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洋人为什么在晚清时期的朝廷最为“吃香”?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洋人为什么在晚清时期的朝廷最为“吃香”?
收藏 0 0

在晚清时代的政治舞台之上,存在着一个特殊的群体。

洋人为什么在晚清时期的朝廷最为“吃香”?

安格联

这个特殊的群体就是洋人,这个时代的洋人被朝廷所重用。这些洋人虽然不是朝廷之中正式的官员,但却掌握着一些要害的部门,甚至是掌握着晚清朝廷的生死命脉。

就拿海关来说,中国近代海关做第1把交椅的人,前4任全部都是英国人。这些在晚清时期政治中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洋人,被称作洋雇员。

那么疑问就来了,晚清政府为什么要雇用西方的人?那个时代的西方人为什么喜欢到中国来打工?在晚清时代的政治之中,这些西方人到底有多么大的影响?晚清时期的朝廷为何要重用洋雇员?

在1861年的1月,恭亲王奕訢等人,向咸丰地提出一个建议,那就是应该请西方的人在上海为他们制造枪炮,用来剿灭太平军。咸丰帝立马批准了他们的建议,而这标志着清政府“引进外籍专家” 的战略部署被正式确定,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太平军。

洋人为什么在晚清时期的朝廷最为“吃香”?

赫德

在1860年5月,上海到台吴煦开始着手筹建了一支“夷勇”, 美国人华尔,以及他的几名同伴,带着200多名菲律宾士兵,正式拉开了晚清雇佣军的帷幕。这就是晚清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常胜军”, 他们所用的枪支就是当时被称为先进的连发快枪。

这支有名的常胜军由李鸿章所管辖,常胜军的所有官兵的饷银以及枪支弹药的费用,均有李鸿章定期支付。

在1863年,20多万太平军被常胜军以及淮军联合大军,牵制在苏州的周围,最终丧失了支援天京的良机。

在1862年,英国人的迪佛立组织了一些外籍军官,从6000多名驻京精锐清军当中,挑选出一批旗人,对他们进行训练,而这些旗人组成的这个组织,就是晚清朝廷十分看重的神机营。

在1900年的时候,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这支部队曾经使用火器驻防北京,顽强的抵挡列强入侵。

在1862年的7月,浙江巡抚左宗棠和法国的舰队司令勒伯勒东,还有法国人日意格进行合作,派遣法国的军官当教官,约1000多名中国士兵装备了洋枪和洋炮,而这支中法混合的军队,被后人称之为“常捷军”。

左宗棠在攻城克敌的时候,常捷军的洋枪大炮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洋人为什么在晚清时期的朝廷最为“吃香”?

洋雇员

在19世纪90年代,当时的清政府雇佣了很多外籍军官,这些外籍军官训练协助指挥部队,而其中聘请外籍军官最多的军队是北洋海军。

晚清时期海关实行的是外籍税务司制度。中国海关在这一个海关制度之下,成为了英国对华关系的基石,以及在英国控制下的各国共管机构。

在《南京条约》签订之后,西方洋人获得了清政府海关的控制权。

有4个英国人坐上了近代中国海关的第1把交椅,他们分别是李泰国、安格联、赫德、梅乐和,第5个是美国人李度,当然也是最后一个了。

在清政府海关,赫德担任总税务司的时间最长,其影响力也是最大的,可以说是晚清时期最有名的洋雇员,他掌握了中国海关实际的管理权,长达45年。

有专家学者觉得,赫德在很大的程度上,掌握着晚清时期政府的经济命脉,是清朝中央政府十分亲密可靠的顾问。

洋人为什么在晚清时期的朝廷最为“吃香”?

洋雇员

​在1862年,晚清朝廷开始学习模仿西方洋人的技术。在当时的洋务运动之中,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等军工业,全部都聘请了洋雇员。

上一篇

比“饱暖思淫欲”更经典的民间谚语

下一篇

毫无存在感的梁山好汉,全书中无一句台词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