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贾政被传进宫,贾府人为何惶惶不定?难道贾政没见过皇上?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贾政被传进宫,贾府人为何惶惶不定?难道贾政没见过皇上?
收藏 0 0

有人把元春封妃与政治斗争联系起来,重要的证据之一,就是贾政被传入宫,“贾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据解读者说,元春封妃是因为举报了贾府藏匿“公主”秦可卿,举报之后福祸不定,所以才会有“惶惶不定”。

贾政被传进宫,贾府人为何惶惶不定?难道贾政没见过皇上?

我从根本上反对“公主”之说,也在多少文章里分析过这个问题。最简单的一个根据:贾政被传召之时,“正是贾政的生辰,宁荣二处人丁都齐集庆贺,闹热非常”。如果真的福祸未料,贾府中人有心情“齐集庆贺,闹热非常”吗?

贾政作为京官,又是皇帝曾经“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的钦点之臣,当然不会没见过皇帝。不过因父亲的遗命而被皇帝召见,平时上朝或者开会的例行接见,与生日之时的忽然召见,是有区别的吧?

贾政被传进宫,贾府人为何惶惶不定?难道贾政没见过皇上?

作为六部官员,每天要上班,古今一理。在家里过生日摆酒宴,肯定是要请假的。请了假在家,忽然接上最高领导的召见,你心里一点不打鼓的话,只能说明你神经太大条了。最起码,如果正好今天部里有个紧急公事,皇帝追究你“因私废公”“擅离职守”,不也是明摆着的罪状吗?

就算公事没那么凑巧,皇帝也没那么严厉,只说圣旨下来,不免要“止了戏文,撤去酒席,摆了香案,启中门跪接”。喝酒看戏到一半,被不可抗拒的原因打断,主角还得马上离开,家里人能安心继续喝酒看戏吗?

贾政被传进宫,贾府人为何惶惶不定?难道贾政没见过皇上?

当然,这话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是皇帝的近臣、宠臣,或者关键岗位的权臣,大概被忽然召见的机会不少,也就不必这样慌手慌脚了。但是贾政显然不是这样的近臣、宠臣、权臣。就从黛玉眼里看去,荣国府的匾、联,不乏御笔,却是“赐荣国公贾源”的,贾源可是贾政的爷爷了。爷爷位高权重,孙子就跟皇帝亲近?那未免太天真了。

自宁荣二公以来,贾家已经逐渐远离朝廷极力中枢。贾政平时既不受宠,也非权重,所以忽然接到圣旨召见,家里人就“惶惶不定”了。

贾政被传进宫,贾府人为何惶惶不定?难道贾政没见过皇上?

另外,元春封妃,再说突然,也不会毫无预兆。如果平时关心后宫之事,多少会有点预感。问题是贾府中人,显然没有特别关注。事实上从开篇,到封妃,贾府中的在说话聊天时,从来没提到过元春一句。也许你会觉得他们感情淡泊。但更重要的,元春是贾府最大的政治靠山,贾府却根本没关心过她的荣辱升降,更不用说替她筹谋争宠了。他们是不关心自己的女儿吗?他们是不关心家族的前途命运!

贾政被传进宫,贾府人为何惶惶不定?难道贾政没见过皇上?

冷子兴说贾府是“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这句话在贾府上下的“惶惶不定”中,又一次得到了印证。

上一篇

刘姥姥说笑话,谁没有笑?她为什么不笑?

下一篇

宝黛这样深爱,为何没想过私奔?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