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中国宗教为什么没能凌驾于君权之上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宗教为什么没能凌驾于君权之上
收藏 0 0

中国称得上是宗教的勉强算是三家,分别是儒道佛,当然对于儒家算不算是宗教肯定有很多人存在不同的意见,但由于儒家自身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我们在这篇文章里将儒家划为宗教。

先说儒,儒起于春秋孔子建立的儒家,儒家的核心就是仁与忠,这也是为什么春秋百家之中唯有儒道大行于世的原因,因为儒家的核心非常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求,甚至在儒家的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的迎合维护统治者,最具代表行的是西汉董仲舒,董仲舒融合法家、道家以及阴阳家的学说,提出了著名“天人感应”。(儒家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从前的儒家,从董仲舒到程朱理学再到明朝八股,这个历史过程当中其融合了春秋时期百家的思想,如刘伯温等谋士,用之以兵家;诸葛联孙抗曹合纵连横,可归之为阴阳;李白之诗“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有墨家豪侠之气,然现在我们想起其人其事却不会把他们专门说是某家某家,更多的是把他们的形象归结为读书人的印象,何为读书人,读何书之人,其实我们已经将这些人归到儒家的范畴里了。)“天人感应”虽为君权加了一层“天”的桎梏,但更增强了君权的正统性与神秘性。儒家立身之本就是君主的统治权,读书人有“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即使君主不贤也只会想着重立贤主,不会有凌驾于君主之上的想法。

中国宗教为什么没能凌驾于君权之上

道家,道与儒是春秋百家中真正意义流传后世的唯二两家,也是秦后历史上唯一一家有过起义反抗经历的宗教,如南北朝时期的五斗米教,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等,但究其原因都是在动乱年间,民不聊生的情况下被有心人当做一种工具利用。道教融合了中国历史上诸多的精灵妖魅的民间传说,又尊老庄之说,讲究清净无为逍遥长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中国人的精神寄托,某些支派甚至收徒都有资质之说。道家多游离于山林民间,不近政事。直接点说道家给大家的印象中有一种“关我屁事”的独特气质。

中国宗教为什么没能凌驾于君权之上

佛家,佛家最早在汉代由西域传进中原,作为一个外来宗教,佛教也是参考道教作了几次大的改变,如“方丈”本是道教名词,木鱼也是道教的法器,佛教逐渐本土化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又因为佛家轮回一说十分切合底层民众的期望,所以佛家在中国迅速的发展起来,甚至一度取代道家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寄托。佛家不同于儒家依附君权、道教远离君权,虽然没有基督教与君权有着直接而强烈的冲突(教皇),但讲究终生平等故广收门徒,又兼之僧人不事生产,寺院兼并大量土地,威胁到了封建统治的稳定,与统治者的需求相背,其实佛家是三家中最有可能凌驾于君权之上,但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们及早的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三武一宗四次灭佛运动(北魏太武帝、周武帝、唐武宗、周世宗),几次将佛家从鼎盛打落尘埃,使得佛家彻底丧失了凌驾于君权之上的可能性。

中国宗教为什么没能凌驾于君权之上

上一篇

平沙落雁---大汉的和亲使者王昭君

下一篇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以“汉”为国号的政权有多少吗?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