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我国的历史典籍中有许多关于龙的记载,这与社会的发展有何关系?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我国的历史典籍中有许多关于龙的记载,这与社会的发展有何关系?
收藏 0 0

本文系作者失眠金红筋骨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是维系我们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在中华大地上,龙和龙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它和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华文明的发展,一脉相承,息息相关,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传说中,龙生深山大泽,为四灵之长;它神通广大能兴云布雨;它体魄强健,象征着中华民族,历来为帝王所崇拜。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有许多关于龙的记载,而且在古今玉石器、陶瓷器、青铜器等不同质地的器物上,也常见有龙的图案。

我国的历史典籍中有许多关于龙的记载,这与社会的发展有何关系?

青铜器——龙

有的说龙是几种动物的组合,如:蛇、鱼、鳄鱼、马、鹿等等。闻一多就说过,龙是以蛇为主体,“接受了兽类四脚,马的毛,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而形成的。也有人说龙是某一种自然形象的艺术化,如天空的腾云、彩虹、雷鸣闪电等。可见,龙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某种动物。龙的最初出现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有关。从考古发现看,最早的龙的形象出自8000多前内蒙古兴隆洼文化遗址,其后又有6000多年前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那里发现的蚌塑龙虎图案,就是由蚌壳摆塑的龙虎形象,人们称它是“中华第一龙”

我国的历史典籍中有许多关于龙的记载,这与社会的发展有何关系?

兴隆洼文化遗址

500多年前的辽宁红山文化遗址也发现了玉雕龙,这又是“龙起辽河源”说的来历。到了4500年前,便有了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彩绘蟠龙纹陶盘。这些龙的形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好像是生活在水中的蛇状长鱼。所以,人类想象中的龙,起初很可能是生活在水中的蛇状长鱼远古的人类最初之所以把龙作为自己的图腾来加以崇拜,也可能反映了他们常常与洪水抗争,希望自己能像鱼一样不怕水,而且能够在水中自由游动,于是他们就将鱼和龙合而为一了。虽然,最早的龙的形象不是在陶寺发现的。

我国的历史典籍中有许多关于龙的记载,这与社会的发展有何关系?

玉雕龙

但是,要说“中华第一龙”,陶寺遗址出土的彩绘蟠龙纹陶盘当是名副其实的。陶寺遗址所发现的这件彩绘蟠龙盘,是一件褐色陶器,形状如同日用的盘子。盘子的口径37厘米,底径15厘米,通高8.8厘米。盘的外壁着黑色陶衣,内壁打磨精光,先涂上彩红的底色,再用红白两色彩绘出蟠龙纹图案,就是在盘内壁做盘曲状的龙纹图案龙头在盘的口沿部,龙身向内卷,尾在盘底的中央。龙头为方形,两目如圆豆,张口露齿,口内上下各排七枚牙齿,长舌伸向外,舌头部是树权状分支,背部是两行鳞甲,颈部是对称的双鳍。

我国的历史典籍中有许多关于龙的记载,这与社会的发展有何关系?

陶寺遗址观象台

这就是陶寺遗址中所发现的龙的形象9最重要的是,这种蟠龙纹陶盘,既不是下层百姓的日用品,也不是上层首领的日用品,而是属于陈于庙堂之上的“王者”之器如同特磬、鼍鼓那样,属于国家最高首领的王室重器,是从极少数上层首领的大型墓葬中发现的,都是作为上层首领的殉葬品被埋入地下。所以,考古学家说,“陶寺大墓所出彩陶龙纹陶盘、鼍鼓、特磬之属,颇带王气”,也就是说这些器物属于“王者”之器,显示出了“王者”的气象。其实,比起鼍鼓、特磬这些“王者”的礼乐器。

我国的历史典籍中有许多关于龙的记载,这与社会的发展有何关系?

特磬

彩绘蟠龙纹陶盘还有更高一层的含义,那就是,它是作为族徽出现的王室重器,是王权的象征、王者的化身,这就好比我们的国徽,象征着中华民族,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样彩绘蟠龙纹陶盘便是当时国家王权的象征,是当时象征华夏民族的族徽。所以我们说,“龙的传人”源自山西,源自唐尧时代华夏民族繁衍生息的河东地区。陶寺人生活的时代,正是华夏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时代,正是出现国家和王权的时代,也是唐尧、虞舜和连接夏禹的时代。

我国的历史典籍中有许多关于龙的记载,这与社会的发展有何关系?

蟠龙纹陶盘

因此,考古学家认为,蟠龙纹陶盘的出现,是与尧、舜、禹这些华夏民族的首领密切相关的,由于它出现在陶寺人生活的早期阶段,所以它首先是以唐尧为首领的华夏民族的国家王权的象征。龙的源头在山西,最初的“中国”指的也是晋南这一地方。“中国”这个称谓并不是近现代才有的,它不但有一个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而且还有多种不同的含义,有地理的含义、民族的含义、政治的含义、经济的含义和文化的含义等等。

上一篇

布匿战争后的罗马社会问题的研究和格拉古兄弟失败改革的探讨

下一篇

清代《寿康宝鉴》故事(王勤政,孪生兄弟,铅山某人,郭亨)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