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袭人冤枉薛蟠出卖了宝玉,宝钗为何不替哥哥澄清?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袭人冤枉薛蟠出卖了宝玉,宝钗为何不替哥哥澄清?
收藏 0 0

宝钗不替薛蟠澄清,原因非常简单,她也相信了。

薛蟠本来就寄情于风月场所,酷好惹是生非。当初他曾“为一个秦钟,还闹的天翻地覆”(这个情节是暗写),现在又是他先认识琪官:“那琪官我们见过十来次的,我并未和他说一句亲热话,怎么前儿他见了,连姓名还不知道,就把汗巾子给他了”,吃醋在心。他完全有谄害宝玉的动机。

袭人冤枉薛蟠出卖了宝玉,宝钗为何不替哥哥澄清?

作为读者,我们知道,琪官之事,实际是忠顺王府的长史官告诉贾政的。不过长史官的到访很有意思,恰是在贾雨村来访、求见宝玉之后不久。雨村的来访,是派了人到园子里叫宝玉的,湘云、黛玉、宝钗包括袭人众人,全都知道。但是长史官的到访,正好接上贾政与宝玉碰到,所以大家并不知道。

袭人冤枉薛蟠出卖了宝玉,宝钗为何不替哥哥澄清?

既然不知道有长史官之一枝节,按常理推测,当然是在自己了解的范围之内,找一个最有可能、有动机的嫌犯了。于是薛蟠在劫难逃。

其实最初怀疑薛蟠的,并不是宝钗,而是焙茗。而焙茗“偏生我没在跟前,打到半中间我才听见了”,忙着打听到是金钏琪官两种缘故。但这两件事如何贾政如何得知?“那琪官的事,多半是薛大爷素日吃醋,没法儿出气,不知在外头挑唆了谁来,在老爷跟前下的火。那金钏儿的事是三爷说的,我也是听见老爷的人说的。”一件是推测,一件是听说。

袭人冤枉薛蟠出卖了宝玉,宝钗为何不替哥哥澄清?

放下金钏儿之事不说,只论琪官。“多半是薛大爷素日吃醋,没法儿出气,不知在外头挑唆了谁来,在老爷跟前下的火”,不是焙茗的推测,而是“老爷的人”的推测。贾政的小厮如此推测,焙茗听说就信了;焙茗这样说,袭人就信了;袭人这样说,宝钗就信了--这就不能怪宝钗轻信,实在是薛蟠一贯行为,给人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袭人冤枉薛蟠出卖了宝玉,宝钗为何不替哥哥澄清?

再往深里想一想,这件事真的与薛蟠没有关系吗?他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如果是他故意挑唆,他不会这样深感冤枉。但是和母妹说话,顺口说说到“别说多的,只拿前儿琪官的事比给你们听。那琪官我们见过十来次的,我并未和他说一句亲热话,怎么前儿他见了,连姓名还不知道,就把汗巾子给他了?”显然他并没有把这件事当成需要保守的秘密。可以对母妹说,当然也可以对外面的狐朋狗友说起。而那边忠顺王府正在寻找琪官,辗转听说这消息,就上门来讯问宝玉。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袭人冤枉薛蟠出卖了宝玉,宝钗为何不替哥哥澄清?

另一个细节可以作为佐证。琪官无意中念中“花气袭人知昼暖”的诗句,薛蟠就跳了起来,说“袭人”是宝贝--什么宝贝,无非是宝玉的爱妾。

宝玉与香菱非常友好。薛蟠虽然不在“内帷厮混”,但也完全可能听说过、甚至可能见过袭人,至少知道宝玉有这样一个关系密切、名字香艳的贴身侍婢。

袭人冤枉薛蟠出卖了宝玉,宝钗为何不替哥哥澄清?

知道归知道,当众说出来,就是另一回事了。在场的除了旧友冯紫英,还有新结识的琪官蒋玉菡,还有妓女云儿。你宣扬表弟的闺中艳情,是不是太不谨慎?那样的场合,能说破那样的隐私,在别的场合,他就一定不会说出琪官与宝玉交好之事吗?

薛蟠自觉冤枉,是真的冤枉,因为他的确不曾故意陷害宝玉。但是他仍旧有嫌疑,很可能在无意之间出卖了宝玉。不过只是“很可能”,并不能确定。

袭人冤枉薛蟠出卖了宝玉,宝钗为何不替哥哥澄清?

为什么不能确定?我们还从蒋玉菡的那场宴席说起:“冯紫英与蒋玉菡等不知原故,云儿便告诉了出来”。薛蟠说“袭人”是宝贝,却是云儿说出缘故。云儿是什么人?一个妓女,而且从她“拧”薛蟠一把来看,作风粗俗,并不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名妓。偏偏是她,居然知道宝玉有个爱妾叫袭人,那么宝玉平时的结交范围,也就可想而知了。

宝玉爱妾的名字,连妓女都知道。那么宝玉在外与蒋玉菡交往,不止一次,又是在公开场合(他知道琪官在紫檀堡买房置地,显然二人以后来有来往),怎么能够瞒得过人?

袭人冤枉薛蟠出卖了宝玉,宝钗为何不替哥哥澄清?

宝玉没把这些事当成秘密,是限于“外面”,回到家却一定只字不提。薛蟠也没把这些事当成秘密,却是内外不忌,在母亲妹妹面前也照说不误。这样一来,薛蟠“被人生生的一口咬死是他,有口难分”,也就不能算十分冤枉了。

上一篇

红楼梦真正结局会不会有外族入侵的重要情节?

下一篇

《红楼梦》中秦钟上学没有学费,为什么死时会有一大笔银子没花?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