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红楼梦》里,谁说的笑话儿又多又好笑?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红楼梦》里,谁说的笑话儿又多又好笑?
收藏 0 0

《红楼梦》中,贾母也好,凤姐也好,林妹妹也好,都是善于说笑话的。她们说笑话,不同于脱口秀演员的事先准备好的表演,而更接近于相声演员的“抓哏”、“砸挂”,是即景生情的幽默。

《红楼梦》里,谁说的笑话儿又多又好笑?

以贾母为例。贾赦讨鸳鸯,贾母怒骂邢夫人,事后大家斗牌给贾母消气。这时贾琏来探消息。贾母何等英明?马上知道他是“又不知是来作耳报神的,也不知是来作探子的”。明知道贾琏是为贾赦之事而来(的确如此,是贾赦派他来请邢夫人的),但如果纠结于此,不仅是当着薛姨妈、鸳鸯众人的面,加倍让邢夫人下不了台,也破坏刚刚融洽了的气氛。

《红楼梦》里,谁说的笑话儿又多又好笑?

于是贾母就顺口骂贾琏:“你媳妇和我顽牌呢,还有半日的空儿,你家去再和那赵二家的商量治你媳妇去罢。”把问题转移到前不久贾琏与仆妇的风流韵事上去,又故意用“赵二家的”代替“鲍二家的”,并引出下一句隽语:“我那里记得什么抱着背着的!”

这样一来,通过骂贾琏,隔山打牛、敲山震虎地打击了贾赦,但仍在表面上给贾赦邢夫人留了面子,维持着一团祥和之气。这老太太的“笑话”、趣语,不可谓不高明。

《红楼梦》里,谁说的笑话儿又多又好笑?

以凤姐为例。元宵节凤姐讲笑话,先说了一句:“吃了一夜酒就散了”,不见下文,等到别人催促,她才补充:“好罗唆,到了第二日是十六日,年也完了,节也完了,我看着人忙着收东西还闹不清,那里还知道底下的事了。”把笑话里的内容,与现实中的情况结合起来,实现了无缝对接,既逗了乐,又在不自不觉间表白炫耀了自己的劳苦,也算机关算尽了。

《红楼梦》里,谁说的笑话儿又多又好笑?

当然,与贾母相比,凤姐还是嫩了些。她在笑话中屡次强调“散了”,不仅直接引出“刚将年事忙过, 凤姐儿便小月了”,而且暗示贾府败落、“子孙流散”的悲剧已经开始启幕,繁华似锦的美好也快要“散了”。

《红楼梦》里,谁说的笑话儿又多又好笑?

以黛玉为例。黛玉多少有点“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味道,对家事兴亡、权力消长,基本上不闻不问。她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与宝玉的情爱之上。她的笑话,她的趣语,也多集中在与宝玉、或者与众姐妹的谈话中。

《红楼梦》里,谁说的笑话儿又多又好笑?

宝玉辩白没有指使下人把黛玉拒之门外,又信口许诺:“等我回去问了是谁,教训教训他们就好了”(是晴雯,他敢教训吗?只怕要晴雯教训他才好),黛玉就接口:“你的那些姑娘们也该教训教训,只是我论理不该说。今儿得罪了我的事小,倘或明儿宝姑娘来,什么贝姑娘来,也得罪了,事情岂不大了。”

《红楼梦》里,谁说的笑话儿又多又好笑?

表面看,黛玉是自谦:我不要紧,别得罪了“宝贝”姑娘就好。其实“贝姑娘”没实义,黛玉话里话外,还是在指“宝姑娘”:虽然是丫鬟不给我开口,也是因为你和“宝姑娘”说话,才没听到我敲门的!原谅宝玉的同时,也不忘再小小地讽刺他一下。

《红楼梦》里,谁说的笑话儿又多又好笑?

即景生情的幽默,是一种非常高明的语言艺术,没有相当的智慧是不可能做到的。贾母、凤姐、黛玉,都是有智慧、擅长语言艺术的。难怪她们会惺惺相惜了。

上一篇

后周的柴氏子孙在宋朝的地位如何?真如后世所说“横着走”吗?

下一篇

不喜,勿喷——从郭德纲谈《水浒》说起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