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两代幼帝背后的坚强女子——孝庄皇太后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两代幼帝背后的坚强女子——孝庄皇太后
收藏 0 0

从帮助皇太极说服诸多明朝大将投降,到在夹缝中运筹帷幄辅佐六岁的儿子福临登上皇位;从处理多尔衮事件,到扭转顺治皇帝去世后朝廷的危机;从辅佐八岁的小孙子康熙即位,到协助康熙平定三番奠定盛世王朝……

孝庄皇太后这些可圈可点的事迹,让后人无论如何不得不对其崇敬有加。甚至可以说,没有这位皇太后就不会有二百多年的大清王朝。

两代幼帝背后的坚强女子——孝庄皇太后

节省宫中银两赈济灾民

顺治帝亲政后,面临着一个最大难题就是财政拮据。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三月,国库仅有20万两储备银,而四月应支付京师各部院文武百官的年俸银就需要60万两,这说明国库不但是空的,而且还是亏的。不得已,皇帝令取皇宫内库银按时发放官俸。

这官俸银在全国财政支出中其实仅占一小部分,最刻不容缓要国库负担的是兵饷。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陕西增兵,发饷就将近360万两。据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四月吏科都给事中的奏章说,现今兵饷年缺额440余万两。此外还有内外王公贵族的俸银和禄米等物,以及赈济灾民、治理江河、接待外使、宫廷开支等。

此时统一全国的征战尚在进行中,赋税收入有限。顺治十年陕西赋入186万两,仅够当年兵饷的一半。百姓十分贫困,不但无法加征赋税,还要减轻人民负担,由国家救济灾民。在这种情况下,节支的意义更显得重要。

两代幼帝背后的坚强女子——孝庄皇太后

顺治帝亲政,为皇太后上尊号时,皇太后就训导皇帝要以民为本,关爱人民。在全国兵民困苦、国家财政困难的状况下,善于持家理财的皇太后率先垂范,节用爱民。

北京及其附近州县,连年荒歉,民不聊生。每有灾荒,顺治帝必及时亲诣慈宁宫,向皇太后奏报灾情。顺治十年七月十三日,皇太后面谕皇帝:发宫中节省银八万两,赈济满汉兵民。

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二月二十三日、二十五日,皇帝接连谕告户部:地方灾荒除已减免钱粮外,重灾区需另加恩恤,命户礼兵工四部察发库储银十六万两。皇太后闻知,又发宫中节省费用并各项器皿共银四万两,皇帝也发御前节省银四万两,共二十四万两,派满汉大臣16员分赴八府地方赈济。

两代幼帝背后的坚强女子——孝庄皇太后

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畿辅近地受灾严重,从夏到秋,霪雨、蝗虫,灾害不断,民生艰难。八月十二日,皇帝到慈宁宫,朝见皇太后,奏知灾荒和人民生活困苦情况。皇太后慈谕:“小民如此苦楚,深为可悯,所有宫中节省银三万两,即行发出,速加赈济。”

顺治朝,孝庄太后曾多次用宫中节省下来的银两赈济灾民,皇帝、朝廷更责无旁贷。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康熙、雍正两朝。皇太后的行动是一种教论谕:高官厚禄者,只要少挥霍一点,就可给饥寒交迫的百姓一份活命的衣食。

这是一种无声的命令。为了渡过难关,皇帝与群臣与皇太后达成共识,采取了一系列节用爱民、缓解窘迫的措施,诸如停建边外避暑城、免除地方贡品、精简机构、裁撤冗员、裁减冗费、停罢不急需的开支项目等。经过上下一致努力,财政状况有所好转。顺治十一年六月二十五日,户部向皇帝报告的收支状况中,国库已有余银260多万两。

两代幼帝背后的坚强女子——孝庄皇太后

顺治选后风波

如何对待蒙、汉两个民族的文化,是皇太后与皇帝在选择皇后、皇妃问题上产生矛盾的根源。进关之后,皇太后生怕皇帝与汉族姑娘接触,产生兴趣,给她娶进一位“三寸金莲”、发髻盘在脑后(满族妇女的发髻盘在头顶)的汉族儿媳妇。于是降谕:不许缠足妇女入宫,“有以缠足妇女入宫者斩”。并将这个谕旨写在木牌上,悬挂于皇宫北门——神武门内。为巩固满蒙联盟,并亲上加亲,孝庄皇太后决定在她娘家为儿子选后妃,而且未与儿子商量,请摄政王多尔衮出面做媒,将自己的亲侄女、科尔沁部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聘为皇后。

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正月十七,也就是福临举行亲政大典后的第五天,吴克善送女儿到京,理事三王心服衣众内大臣,秉承皇太后的意图,奏请于二月内举行大婚吉礼。不料皇帝断然拒绝。女方人已经送上门来,男方连婚期都不定,这在以前可没有先例。皇太后只好留侄女在后宫暂住,另定大婚日期。

两代幼帝背后的坚强女子——孝庄皇太后

八月初二,吴克善偕王妃,第二次前来送亲,到达北京。亲王以下,尚书以上,及亲王、郡王妃等,同出朝阳门迎接,并当即设宴接风洗尘,也算得上热情隆重。可是新郎官福临根本没有露面,它表明直到这时,皇帝仍不愿意接受这门婚事。

孝庄太后与郑亲王济尔哈朗以及有影响的亲王和贝勒们,共同对小皇帝施加影响,从巩固大清国统治方面晓以大义,福临只得奉命举行大婚典礼。

八月十三日,紫禁城内张灯结彩,举行隆重的皇帝大婚典礼。可是,顺治帝婚后仍然不愿意接受母亲包办的婚姻,“另居侧宫”,长期不与皇后见面。两年后,更产生了废后的念头。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八月二十六日,顺治帝正式颁发废后决定。并提出五点理由:一是幼年时多尔衮以亲戚关系订婚,未经过选择;二是皇后无能,不胜母仪天下重任;三是婚后感情不好,“另居侧宫已三载”;四是皇后极度奢侈,服饰莫不以珠玉缀饰,餐饮必用金器;五是皇后心术不正,特别嫉妒,凡见到容貌稍好的女人,“即憎恶欲置之死”,对皇帝也处处“猜防”。

最后皇太后因为心疼儿子不得不让步,于是顺治下旨将皇后降为侧妃,改居于侧宫。

八个月后,孝庄太后又将自己娘家侄子绰尔济的女儿、自己的侄孙女选聘为顺治妃,后立为皇后,史称孝惠章皇后。不到四年,皇帝又要废后,拟由他心爱的董鄂妃取而代之。皇太后坚决不允,董鄂妃也长跪不起,请求顺治帝千万不要废后,否则“妾必不敢生”。顺治帝才悻悻作罢。

两代幼帝背后的坚强女子——孝庄皇太后

顺治皇帝出家之谜

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八月十九日,与顺治帝情深意笃的董鄂妃病亡,年仅二十二岁。顺治帝失去唯一的红颜知己,痛不欲生,辍朝五日,亲自守灵。八月二十一日,谕礼部:“奉对母皇太后谕旨”,破例追封董鄂氏为皇后,谥号多达十二字: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他还挥笔写下4000余字的《端敬皇后行状》,盛赞董鄂氏的美德。皇帝批奏,向来用朱笔,遇有国丧改用蓝笔,通常只用27天。顺治帝用蓝笔批奏的时间为120天,这在清朝的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皇帝一度心灰意冷,想要遁入空门。这件事被传来传去传走了样,说是他出家为僧,清廷假称他崩逝,后来康熙陪同祖母孝庄太后一再临幸五台山,就是为了去看望顺治帝。此传说经学者多方考证现在已经澄清了:顺治临终之前笃信佛教是真,出家去五台山为僧是假。

真正让顺治绝了出家的念头的,是他的母亲。著名高僧、湖州报恩寺住持玉林琇受到皇帝推崇,素以禅门师长之礼相待。在皇帝闹着要出家之时,玉林琇知道顺治是个孝子,于是劝谏说:不论从世法还是出世法而论,你都必须当皇帝,“上以宏观世界圣母之心,下以乐万民之业”,特别把“安圣母之心”摆在首位,说到了皇帝的痛处,呼唤起他对母亲的深厚感情。爱妃死而不能复生,母亲是他唯一的牵挂;母亲在,不能去!他“欣然听决”,断了出家之念。

痛失爱子辅佐八岁孙儿即位

顺治帝多情善感,身体羸弱,健康不佳。董鄂妃死后,他朝思暮想,终日郁郁寡欢,健康状况急剧下降。

顺治十七年底,顺治染上在当时被视为不治之症的天花。十八年元旦不视朝,免行庆贺礼。自皇太后至文武百官,满朝上下都知道成人出天花的后果,预感大难临头,不得不预备后事,最紧要的当属确立皇位继承人。《汤若望传》对此作了如下记载:

皇帝想到了一位从兄弟,但是皇太后和亲王们的见解,都是愿意皇帝由皇子中选择一位继承者。舍去一位年龄较长的皇子,而封一位庶出的、还不到七岁(周岁)的皇子为帝位之继承者。当时为促成这一个决断所提出的理由,是因为这位年龄较幼的太子,在髫龄(幼年)时已经出过天花,不会再受到这种病症的伤害。这位被选择的皇帝,后来在康熙年号之下,竟成了中国最大君主。

由此可见选择玄烨为皇位继承人,是孝庄皇太后的主意。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正月初六半夜,福临感到生命垂危,大限迫近,急命太监传谕学士王熙并原任学士麻勒吉速到养心殿,降旨一一自责;定皇三子玄烨为皇太子;并谕心服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令依据以上内容起草遗诏。初七夜子时,顺治帝崩,年仅24岁。

孝庄皇太后痛失爱子,心如刀割。正月初八日,清王朝正式为顺治帝办丧事。十四日,举行“小丢纸”仪式。孝庄皇太后身穿黑素长袍,在全身缟素的宫女们的服侍下,来到乾清门台基上,面南手扶石栏杆而立,哭得撕心裂肺。她中年丧夫、老年丧子,心如刀割,泪如泉涌。

断然拒绝垂帘听政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九,玄烨在祖母孝庄太皇太后亲自主持下即皇帝位。玄烨即皇帝位刚两个多月,江南桐城县生员周南,到皇宫门前条陈十款。其中第十款是:“请垂帘以襄盛治之隆。”他援引宋代皇太后临朝称制的先例,建议孝庄太皇太后垂帘听政。

孝庄太皇太后德高望重,完全有驾御朝政的能力和威望。然而,她毫无谋取个人权力和至高地位的欲望,除了一心辅佐皇孙做个好皇帝外,别无所求。因此断然拒绝了周南的建议。

两代幼帝背后的坚强女子——孝庄皇太后

对于只有八岁的孙儿皇帝,太皇太后一是让他直接参与听政、议政、决策大事,逐步学会独立掌理朝纲;二是教以治国之道。太皇太后还大胆改革传统旧制,决定由上三旗元老重臣共同辅政。上三旗大臣,与皇帝休戚与共,他们与太皇太后和皇帝之间除君臣关系外,还有旗主和旗员之间的严格隶属关系,要随时向太皇太后请示汇报。

康熙对祖母“晨昏依恋三十余年”,已经习惯遇事听听祖母的见解。祖孙二人感情深厚。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十一月,太皇太后“圣体违和”,康熙皇帝衣不解带亲自侍奉35昼夜,让太皇太后深感慰藉。

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午夜十二时左右,孝庄太皇太后病逝于慈宁宫,享年75岁。

上一篇

奇书《洗冤集录》宋慈与传统法医学

下一篇

真实甲午谍战:清政府后知后觉,日间谍无孔不入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