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当年那个深受乾隆喜爱的英国小鬼,为何后来成了英军带路党?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当年那个深受乾隆喜爱的英国小鬼,为何后来成了英军带路党?
收藏 0 0

1793年,英国来使马戛尔尼获准与乾隆皇帝会面,在当时英国使团中,有一个特殊的小不点,他就是副使斯当东的儿子小斯当东。小斯当东只是一个随从人员,本来没有他出场的机会,由于当时使团成员均不会说中国话,而小斯当东在路上跟随中文翻译学习,得以在面见乾隆时,用标准官话与乾隆对谈,深得乾隆喜爱,并得乾隆赐予随身香囊。

当年那个深受乾隆喜爱的英国小鬼,为何后来成了英军带路党?

图为小斯当东与乾隆对话

然而,在四十多年后,正是这位小斯当东,在英国议会中的一番演讲,决定了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开始用坚船利炮凌辱中国。小斯当东后来会推动英国进攻满清,那次随师团拜见乾隆的过程,应该说是决定性因素。

在工业革命以前,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文明之邦,比如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伏尔泰,就盛赞「中国是世界上开化最早的国家」。他们的思想解放,是通过从想象中的天朝上国汲取营养,他们称赞中国历史「几乎没有丝毫的虚构和奇谈怪论,绝无埃及人和希腊人那种自称受到神的启示的上帝的代言人,中国历史从一开始起便写得合乎理性」。

当年那个深受乾隆喜爱的英国小鬼,为何后来成了英军带路党?

伏尔泰,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多崇拜中国

因此,不可否认,西方人在最初和满清接触的时候,是怀着一种景仰之情的。而当马戛尔尼使团进入中国之后,一路见闻完全颠覆了他们的想象。

首先映入使团眼帘的,是中国普通百姓惊人的贫困。他们看到,中国农民的屋舍大多破烂、肮脏,相当令人吃惊。破旧的房屋,有的用半烧制的砖,有的用泥土修造,屋顶用稻草或芦苇搭盖,有的茅屋四周有泥墙,或者用粗制的芦苇、高粱秆围起来,其中一般住着两三代人,还喂养牛、猪、鸡和其他家禽。

当年那个深受乾隆喜爱的英国小鬼,为何后来成了英军带路党?

使团成员所绘民间景象

他们见到普通百姓的衣着也十分简陋、单调。大多戴大草帽,穿蓝色或黑色的棉袍,宽棉裤,厚粗鞋,有时是用草做的。有些人穿粗棉袜,有的人则光腿。大多数人全身真正只有一条衬裤。

这和想象中国家富庶、人民安乐、文明高度发达的理想社会判若云泥。

而拜见乾隆时,满清官员的高傲自大、目中无人,更是让他们对踏足的这个国度有了新的认识。

马戛尔尼使团以为乾隆皇帝贺寿的名义来访,在他们眼中,使团代表英国国王,和乾隆皇帝是对等的地位,这次拜见是一场正常的外交会面,而主要目的是想要和中国达成贸易关系。然而在满清官员眼里,非我天朝上国皆为夷狄之属,必须以拜见宗主国的礼仪谒见乾隆皇帝,行臣属跪拜之礼。

当年那个深受乾隆喜爱的英国小鬼,为何后来成了英军带路党?

英方眼中的觐见经过

对于使团献上的礼物,乾隆皇帝也仅仅当作奇物看待,并未看出其背后不同的生产模式,是否能为满清借鉴使用。因此马戛尔尼使团之行是失败的,他们的目的没能达成,仅仅是为清朝皇帝表演了一场外夷来朝秀。然而,也让他们看清了满清的虚实。

这个东方帝国,看似庞然大物,实则外强中干,一触即破,彻底打破了心目中文明上国的形象,从此不再以对等的目光平视满清。正如马戛尔尼所说:「以我们欧洲人的准则来判断中国,没有比这更能使人犯错误的了」。

当年那个深受乾隆喜爱的英国小鬼,为何后来成了英军带路党?

看似强盛,实则内弱

​这一路所行的见闻,一定在小斯当东的心里早早埋下了种子,对于满清,既然不能平视,那就把它当成一块肥肉,当作英国称霸世界的猎物。

在那次会面中,当满清官员及乾隆皇帝,还在想着怎么让这帮红毛夷人行跪拜之礼时,对方已经想着如何靠暴力打开满清国门,当英国经过工业革命奠定海上霸主地位,而满清日益走下坡路之时,当年的那个小鬼,终于完成了多年夙愿,策动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上一篇

二战时德国攻打苏联,是因为一时冲动吗?并非如此

下一篇

血战关岛,日本人无可奈何,称他“关岛之鬼”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