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汉初两韩信,最能打的死于妇人之手,最不能打的死于战场之上!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汉初两韩信,最能打的死于妇人之手,最不能打的死于战场之上!
收藏 0 0

提起韩信,很多人第一反应便是被刘邦评为「三杰」之一的淮阴侯韩信。

其实,除了淮阴侯韩信,汉初还有一个韩信,他跟淮阴侯韩信同名同姓,都曾由将而王,继而被徙他地,最后从刘邦的战友变成刘邦的对手,又各自为刘邦的战友所杀。

今天要说的这个韩信,是故韩王的一个孽孙,也单名一个信字,为与淮阴侯韩信区分,历史上一般称其为韩王信,从出身来讲,淮阴侯比淮阴侯韩信强得多。

不但出身好,韩王信的身材样貌,应当也比淮阴侯韩信强得多,历史记载,淮阴侯韩信只是身材长大罢了,但没有具体记载身高,料想不是特别突出。而韩王信,历史记载是材伍,同时还记载了身高,韩王信身长八尺五寸,比项羽都高,项羽见到韩王信,也得仰视——因为项羽的身高只有八尺多一点点。

但韩王信在打仗上,跟淮阴侯韩信没法比。韩王信之所以能够封王,要得亏张良和刘邦。刘邦率兵西进时,跟张良久别重逢,帮张良拿下了好多故韩城池送与韩王成,在攻城略地的时候,张良发现了韩王信,于是把有着韩国王室血统的韩王信封为将军,韩王信也带着兵马,跟张良刘邦一起西入咸阳。

刘邦被封为汉王后,张良回到韩王成身边,而韩王信却跟刘邦进入巴蜀,到巴蜀后,韩王信向刘邦提议,利用士卒的思乡之情,东争天下。

项王王诸将近地,而王独远居此,此左迁也。士卒皆山东人,跂而望归,及其锋东乡,可以争天下。

从这个建议上看,韩王信对天下大势也是看得很清楚的,绝非韩王成那样的庸才。

汉初两韩信,最能打的死于妇人之手,最不能打的死于战场之上!

(配图:淮阴侯韩信)

后来,刘邦率军出关,韩王信率兵略定韩地十余城,足见其军事才能当得其「材伍」二字。因韩王信是韩国王室后裔,而张良所立的韩王成已被项羽杀于彭城,所以刘邦立韩王信为韩王,在楚汉之争中,韩王信也总是率韩国军队跟刘邦的汉军并肩作战,项羽兵败垓下后,韩王信仍旧被刘邦封在韩地,都颍川。

再后来,韩王信被徙封代地,为代王。

代地不同于韩地,韩地地处中原腹地,在韩地称王,只要忠心臣服于中央政府,便不会遭受刀兵之祸;而代地是边地,与匈奴接壤,匈奴人以游猎为生全民皆兵,一旦无法在草原上过活,便会越过边境,到中原王朝来劫掠。

韩王信虽然能打,但面对匈奴人的劫掠,也是束手无策,韩王信又特别在乎自己手中的富贵,所以在冒顿围困韩王信的时候,韩王信多次向冒顿请和。

对于韩王信来说,最重要的事是活着,活着才能称王,所以无论是臣服于刘邦还是称臣于冒顿,没什么区别,楚汉之争中,项羽围困荥阳,韩王信和周苛、枞公一起守城,枞公战死,周苛被俘后拒绝投降被项羽烹杀,而韩王信投降了,投降了……

我们常说,凡事有再一就有再二再三,韩王信能降一次,就能降两次,因为他想活嘛,所以韩王信能降项羽,也能降冒顿。

当汉中央政府的军队赶来救韩王信的时候,发现韩王信多次派使臣到冒顿那请和,怀疑有前科的韩王信有二心,于是就责备韩王信,韩王信恐慌,然后就投了匈奴,并带着匈奴人攻城略地。

汉初两韩信,最能打的死于妇人之手,最不能打的死于战场之上!

(配图:淮阴侯韩信)

韩王信并非泛泛之辈,刘邦只得再次亲自挂帅披挂上阵,击韩王信,在一个叫铜鞮的地方大破韩王信军,斩杀韩王信大将王喜,善于活命的韩王信成功跑路。

四年后,韩王信再次带领匈奴人南下,汉中央政府派柴将军去击韩王信,柴将军先礼后兵,劝韩王信投降,重回中央政府旗下。韩王信说自己在荥阳时投降项羽在代地投降冒顿又多次带领匈奴人南下,已经没有回头的可能了。于是开战,韩王信被柴将军杀于战场。

三十年后,韩王信的小儿子韩颓当和长孙韩婴率众投降汉廷,皆被封侯。

汉初两韩信,最能打的死于妇人之手,最不能打的死于战场之上!

(配图:汉高祖刘邦)

这里顺便跟大家说说柴将军,柴将军在《史记》中第一次出场,是在垓下,按照《史记·高祖本纪》的记载,汉军及诸侯军与项羽楚军的大决战时,情形是这样的: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

也就是说,淮阴侯韩信、孔将军、费将军、汉王刘邦的中央军四路军队把项羽团团围住,柴将军和周勃又在刘邦军队的后边殿后。从布置上看,柴将军也是蛮重要的角色。

柴将军第三次出场已是孝文帝二年,跟第二次出场的原因,依旧是平叛。

孝文帝二年……而兴居闻匈奴大入汉,汉多发兵,使丞相灌婴击之,文帝亲幸太原,以为天子自击胡,遂发兵反于济北。天子闻之,罢丞相及行兵,皆归长安。使棘蒲侯柴将军击破虏济北王,王自杀,地入于汉,为郡。

这里明确记载了,柴将军既是棘蒲侯,在《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记录了棘蒲侯的功绩如下:

以将军前元年率将二千五百人起薛,别救东阿,至霸上,二岁十月入汉,击齐历下军田旣,功侯。

但在这里,记载棘蒲侯的名姓是「陈武」,而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和 《史记·袁盎晃错列传》 中再次出现的「棘蒲侯」后跟着的却是「柴武」而非「柴将军」或「陈武」,或许柴将军曾跟「柴」字很有渊源,所以人们都习惯称其为柴将军或柴武,而非陈武吧。

上一篇

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的陈胜,为什么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下一篇

戚夫人被吕太后做成人彘,刘盈见而大哭,原因并非伤心亦非恐惧!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