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蒙古黄金家族是如何衰落的?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蒙古黄金家族是如何衰落的?
收藏 0 0

蒙古黄金家族是如何衰落的?

黄金家族,存在广义说和狭义说,按李强《黄金家族: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们》一书,写的黄金家族是成吉思汗及其后裔,源于阿兰祖母的“纯洁出身的蒙古人”,被尊称为黄金家族。

据《蒙古秘史》记载,孛儿帖赤那的第十二世孙朵奔篾儿干死后,其妻阿兰豁阿生了三个儿子,蒙古人传说,他们是感光而生的“天子”。他们是从阿兰豁阿洁白的腰里出生的。所以他们的后裔被称为“尼伦蒙古”,被称为出身纯洁高贵的蒙古人。尼伦蒙古中,以孛端察儿为始祖的乞颜·孛儿只斤氏最为著名。蒙古人一些不属于阿兰豁阿夫人后裔的蒙古人,他们被称作“迭儿列斤”,其意为一般出身的沿着山岭居住的蒙古人。

传说蒙古阿兰祖母与金黄色天神生的三个儿子后代形成成吉思汗属于乞颜部孛儿只斤氏,除此之外,还有主儿乞氏、泰赤乌氏等。蒙古的大汗都出于这个家族,所以就被称为广义“黄金家族”。

关于狭义的黄金家族,才是一般现代讲的黄金家族,历史上狭义的黄金家族也存在变迁,也就是逐步缩小范围。本文主要探讨也就是狭义上黄金家族的变迁。

蒙古黄金家族是如何衰落的?

一、确定黄金家族的目的是什么?

狭义黄金家族有逐步缩小的趋势。

1、在成吉思汗死后,只有他的直系后裔,即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四人的后代才被称为“黄金家族”,才有资格继承各汗国的汗位。

2、拖雷之子蒙哥夺得蒙古大汗之位后,这个范围又进一步缩小为拖雷的后代,其后的元朝皇帝忽必烈和北元时的鞑靼可汗达延汗均出自这一系。

3、达延汗改制后黄金家族仅限于达延汗子孙,蒙古察哈尔部大汗汗廷嫡系独享。

确立黄金家族的目的或说意义什么?为什么要逐步缩小?

这实际上就的领导人继承制度的问题。

中原汉族实现的封建宗法思想,这一思想是源于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之前周公确定的周礼,孔子及其以后的儒家大事把周公确定的封建宗法思想理论化和系统化,自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以后,几千年的中原封建王朝就是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实现的领导人继承体制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古代的继承分政治地位继承和财产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政治地位包括帝王之位和主要财产由嫡长子继承。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不管嫡长子是傻子还是残疾人,也是由嫡长子来继承。如果嫡妻无子,那么就是庶出的长子来继承。

中原确定这一制度,就是明确帝王权位继承的明确化,杜绝为争夺帝王权位而争夺。

现实执行中,只能说大多时候是按此执行,但也经常通过武力变更这一继承制度,如唐太宗、宋太宗、明成祖等都是武力或非正常手段打破了嫡长子继承制度,而且他们的后代还长期继承,这些无疑是对中原传统宗法思想体制的挑战。因为皇权的至高无上的特性,当皇权在握的时候,尽管读书人都知道这些是对传统体制破坏,但真正出来反对的都是极少数,自然也就没有好下场,大多数是跟随现在的皇权。

但为了保存最高统治权利的平稳过度,即使是如上边说的唐太宗、宋太宗、明成祖破坏者,他们为了保存自己血脉长期统治,其后代也尽量实现嫡长子继承。

于是中原历史就出现惯例和例外,就是一般的惯例还是嫡长子继承制,但有人想登上皇位的时候,也是可以通过武力等非正常手段达到目的。

满洲的婚姻家族继承制度与中原的婚姻家庭继续制度不同,首先各妻子间虽有正福晋和侧福晋之分,但地位没有汉族那样悬殊,故所生的子也就不存在差距,满洲继承主张立贤原则,同时从民族继承制度上有北方民族都有的兄终弟继和幼子继承制度。具体到满洲皇室的继承制度存在一个变迁过程:

1、太祖、太宗时期,生前均不确定继承人,而是等太祖、太宗去世后,各大王公旗主经过协商确定继承人,太宗皇太极和顺治皇帝,都是各大王公旗主经过协商确定的。

2、顺治、康熙在临终前确定自己的一子为继承,其中康熙曾在生前立过太子,但发现立太子制度容易引发各子之间对皇位的争斗,最后废除了公开立太子制度。

3、自雍正开始,确定了秘密立储制度。雍正刚继位不久,就宣布实行秘密建储。雍正亲写储君并密封,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宫正中的世祖章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另有一匣,常随身携带。以后满洲皇帝一直执行秘密立储。

而成吉思汗帝国之后汗王继承,也就是黄金家族这一概念确定并逐步缩小明确化的过程。

蒙古黄金家族是如何衰落的?

二、黄金家族地位的变迁

据记载,成吉思汗至少有8个儿子:

1、术赤,孛儿帖所生,

2、察合台,孛儿帖所生,

3、窝阔台,孛儿帖所生,

4、拖雷,孛儿帖所生,

5、兀鲁赤,无后嗣,

6、阔列坚,忽兰所生。他随拔都征俄罗斯的时候因箭伤而死。

7、察兀儿,也速干所生。

8、术儿彻,古儿别速所生。

成吉思汗分封了四个儿子四大汗国,又封了几位弟弟。

蒙古传统的继承是幼子守灶制度,即幼子获得的财产最多。成吉思汗的弟弟铁木哥斡赤斤依据蒙古幼子守产的习俗,和他的母亲一起,竟获得了近一万户的分封,比起成吉思汗的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获得的分封户口还要多。成吉思汗的这三位儿子不过各自仅获得数千户的分封而已。

后来,蒙古大汗的继任人窝阔台又一次分土分民,成吉思汗的弟弟斡赤斤获得了62156户的分封,仍然比成吉思汗的儿子术赤的41302 户及察合台的47330户要多。

我们前边说了,继承分政治继承和财产继承,蒙古帝国的财产继承还是继续依照蒙古传统习俗,而涉及汗位的政治继承,只能由成吉思汗儿子继承,并且通过黄金家族的确定,只有成吉思汗的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四人的后代才被称为“黄金家族”,才有资格继承各自汗国的汗位。

(一)汗位在黄金家族内部争夺

从整体来看,因为黄金家族内的都有权利当上大汗,所以继承人范围比较宽,黄金家族内部一直存在比较激烈的竞争,比起中原皇位继承和满洲皇位继承,显得要血腥和激烈。

成吉思汗临终前确定了第三子窝阔台为汗位继承人;但由于蒙古族“少子守灶”的传统,铁木真统治的中心区域和主要军队是由四子拖雷继承的。也就是在成吉思汗之后,就因为成吉思汗的指定和蒙古传统习俗的不同而埋下了争夺汗位的种子。

窝阔台(1229—1241年在位)死后,其子贵由继为大汗。贵由(1246—1247年在位)猝死,经过一系列争夺较量,汗位由窝阔台一系转到拖雷一系,由拖雷的长子蒙哥最终胜出称汗。拖雷之子蒙哥夺得蒙古大汗之位后,

自此,把黄金家族继承人的范围缩小为拖雷的后代。但因窝阔台是成吉思汗指定的继承人,所以其后裔也常介入汗位之争。

1259年8月11日蒙哥去世。1260年5月5日,拖雷的四子忽必烈在精兵拥立下于中原开平自立为大汗;同年4月,拖雷的七子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蒙古本土贵族推举为大蒙古国大汗。双方遂展开激烈内战,窝阔台之孙海都就坚决支持阿里不哥,双方争夺历时达四年之久。最后由忽必烈胜出结束。

忽必烈(1260—1294年在位)夺得汗位,伐宋灭金统一中原,建立了元朝。忽必烈建立的元朝也是一直存在继承人之间的互相争夺。就是在忽必烈去世后,窝阔台之孙海就再度挥师南下,要夺取汗位,后被元朝海山打败。

忽必烈的儿子真金太子早逝,他留有三子,最终是第三子铁穆耳称帝。元成宗铁穆耳(1295—1307年在位)只有一个儿子,早死,故铁穆耳身后又引发了皇位之争,最后由铁穆耳之侄答剌麻八剌的长子海山即位。元武宗海山(1308—1311年在位)将皇位传给其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并相约定“兄传弟位,叔传侄位”。但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1312—1320年在位)并没有遵照约定,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元英宗硕德八剌(1321—1323年在位)后来被叛臣杀害,年仅21岁。他的伯父甘麻剌的儿子也孙铁木儿在上都即位。泰定帝也孙铁木儿(1324—1328年在位)死后,其子天顺帝阿速吉八继位(1328),因在与元武宗海山之子图贴睦耳的汗位争夺中失败,天顺帝在位仅一个月便外出逃亡,不知其踪。图贴睦耳获胜,是为元文宗(1328)。元文宗将皇位让与其兄和世,是为元明宗(1329)。但元文宗又设法将元明宗和世毒死,自己复位(1329—1331年在位),他临死前立元明宗长子妥懽帖睦尔为帝,但在权臣燕铁木耳的操纵下,改立明宗年仅7岁的次子懿璘质班为帝。元宁宗懿璘质班即位(1332)后40多天便离世,与此同时燕铁木耳也死了,妥懽帖睦尔终于继承皇位,这就是元朝最后一代皇帝元顺帝(1333—1368年在位)。

(二)北元黄金家族

元顺帝退回蒙古草原后,虽然还打着北元的旗号,但影响力出现很大削弱。北元现在有两种说法,一是指1368-1388年这20年间的蒙古,二是指1368-1635年这260多年间的蒙古。

中原汉族史料对大蒙古国(1206年-1635年)按几个阶段划分,划分为蒙古(1206年-1271年)、元朝(1271年-1368年)、北元(1368年-1388年)、鞑靼(1388年-1635年)。

关于汉族史料为何以1388年为北元的结束,因为这一年三月,明朝蓝玉率师十五万北进偷袭。北元大汗脱古思帖木儿没有任何防备,太尉蛮子战死。脱古思帖木儿带着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等数十人逃往和林方向,行至土剌河一带,为其部将也速迭儿所缢杀,捏怯来、失烈门南下,投降明朝。经此一役,蒙古黄金家族丧失了对蒙古地区的统一领导,各部为自己的利益不在听从蒙古黄金家族的领导。

布里牙特·乌格齐于1402年杀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的儿子尼古埒苏克齐汗孛儿只斤·额勒伯克。而后,布里牙特·乌格齐立尼古埒苏克齐汗之子孛儿只斤·坤帖木儿继位。其后,布里牙特·乌格齐杀掍特穆尔汗后自己称汗。

布里牙特·乌格齐废除了黄金家族,而自立为汗,他是个什么来头?《突厥系谱》称布里牙特·乌格齐是窝阔台的后裔乌鲁克特穆尔,显然,我们上边说自拖雷以后,只限拖雷的后代为黄金家族,尤其忽必烈以后,一般都是忽必烈的子孙,所以布里牙特·乌格齐是打破黄金家族权威的第一人。

按明朝划分,北元之后的蒙古分为鞑靼和瓦剌,当然这是明朝划分,蒙古人对外还是都称蒙古。所谓明朝称的鞑靼是成吉思汗嫡系北元政权以及其治下蒙古高原东部草原部落的统称,分为察哈尔、土默特、科尔沁(含永谢布部)、鄂尔多斯、阿速(奥塞梯人)等部。瓦剌自称是卫拉特,清朝称为漠西蒙古。布里牙特·乌格齐属于西蒙古,不属于蒙古黄金家族的嫡系,根据《蒙古源流》,15世纪初,篡位的非蒙古黄金家族人员只有吉尔吉斯人乌格齐·哈什哈,又称布里牙特·乌格齐,即《明史》所称的鬼力赤。

(三)来自黄金家族以外的挑战

布里牙特·乌格齐开启了挑战黄金家族。我们主要研究的还是元朝及北元以来的历史,从整个大蒙古帝国分裂为四大汗国来看,黄金家族都受到了不同挑战。如14世纪的蒙古巴鲁刺思部贵族帖木儿在推翻西察合台汗国后,创立了铁木尔汗国,但因不是黄金家族的直系男嗣,所以终其一生都未称汗,只使用了“埃米尔”(amir)的头衔。在俄罗斯在恢复主权后,还长期树立蒙古的黄金家族后裔为名义沙皇,一直到17世纪结束,才废除了用黄金家族担任名义沙皇。

就蒙古本部来说,布里牙特·乌格齐以后,鞑靼和瓦剌长期互相争夺,实权人物不属于黄金家族,实权人物自称为太师,一般立一位黄金家族后裔为傀儡。而瓦剌开始支持的是与忽必烈争夺汗位失败的阿里不哥后裔,而鞑靼即东蒙古则支持忽必烈后裔,后考虑民心还是支持忽必烈一系,后来的瓦剌西蒙古也改为支持一位忽必烈的后裔。

因为蒙古内部争斗激烈,黄金家族成员也是频频被杀,而幸存的也变成胜利一方的傀儡,虽然黄金家族后裔还保留做形式上的蒙古大汗,但在蒙古人心中该家族的权威受到极大削弱。

在蒙古历史上,有一位相当于满洲皇室里孝庄皇后那样有重要地位的皇后海都海,满都海嫁给了蒙古大汗满都鲁,为小哈屯(第二夫人),与满都鲁生有二女。满都鲁汗死后,由于没有继承人,满都海果断挑起重担,宣布暂时由自己监国,管辖蒙古,直到选出新的大汗为止。

蒙古历来有继承人收取死者妻室的习俗。由于满都鲁无嗣,那么就相当于谁娶了海都海,谁就是蒙古新的大汗。

蒙古各部首领纷纷前来向海都海求婚,条件最优越的是科尔沁的乌讷博罗特王。此人曾经发兵帮助蒙古本部平定卫拉特部的叛乱,并且他掌握着科尔沁部强大的军事力量。但是乌讷博罗特并非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而是成吉思汗的兄弟合撒儿的后代,因此他不属于可以继承汗位的黄金家族。满都海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为了维护黄金家族的正统地位,断然拒绝了乌讷博罗特的请求,已经32岁的海都海为了保护黄金家族地位传承,嫁给了年仅7岁的黄金家族嫡系子孙巴图蒙克。满都海扶立巴图蒙克继承蒙古汗位,号达延汗。“达延汗”也就是全体之汗、天下共主之意。也有的认为达延就是大元国号的音转。

达延汗改制后,把黄金家族确定为仅限于达延汗子孙,蒙古察哈尔部大汗汗廷嫡系独享。

因长期以来,蒙古的太师掌握实权,相当是日本的幕府,蒙古大汗反成傀儡。所以达延汗改制废除太师,重新恢复了蒙古传统的济农制。济农,相当于副汗,是大汗的助手,济农这一职务,一般都由大汗的嫡长子担任。这样保障蒙古的大汗权利不外落。

其后大汗的汗权虽没有外落,但实际对蒙古的支配力却下降,不用说漠北、漠西蒙古各自为政,就是漠南的科尔沁、内喀尔喀、土默特、鄂尔多斯诸部各自为政,所以蒙古大汗,只能相当于一部的领导人。

蒙古黄金家族是如何衰落的?

三、黄金家族汗位的转移

满洲地区很早就与临近的蒙古科尔沁部非常密切,但早期蒙古科尔沁部是与海西女真关系近,并参加叶赫国组织的攻打太祖努尔哈赤的九部联军,太祖努尔哈赤打败九部联军后,太祖开始发展与蒙古科尔沁部的联盟关系。

大清的满蒙联盟是老罕王努尔哈赤奠定的国策,开始双方是以平等身份会盟和互相联姻,会盟是刑白马乌牛,祭告天地,双方的身份是平等的。一方有难,另一方就会马上派兵援助。

这种平等会盟身份持续到太宗皇帝皇太极的天聪年间。1632年,清太宗皇太极率领后金与蒙古联军对蒙古帝国的35任大汗、达延汗七世孙林丹汗发动了西征,林丹汗大败西逃,死在甘肃。1635年,皇太极派多尔衮等率军远征察哈尔余部。林丹汗的几位福晋和其子额哲投降后金。此战得到了林丹汗保存的中原王朝的传国玉玺,得到蒙古的护国神玛哈噶喇像,清太宗皇太极还以继任蒙古大汗的资格娶了林丹汗几位遗孀。1636年满洲与蒙古各部会盟推举皇太极为蒙古的大汗,以此为标志,大清皇帝就同时兼任蒙古大汗。皇太极确定的国号大清,来源于蒙古语,大清国即战士之国的意思。由此满蒙就认为大清是双方共同的国家。

从皇太极开始,清朝历代皇帝都身兼蒙古大汗的称号,直到1911年12月外蒙古宣布从清朝独立。新清史等观点认为清朝皇帝是以蒙古可汗的身份统治蒙古的。

蒙古黄金家族是如何衰落的?

博格达彻辰汗 皇太极

额耶尔札萨克汗 顺治帝

恩赫阿木古朗汗 康熙帝

纳伊拉尔图托布汗 雍正帝

腾格里特古格奇汗 乾隆帝

萨伊什雅尔图伊鲁格尔图汗 嘉庆帝

托尔格勒特汗 道光帝

图格莫尔额尔伯特汗 咸丰帝

布伦札萨克汗 同治帝

巴达古尔特托尔汗 光绪帝

哈瓦图猷斯汗 逊帝溥仪

林丹汗之子额哲死后,弟弟阿布奈袭王位,但是阿布奈对先人所受的侮辱耿耿于怀,妄图反清,被清廷治罪囚禁,王位由其子布尔尼继承。布尔尼继承王位后同样不服清朝统治,趁吴三桂之乱,认为时机已到,起兵反清,“布尔尼之变”不到两个月就轻松镇压,以失败告终,不仅布尔尼被杀死,其父阿布奈也被处死。布尔尼无子绝嗣,自此,蒙古王公全部顺从了清朝。

其后,漠西蒙古的准噶尔汗国兴起,并也试图统一蒙古,与大清国对抗,但此时准噶尔汗国并未选择立黄金家族的成员为汗,而是自立大汗。漠北蒙古、漠南蒙古在多伦会盟,公推康熙皇帝为蒙古大汗,自此标志漠北蒙古也加入了满蒙联盟。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最后是趁准噶尔汗国出现内乱,而将其灭国。

1911年外蒙古宣布独立,也没有选择黄金家族成员继承法统,1911年12月29日由外蒙古的藏传佛教的宗教领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登基博克多格根称“额真汗”,这也说明蒙古的黄金家族已经缺乏对蒙古的领导号召力了。

作者富察春兵

满族文化网原创出品。

上一篇

一夜两艘巡洋舰三万五千吨战果:德国潜艇王牌的狩猎之夜

下一篇

明朝落魄进士倾尽家财,为小三打造一物出土,专家:价值6亿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