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陶渊明心寄世外桃源,是否找到心灵的安宁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陶渊明心寄世外桃源,是否找到心灵的安宁
收藏 0 0

据说,陶渊明四次辞官,最终选择归隐,这一方面是他爱好自然的天性所驱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不愿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中生存与忍受。

陶渊明心寄世外桃源,是否找到心灵的安宁

陶渊明

陶渊明从小就喜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的田园生活。他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等诗句,可见,陶渊明在正式辞官归隐之前,心中始终有一个声音在强烈地呼唤他“归去来”。

当他由于公事奔波忙碌时,这个声音在呼唤;当他沉思冥想之际,这个声音也在呼唤。最后,他终于实现了归隐田园的凤愿。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归隐的主要原因,而客观原因则在于,他对当时动乱污浊的社会很不满。他所处的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诗人在《感士不遇赋》的序言中说:

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怀正志道之士,或潜玉于当年;洁己清操之人,或没世以徒勤。故夷、皓有‘安归’之叹,三闾发‘已矣’之哀。悲夫!寓开百年,且瞬息已尽,立行之难,而一城莫赏。此古人所以染翰慷,屡伸而不能已者也。

陶渊明心寄世外桃源,是否找到心灵的安宁

陶渊明

诗人在这里指出当时社会风气的腐朽,朝堂之上“雷同共誉毁,咄咄俗中愚”,正直的人是没有出路的。而且长期的政治动乱、迫害无辜,魏晋以来“名士少有全者”,真是“密网载而鱼骇,宏罗制而乌惊”,当权者是靠不住的,“觉悟当念还,鸟尽良弓废”。想要保持高洁的品性,延命于乱世,便只有隐居这一条路了。

陶渊明心目中有自己的理想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就是他在《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

按照文章所描绘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不受外界干扰的地方。桃花源外是一片桃花林,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引人入胜。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从小山口进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陶渊明心寄世外桃源,是否找到心灵的安宁

桃花源

那里土地平坦广阔,房屋排列整齐,田地肥沃,池塘清澈,桑竹茂盛,田间道路纵横交错,井然有序;村舍中鸡鸣犬吠不绝于耳;男男女女正在田间辛勤地劳作,老人和小孩在一边怡然自乐。整个桃花源呈现出一派繁荣祥和、生机盎然的景象。

在生活上,桃花源人也是自给自足。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互相勉励,努力耕种。桑竹繁茂,都可以蔽日遮阴了,五谷能够及时种植,不违农时。到了收获的季节,他们也能够“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所有的收获都归自己所有,而不必交那些繁重的苛捐杂税。此外,这里没有兵丁、官吏,不见商业、学校,完全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小国寡民”式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里,人人平等、共同劳作、酷爱自由、崇尚人性,没有勾心斗角,也没有尔虞我诈,这就是陶渊明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是,这样一个淳朴、安乐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在当时是根本实现不了的。

陶渊明心寄世外桃源,是否找到心灵的安宁

桃花源

​陶渊明知道在一个充满着阴谋、屠杀、战争的社会中,他的“世外桃源”只能是一种奢望,于是便隐居起来,希望在他隐居的狭小生活范围内,能够找到心灵的安宁。

上一篇

顾恺之价值百万的点睛之笔

下一篇

虎溪聚首,三人三笑语,一叶一如来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