。他为了能时时看到庐山景致,特地命董源面了一幅《庐山图》。

董源将五老奇峰、云烟苍松、泉流怪石和庭院别墅巧妙地绘入一图。李璟观后,称赞不绝,爱不释手,命人挂在卧室里,朝夕对画观赏,犹如长居庐山中。由此可见董源构思的巧妙以及写景艺术的高超。

还有一次,忽然下了一场大雪,铺天盖地,京都呈现出一片银雪的世界。李璟见此雅兴大发,召集群臣登楼摆宴、赏雪赋诗,并招来当时的画坛高手董源、高太冲、周文矩、朱澄、徐崇嗣等人。

他们各有所长,分工合作,由高太冲画中主像,周文矩画侍臣及乐工侍从,朱澄画楼阁宫殿,董源画雪竹寒林,徐崇嗣画池塘鱼禽。不久,一幅栩栩如生的《赏雪图》完成了。

董源画的雪竹寒林是这幅画中直接描绘雪冬之景的。他胸有成竹,临阵不慌,放手对景勾画,将积雪压竹、丛林寒瑟的景象传神地描绘出来。这次活动和《赏雪图》被北宋的美术评论家郭若虚记述在他的《图画见闻志》里,遗憾的是该图已经无法见到了。

董源画江南,自创江南画派

董源山水画的重要特点在于着色,景物富丽,有李思训金碧山水的画风。宋代米芾评价董源的山水画说:

“董源天真平淡多……近世神品,格高无与比也。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岚色郁苍,枝干劲挺,咸有生意;溪桥渔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

董源在构图方面的特点是“出自胸臆”。

“写山水、江湖、风雨、溪谷,峰峦晦明,林霏烟云,与夫千岩万壑,重汀绝岸,使览者得之,真若寓目于其处也,而足以助骚客词人之吟思,则有不可形容者”。

董源画山最著名的手法是披麻皴。这是一种细长圆润的石纹画法,形如麻线下披,因而得名。董源画大树,曲处甚简,多作劲挺之状:

“画小树,不先作树枝及根,但以笔点成形”。

“画杂树,只露根,而以叶点高下肥瘦,取其成形……最为高雅,不在斤斤细巧”。

这些都表明了董源的技法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发展。

董源画江南,自创江南画派

董源聪明好学,刻苦自励。他善于吸收隋唐以来的艺术成果以及经验。除山水画外,他还兼工人物、龙水、牛虎等画科。当时有不少权贵之家请董源绘龙水屏风,享誉颇久。

《图画见闻志》评价他画牛虎:

“肉肌丰混,毛毳轻浮,具足精神,脱略凡格”。

董源的人物画十分逼真。传说南唐后主李煜在碧落宫召冯延巳入宫议事,冯延巳行至宫门,逡巡不敢进。

后主久待不至,遣内侍催促。冯延巳说:

“有宫娥著青红锦袍,当门而立,未敢竟进。”

内侍与他走近同看,原来是董源所绘嵌在8尺琉璃屏中的夷光像。由此可见董源的人物画成就之高。

董源画江南,自创江南画派

董源是山水画中江南画派的开山祖师,他融会唐代画家王维的水墨技法和李思训的青绿技法,结合实际景物,发展创造,自成一家。

上一篇

“杨无敌”杨继业的忠勇一生

下一篇

“海龙王”钱镠,做事谨小慎微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