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

鸿门宴上,项羽和刘邦的做法决定了他们的结局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鸿门宴上,项羽和刘邦的做法决定了他们的结局
收藏 0 0

当项羽下达攻打刘邦的命令后,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当然是范增,而第一个发愁的却不是刘邦,而是项羽的叔叔项伯。

项伯当时是楚国的令尹(相当于楚国的丞相),他和张良的关系一向很好。张良当时跟随着刘邦,此时正在刘邦身边。于是项伯觉得:如果不救张良,那自己就太不够哥们了。项伯当下就做了决定,连夜骑马到刘邦的军中,私下会见张良,把情况都告诉他,想让张良和他一起离开。项伯对着他的哥们张良说:“不要跟他们一起去送死。”张良看着项伯说:“沛公现在有急难,我逃走是不仁义的,不能不告诉他。”

鸿门宴上,项羽和刘邦的做法决定了他们的结局

张良于是到刘邦的帐中,把情况全部都告诉刘邦,刘邦大吃一惊,说“怎么办呢?”

张良问:“是谁给大王出的这个主意呢?”

紧急时刻,刘邦顾不得了:“当时一个小人劝我说,只要拒守住函谷关不放诸侯进来,就可以完全占有秦地而称王。我当时觉得他说的有些道理,于是就听了他的话。”

张良接着问:“大王估计自己的士兵能够抵挡项王吗?”

刘邦沉默一会,安静的说:“当然不能抵挡,那又应该怎么办呢?”

张良也平静的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就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

刘邦眼睛一转,冷静的问:“你怎么会和项伯有交情呢?”

张良看着刘邦的眼睛,回答道:“秦朝的时候,项伯和我有交往,当时他杀了人,我救了他一命,现在情况危急,所以他特地来告诉我。”

刘邦听到张良这么说,放心的问:“项伯和你相比,谁的年纪大?”

张良回答:“他比我大。”

刘邦看着张良,胸有成竹的说:“您替我把他叫进来,我要以兄长的礼节对待他。”

鸿门宴上,项羽和刘邦的做法决定了他们的结局

张良出去,邀请项伯到刘邦的帐中。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先向项伯敬一杯酒,首先祝福项伯长寿,然后和他约为儿女亲家,然后开始说正事:“我进入关中,财物丝毫不敢接受,将所有的官吏民众都登记在册,封存府存,等待将军的到来。我之所以派将领把守函谷关,主要是为了防备别的盗贼出入以免发生意外。我从早到晚都盼望着将军的到来,怎么敢反叛呢!请项伯兄向将军详细说明,我绝对不敢背弃将军。”

经过刘邦这一连串的忽悠,项伯觉得应该帮一下自己的亲家,于是答应了刘邦的请求,然后对他说:“明天不能不早点过来亲自向项王道歉。”刘邦答应了。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项羽军中,把刘邦的话全部告诉项王,然后又对他说:“刘邦如果不先攻破关中,您怎么能这么容易就进来呢?现在人家立下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道义的,不如趁机善待他。”

面对项伯此时的做法,项羽丝毫没有意识到,是他的叔叔连夜跑到敌军泄露了自己的军事部署,不仅如此,他还在大战前夕,帮助敌方传递信息,给敌方说好话,项伯此时的行为,无异于是叛变。可惜,这些项羽都没有想到,他听了项伯的话之后,相信了项伯,觉得自己的做法确实是不符合道义的,最终,连夜下达了取消攻打刘邦的军事行动。

鸿门宴上,项羽和刘邦的做法决定了他们的结局

第二天,范增起了一个大早,第一时间来到军营集合处,想第一时间跟着军队攻入刘邦的军营。可是等了半天,都没有等到军队集结的号令,一打听才知道,项羽已经取消了攻打刘邦的军事行动。而此时,刘邦已经率领一百多骑兵到达了项羽的军营,显然,今天早上,刘邦也是起的非常早。

刘邦来到之后,一看见项羽,就上前握住项羽的手,热泪盈眶的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能够先入关打败秦军,得以在这里再次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进谗言,使将军与我发生矛盾了。”

听了刘邦的这一顿忽悠,项羽单纯的说了句:“这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我怎么会来到这里呢?”看着项羽对自己放松了警惕,刘邦紧紧握住项羽的手,和他一起回忆以前并肩作战的日子,说到动情之处,刘邦甚至掉下了热泪。而项羽看见此时的刘邦,就更加后悔自己的举动,十分惭愧。于是,他留下刘邦一起宴饮。

鸿门宴上,项羽和刘邦的做法决定了他们的结局

项王,项伯朝东座,范增朝南座,刘邦朝北座,张良朝西座。范增多次对项羽使眼色,多次向项羽举起自己佩戴的玉玦(玉玦意思是“决定”),劝项羽早做决断。可项羽早已被刘邦忽悠住了,此时只感觉到惭愧。自然对范增的示意视而不见。范增无奈,出门找到项庄,对他说:“项王为人心不够狠,你进去上前敬酒,敬酒之后,请求舞剑,趁机袭击刘邦,将他杀死。不这样的话,你们最终都会被他擒获。”

项庄于是就进去敬酒,敬酒之后,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中没有什么可以取乐的,请让我舞剑,为大家助兴。”项王说:“好”。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一看项庄,又一看刚刚坐下的范增,瞬间就明白了什么意思。于是他也一起拔剑起舞,总是用身体保护刘邦,项庄没有机会袭击刘邦。

此时的鸿门宴上,大家都是明白人,只有一个糊涂虫。刘邦,张良,项伯都知道项伯舞剑只是一个幌子,他的目的是刺杀刘邦,范增和项庄也是明白人,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杀掉刘邦。而只有项羽一个人认为:他们只是在舞剑助兴而已。

紧急时刻,张良来到军门,见到樊哙。樊哙说:“现在情形怎么样?”张良说:“非常危急,现在项伯舞剑,他的用意在刺杀沛公。”樊哙回答:“这太紧急了,请让我进去与他们拼命!”樊哙于是立刻带剑持盾进入军门。守卫的士兵想要阻拦他进入大账。他侧过身子,用盾撞过去,士兵们都倒在地上。

樊哙进入大账后,面对项王站立,瞪着眼睛看着项王,头发向上竖起。看此情形,项王立即握住宝剑,挺直了上身问道:“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趁机搭话:“只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羽看到樊哙长的十分结实,而且敢闯自己的大账。觉得他是一个壮士。于是说:“你是个壮士,赐给他一杯酒。”

侍卫于是给他盛满一大杯酒,樊哙拜谢之后,一饮而尽。项羽又说:“赐给他猪腿。”侍卫就给了他一个生猪腿。樊哙就将盾放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上,拔出剑来切肉吃。项羽看到樊哙这个样子,十分欣赏他,继续问:“壮士,还能饮酒吗?”

鸿门宴上,项羽和刘邦的做法决定了他们的结局

樊哙回答说:“我连死都不怕,怎么会拒绝一杯酒呢?那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时候还得担心人杀不尽一样,用刑就担心用刑不够重,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了他。当初,怀王和天下诸侯约定:‘谁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那他就可以在关中称王’。现在沛公率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财物丝毫不敢接受,还封闭宫室,回到霸上驻守,就是为了等待大王到来。沛公派将士驻守关口,是为了防备盗贼出入发生意外。像这样劳苦功高,不但没有封赏,而听信闲言碎语,想要诛杀有功的人。这是在走灭亡秦的老路罢了,我私下认为大王的话不可取。”

项羽看到樊哙时,以为樊哙就是个大老粗,没想到他能够说出这么一番话,突然愣住了,不能回答樊哙的问答,只是说:“请坐”。樊哙就在张良身边坐下。坐了一会,沛公起身上厕所,顺便叫樊哙出来。

显然,这次出来,并不仅仅只是上厕所那么简单。

上一篇

分封天下时,项羽只有二十六岁,而此时刘邦已经四十八岁了

下一篇

项羽在章邯投降后犯的一个错误,使他彻底失去了民心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